马云为什么急着炮轰《巴塞尔协议》?

原标题:马云为什么急着炮轰《巴塞尔协议》? 来源:前瞻网

  这几天中国社会最热的话题,除了美国2位七旬老人争抢一份工作机会以外,无疑是从马云在10月24日的外滩金融大会上炮轰当前金融监管,到11月2日四部门集体约谈马云,再到11月3日蚂蚁集团暂缓上市的一系列大戏。

  在外滩金融大会上,马云说了很多重话,比如说巴塞尔协议是“老年人俱乐部”,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所以“没有系统性风险”等等。

  最让外界震惊的是,他此次将矛头直接指向了监管制度,称中国的监管是“昨天的监管”,赶不上创新的速度;中国的监管政策是“处长式的‘文件专家’”制定的文件,不是政策;还将P2P的问题归咎于一批“打着互联网金融幌子”的“骗子”拿到了合法牌照。

  这番话的锐利程度,让人不禁想起他当初说“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豪情壮志。

  如果是5年前,甚至是2年前,他这番话如果发表在社交平台上,那下面的评论必定是一排整齐的“爸爸说得对”。

  不过,大人,时代变了。

  他可能不会想到,在大多数相关微博的评论下面,谩骂和讽刺一版一版地刷屏,“吸血鬼”“资本家”等刺目的字眼不断闪现。

  总体来看,他的演讲内容可以总结成3条诉求:

  一、退出《巴塞尔协议》;

  二、放开金融创新,即便是要付出代价;

  三、金融体系向以信用为基础转型。

  关于这3条诉求的影响,各方专家已经进行了深刻剖析,成百上千的公众号自媒体也已经将其传遍全网,很容易就能找到。不过,关于《巴塞尔协议》这个核心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其本身,似乎很少有人提及。

  事实上,这个协议可以说是全球金融史的一座里程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从头说起。

  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的总称,说白了就是把钱从暂时不需要的人手中,给到暂时需要的人手中,这种行为称为“借”或者“贷”,后来统称借贷。所以借贷活动就是金融的本质,其他的金融活动要么是借贷的变种,要么是基于这种活动衍生的产物。

  在借贷活动中,最关键的是如何给融通的资金定价,也就是我借钱给你,你应该给我多少利息。在这个问题中,最核心的一点是风险。

  因为种种原因,借钱都有还不上的可能。假如我借钱给你,你还不上,那咱俩都完蛋,我们构成的金融体系就崩溃了。但是假如你还不上,而我借出去另外一笔钱的收益足够弥补我的损失,那这个借贷活动就可以持续下去,我们构成的金融体系就还可以继续运作。

  所以借钱都要收利息,而且从整个体系来看,总的利息至少要能覆盖总的风险,才能维持这个行业运作。也就是说,风险越高,利息越高。

  从这里衍生出一个问题,当一个人借钱的期限越长,期限内可能经历的突发事件就越多,还不上钱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长期借款的利息比短期借款的利息要高。

  而借钱给别人吃利息,就是这个行业最基础也是最古老的赚钱方式。

  但是借钱也有不同的借法。最简单的方法是,你借出去一笔钱,然后不管它,等到期限到了再收利息,这是最基础的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方式。

  当有人向你借1万块钱时,你答应借给他。但在这个过程中,你完全可以不真的把1万块钱交到他手上。

  你可以反过来给他开一张欠条,证明你欠他1万块钱,而这1万块钱随时可以兑现。只要你在市场上口碑好,人人都相信拿着你的欠条可以兑现,那对方也不需要真正拿到钱,只要拿着这张欠条去转手就可以了。

  这样,当你有1万块钱的时候,你并不只是能借出1万块钱,而是能开出无数张欠条。这样,你就从吃1万块钱借款的利息,变成了吃无数的利息。

  当然,这只是理论情况。这种行为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如果你无限制地开欠条,而且这些欠条都能流通,就相当于市场上多了无数多个1万块钱,那紧接着就是通货膨胀了。

  所以,国家通常会限制你有多少钱借多少钱,或者是可以多借几倍的钱,比如说你有1万元,最多发出去5万的欠条。反过来说,你发出去多少欠条,至少要留着20%的钱用来兑付。

  这实际上就是现代货币发行的雏形,这20%的钱就是准备金。当然,这20%只是假设,具体怎么制定是非常复杂的。

  万一有几个人同时拿着欠条找你兑现,总金额超过1万块钱怎么办,这时候你就还不上钱了,不仅你还不上钱,那些拿着欠条的人现金流会受影响,以及那些靠这张欠条兑付的成千上万宗买卖都断了。

  更重要的是,可能还有不少人,用你那张1万块的欠条,玩出了一样的“无限放贷”的操作。一层一层下来,你影响的不只是向你借钱和兑付的人,而有可能是整个金融系统。你还不上欠条,可能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

  因此,准备金必须保证,放贷者的准备金必须保持在能够应付日常兑换的水平。

  对此,各国都会做出严格的限制并进行监管,保证自己金融体系的稳定。但问题是,随着7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金融率先成为全球化的领域,这时各个国家发现,不同国家的政策和监管并不相通,这就使得风险很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遍布各国的金融系统。

  在经历前联邦德国Herstatt银行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后,英国和美国等10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和国际清算银行银行监管机构的高级代表齐聚瑞士巴塞尔,商讨成立国际性银行监管主体的事情。

  当年,《巴塞尔协议》出台,也就是第1版《巴塞尔协议》。不过这并非《巴塞尔协议I》的完全体,经历了十几年的讨论和修改,完整的《巴塞尔协议I》在1988年正式发布。

  第1版《巴塞尔协议》非常简单,主要是规定了国际监管原则和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但其意义非凡,世界金融机构第1次有了一套统一的金融资本监管规则,可以视作金融监管资本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性事件。

  那么,国际金融监管让金融系统更安全了吗?并没有。相反,它逼出了一个更可怕、行踪不定的魔鬼。

  《巴塞尔协议I》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其主要关注的是银行业的信贷监管问题,对于当时一种新兴业务――信贷衍生工具――缺少规范。

  信贷衍生工具是什么呢?

  回到你借出去1万元时的场景,这时候你可以等这笔债务慢慢到期收回,赚一点利息,也能用打欠条的方式多分发一点出去。但是后一条路已经被监管堵死上了,发欠条的数量有限,也不能很快赚钱。

  这时候还有另一种方法。你借出资金就相当于获得了债权,也就是到期收回资金和利息的权利。

  这时候,你可以把债权卖掉,最简单的是直接卖给别人,当然这种方法要折价一些,作为别人帮你承担风险的代价。

  这时候,还有另外一种“偷天换日”的方法。你依然把这种债权拿到市场上出售,但不是直接卖,而是创造一种新的证券交易产品,它和债权直接挂钩,风险和收益都和这笔借款直接相关,但它又不是借款。

  更重要的是,这种新交易产品可以拆分成一块一块。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是你可以把不同人、不同风险的产品拆分、混合、重组,变成新的产品包,适配市场上的不同需求。这样,这种新产品包的风险就一定程度和原产品分离了。

  如果计算得好,这种经过重组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卖,获得的收益并不会比原来的借款打太大折扣。

  这种由基础金融产品转换而来的产品,统称为资产证券化产品,也就是ABS。

  在《巴塞尔协议I》之后,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业务监管趋紧,金融机构纷纷转向这种不属于信贷产品的新领域,开创了多种多样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针对这一情况,巴塞尔委员会在1999年起草了第2版《巴塞尔协议》,增加了最低风险资本和市场监督评估的原则,希望能控制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风险。然而,他们低估了金融市场的贪婪。

  21世纪之初的互联网泡沫破裂给美国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布什政府为了提振经济,要大力发展房地产。于是银行开始给收入不足的人发放高息贷款,鼓励他们买房,获取高额利润。这些人的信用比较次,所以这种贷款叫次级贷款。

  这种贷款收益高,风险也高。银行贪了收益却不想承担风险,就把债券打包在市场上卖给银行或者给感兴趣的理财机构,获得资金后,他们再放出更多次贷。

  而理财机构或者银行也不想负担太多风险,就把这些债券按照ABS的方式,拆分打包添加一点国债,变成低风险中等收益或者低收益的理财产品卖给普通自然人。

  另外,那些持有ABS的机构还开创了CDS(信用违约互换)的新产品。这东西本质上就是对ABS产品的保险,平时给保费,出现违约承接保险的金融机构赔钱。对于保险机构来说,他们觉得现在经济欣欣向荣,不可能赔钱,等于是在白赚保费,所以几乎华尔街所有大型机构都在承接这个业务。

  更骚的是,有些保险机构又把CDS打包,继续上市买卖,把基于高风险次级贷款的金融产品链条越拉越长,这样吹起泡沫。

  在经济复苏的情况下,即便是次级贷款人也还的起债,即便有少量违约,其他贷款的收益也可以填补,问题不大。然而如果经济下滑怎么办?

  2006年美国房价开始下滑,次级贷款开始成片成片违约,整个链条开始暴雷。最终那些承接了太多CDS保险业务的率先坚持不住,比如说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2008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后,迎来了破产结局。

  由于全球金融市场已经紧密相连,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流动性紧张蔓延到全球金融市场,继而激化了欧洲金融体系固有的结构性风险,导致欧债危机爆发,继而演变成全球性危机。可以说,ABS就是上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为此,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第3版《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III》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针对这些过去被遗漏、导致了全球危机的ABS业务,将其也纳入监管范畴。

  那马云为什么反对《巴塞尔协议》?因为他本人就是ABS产品的最大受益者。

  黄奇帆曾在书中披露过花呗的发家之路。2013年,在浙江省禁止民间借贷的情况下,马云跑到重庆开了2家小额贷款公司。

  这2家公司的注册资金只有30亿元,但他们用了2倍杠杆向银行借款60亿元,此时拥有了90亿元的资本金。如果按照重庆市2.3倍的杠杆率规定,花呗借呗(当时叫蚂蚁小贷)用这90亿元放贷,只能放出200多亿元的贷款。

  而蚂蚁集团将这些资产打包成ABS资产包,在资本市场反复融资,3年多时间里循环融资了40余次,形成了3000多亿的规模。

  这下明白为什么马云要向巴塞尔协议开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