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移动被下架的现实:海外更重视隐私控制,中国安卓开发者多次碰壁

原标题:猎豹移动[股评]被下架的现实:海外更重视隐私控制,中国安卓开发者多次碰壁 来源:黎明前线Alan

商店下架猎豹系 App 说起

近日,外媒 BuzzFeed News 报道称,Google 其应用商店 Play Store 一次下架了超过 600 个违规 App;其中中国、印度以及新加坡为本次大规模下架 App 开发者前三的国家,来自中国的猎豹移动所开发的 App 由于涉嫌问题,而导致在这次下架整顿中旗下的 40 余款 App 被 Google Play 拒之门外。

作为中国全球化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猎豹移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出海」经历堪称中国开发者探索海外市场的范本:该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3亿的月活用户,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海外市场。而猎豹清理大师(Clean Master)在全球已经超过十亿下载量,并在 Google Play 拿到 4.7 星的用户评价。

联想到今天 Google 对华为手机无法使用谷歌服务框架的又一次声明,部分媒体就开始将此事与美国政府对华为的禁令联系起来解读,自然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但我们同样要冷静的看到,在本次 Google 的下架行动中,并非只有来自中国的 App 被下架,而且在下架的同时,Google 也公布了详细的下架理由:在应用中添加严重破坏用户使用体验的弹出式广告,以及在后台运行应用进程。此外在 Google Play 中,对于不合规的 App 迅速的做下架乃至进一步处理一直是 Google 的风格:在上周 Google 就下架了陷入间谍软件丑闻的视频聊天 App ToToK;在更早也有 Google Play 删除 60 余款儿童游戏,只因其「含有部分色情暗示内容」。

要探究真正的原因,还要从 Google Play 对中国开发者而言的地位说起。

现实:中国 App 出海的唯一选择

对有志于走出中国市场,前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的中国应用开发者来说,Google Play 是绕不开的一堂课:不同于国内 Android 应用市场当下「群雄割据」的现状,在海外市场,Google Play 垄断着 Android 绝大部分的 App 分发通道,并且随着 Android 版本的更新,Google Play 作为一项分发渠道的重要性有增无减:在 Android 10 中加入的 Project Mainline 技术,让系统更新可以像以往更新 App 那样简单,甚至在高通发布新一代骁龙 865 移动平台上,都可以像更新 App 一样在 Google Play 中更新手机处理器的 GPU 驱动。

严格意义上来讲,Google Play 在 Android 手机上的意义,已经不能单纯的国内应用商店类比了,它已经随着 Android 的更新变得可以承担起一部分传统印象中手机系统更新才能完成的任务,成为了如同「基础设施」一般的存在。

而像 APKpure 这样的第三方手机应用下载市场,在国际市场只有极少一部分「极客」用户去使用,几乎不存在可能的商业价值。所以中国 App 厂商在探索海外市场时的应用分发渠道,几乎没有除了 Google Play 之外的任何选项;而中国 Android 生态与 Google Play 迥然不同的景象,实际上已经为中国的开发者们在与 Google Play 打交道时的种种问题埋下了种子。

中国 App 的「水土不服」

其实,从过去来看,中国 App 在 Google Play 中被大规模的下架并非个案:在过去数年中,中国厂商因为 App 「不守规则」而吃亏的案例真的不少:中国开发者将在中国适用的开发规范盲目地套用在海外市场上,而在重视隐私以及手机 App 权限控制的海外市场,这些在中国应用商店之间畅通无阻的设计,很可能成为导致其应用被下架的直接理由。

在 2019 年 4 月,百度[股评]旗下子公司 DO Golbal 在 Google Play 上发布的数十款 App 被 Google 下架,Google 给出的原因也是「使用欺诈手段来产生虚假的广告收益来使广告商的利益受损」,后续 Google 陆续以此为理由下架了 DO Golbal 的 46 款 App,其中不乏在海外市场已经相当成功的 App 。

即使是颇受用户好评的 App,依然难逃下架的命运

而在国内知名度比不上百度的另一家中国公司触宝[股评](CooTek),作为一家将海外市场作为业务重心的中国公司,也收到过此类的「打击」:在 2019 年 7 月 16 日,数据分析机构 Lookout 发布数据指触宝旗下的 238 个 App 包含广告插件 BeiTaAd。 当手机处于睡眠状态的情况下,App 也会自动启动广告进程。

在消息公布之后,Google Play 迅速的将触宝旗下的数十款 App 从 Google Play 中删除,并且禁止触宝使用 Google 的广告平台 ADMoD 来获得广告收益。

这对于极度依赖 App 海外市场日活跃与用户数的软件公司来说如同当头一棒:如同输入法这样每天每个人都要用的 App ,即使下架时间只有一个月甚至一星期,恐怕都难以挽回失去的用户数。而手机输入法 App「TouchPal」正是该公司最受欢迎的 App 之一。

中国 Android 开发者在 Google Play 的多次碰壁,也与 Google 对 Android 权限的日渐收紧有关: Google 除了会定期对 Google Play 中的 App 进行相应的审查之外,作为 Android 的主要开发公司,Google 将 Android 的权限逐渐收紧已经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新闻了。

在 Android 11 中, Google 在 App 的权限控制上又是更进一步每一个在 Google Play 上架的 App 需要地理信息权限都需要 Google 的审核:对于上架 Google Play 的 App,Google 会要求 App 在正式上架之前获得使用位置权限的使用批准才可以正常上架;虽然进一步严苛的要求也留出了一定的时间来供 App 开发者来修改自己的 App ,但同时 Google 也宣布,将在今年 11 月 2 日起从 Google Play 中移除未得到批准的 App。

从近年来中国开发商/开发者数次碰壁之后 Google 给出的理由,并不难看出:并非中国开发者的 App 功能不够实用或 App 设计不够吸引用户,而是在广告推送与 Android 进程管理上出现了「滥用」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毒瘤」App。

中国本土手机厂商的努力

因为美国政府的不可靠实体清单而无法在其新推出的智能手机上使用谷歌服务组件(GMS)的华为,在其传统重镇 —— 欧洲市场如今遭遇的几乎是「蒸发」一般的变化,也提醒着其他中国手机厂商不可抗力的突发性。由手机厂商牵头,成立一个方便开发者「出海」的全球性的应用上架/分发平台,也是大势所趋。这边是由小米,Vivo,Oppo 等手机厂商牵头成立全球开发者服务平台(Global Developer Service Alliance,缩写为 GDSA)的主要原因。

即使 GDSA 并不会整合现有手机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而只是为提供一个统一的上传至各家的应用商店的渠道,但这仍然是中国 App 开发者出海的一个捷径。

中国 App 开发者在海外水土不服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中国 Android 市场不够成熟,很多本应成为行业标准的通行规则并没有被以法律的手段来强制推行,任由 Android 生态野蛮生长,给了一部分劣质 App 可乘之机,破坏了 Android 生态的整体体验。

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开发者看来 Google Play 「苛刻」的约束条款,其实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说,反而是把关使用体验的第一道门槛;比 Google Play 更加严苛的另外一个的手机应用商店 —— Apple 的 App Store 就是最成功的示例,在严格到「令人发指」的开发文档的指导下,iOS 系统的 App 生态之优秀是每一个用户都有目共睹的。而 Google 逐渐收紧 Google Play 乃至整个 Android 系统的权限,实际上也是为 Android 的安全性以及提高用户体验。

中国开发者 App 无论是在海外的 Google Play 中,还是在国内更多的 Android 应用商店中耕耘国内市场,都需要手机厂商来牵头来制定 App 的规则标准与指导开发者在 App 的开发中更加的符合规范,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毒瘤」App 的出现。

在近年来,随着国内用户隐私保护意识的逐渐觉醒,以及手机厂商在为手机进行系统优化的推进中,对于国内 Android「流氓」App索要过多权限并一直在手机后台保持进程来推送广告内容等老大难问题,工信部等管理机构也一直在出手敦促其治理;随着统一推送联盟等行业标准化的机构标准逐步推进,App 无需像以往一样一直在系统后台保持一个进程来保证信息能即时的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也不需要接入多家手机厂商以及第三方推送服务商的推送服务 SDK ;既让之后的 Android 手机更加的「省电」以及「流畅」,也减少了 App 开发者的开发工作量。

而在 Google Play 被下架的 App ,对于开发者除了是收益上的损失之外,更多还是对 App 滥用权限的一次「红牌警告」。为了维持 Android 更好的使用体验,Google 数次大规模下架热门 App ,从利益角度本身也是一种断腕之举,这种严格的执行规则,同样是值得中国 App 应用商店以及 App 开发者所学习的;只有这样,Android 手机的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才能更加的优秀,从而反哺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