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写好“实”字

西部经济网
原标题:扶贫路上写好“实”字

在同样的黄土地上,村里的收益比过去翻了4倍;村民富了,村容美了,村风变好了;逢年过节,老人们能领到年货和慰问金……林峰说:“在自家土地上,要写好一个‘实’字。”(新闻来源 10月30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实的繁体字为“實”,汉典的解释为:“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这正是“两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的基本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最后期限,所以扶贫脱贫工作就变得迫在眉睫。只有全国人民都脱离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才能实现全面小康这个宏伟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真抓实干扶实贫,百姓实惠脱实贫。
真抓实干扶实贫。“为群众服务,千忙万忙,不务实都是瞎忙。世上最难写的,莫过于一个‘实’字。只有结合实际,把群众家门口的事办好,工作干出实效,让群众得到实惠,才能得到群众实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扶贫,脱贫不是口号,是要真抓实干出成效。扶贫“靠冥思苦想找不到答案,靠班子开会也讨论不出结果,必须深入实际,摸清村情民情,听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切实深入到贫困一线,想民之所想,务民之所盼,解民之所需,用智用谋全心全力为广大贫困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要让群众得实惠,重在实干、贵在落实。”要按照习总书记要求的“六个精准”,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用实际行动向国家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扶贫答卷。
百姓实惠脱实贫。“说一千道一万,群众要的是实惠。拿不出‘实打实’的东西,扯着喉咙说再多也没用。” 扶贫,脱贫不是数字,是要百姓得到实惠能持久发展。好钢用在刀刃上,要将扶贫资金用在社会保障上,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灾、病、学后顾之忧;要将扶贫资金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改善贫困群众生活环境、提高贫困群众生活质量;要将扶贫资金用在产业发展、就业培训指导上,切实保障贫困群众可持续收入,脱贫才不是一时的数字,而是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扶贫路上,写好“实”字。一步一个脚印地真抓实干,落实政策、用实资金、扎实帮扶,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真正家“實”,切实巩固扶贫、脱贫成果,同赴小康。
作者 参宝镇中心小学校 赵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