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核打不过双核 ——Ryzen 7 1800X Vs Core i3 7350K

 

最近几年来AMD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因此Ryzen的发布如同打了一针强心针一般。毋庸置疑,相比AMD之前的产品,Ryzen的进步是显著的,IPC性能提升52%也算是找准了AMD此前落魄的病根。

遗憾的是,AMD此前的欠债实在太多,并不是一个Ryzen就可以弥补的。首先,AMD早已没有自家的生产制造部门,只能依靠格罗方德代工——后者又是出了名的不靠谱,甚至连生产Ryzen的14nm工艺也是由三星授权而来,能够顺利投产已属不易,所谓的优化目前来看遥遥无期。

事实上,目前的Ryzen显然就受到了生产上的拖累,最高频率很难突破4.5GHz,即使在极限的液氮环境下也只有万中挑一的极品中的极品才能突破频率墙。无论是第三方媒体的测试,还是全球的超频客也已经发现这个问题,Ryzen并不像AMD宣传的那样好超。有意思的是,为了弥补超频性能不佳的事实,AMD对晶圆进行了预先的挑选策略,质量更好的晶圆被用到更高端的型号上,比如最顶级的Ryzen 7 1800X;像Ryzen 7 1700X这样次一级的型号则会使用相对质量没那么好的晶圆;至于有缺陷的晶圆?屏蔽几个核心后还可以拿到Ryzen 5上面用嘛。尽管仍然有着未锁频的“X”后缀,但最顶级的1800X尚且超不了多少,1700X和1600X还能有什么指望呢?

电商网站在购买Ryzen 7 1800X链接下的一大串购买提示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在更多的核心上进行延展。AMD在Ryzen 7上塞进了多达8个核心,加上多线程技术,可以实现16个线程。没错,多核心当然有好处,问题是用在什么场合?如果是用在服务器场合这当然是件大好事,毕竟服务器的应用基本都针对多核应用和大内存环境进行了优化,可以充分发挥多核的优势。

然而,对于Ryzen主要针对的消费领域,这就值得商榷。即使到了今天,也很少有消费级应用针对八核十六线程进行优化。事实上,消费领域的应用基本上是对频率敏感的应用,几乎很少有应用对超过双核以上的处理器进行优化;很多游戏引擎甚至被笑称为“祖传单线程”。考虑到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的需求,四核八线程也已经绰绰有余了,Ryzen的八核十六线程其实多少是有浪费资源的嫌疑的。

如果你对此有所怀疑,不如我们接下来就用测试来予以证明。有关Ryzen的介绍相信最近大家已经看得很多了,我们就不再浪费笔墨,接下来重点谈谈它的对手。

我们选择了发布不久的,号称新一代神U的Intel Core i3-7350K作为对比,其采用了最新的Kaby Lake架构。从基本规格上来看,Core i3-7350K处理器与上一代酷睿i3处理器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仍然是双核四线程配置。不过得益于14nm+工艺的采用,第七代酷睿i3处理器的默认工作频率有一定的提升,其中的旗舰产品Core i3-7350K处理器默认工作频率就达到4.2GHz。与此同时,第七代酷睿i3处理器的三级缓存容量也从Skylake酷睿i3的3MB提升到了4MB,可以改善处理器的运算效率与性能。而在功耗上,借助14nm+新工艺,频率的提升、缓存的增加并未带来负担。Core i3-7350K的TDP仅仅为60W。

 Core i3-7350K被誉为新一代神U

第七代酷睿i3处理器的核芯显卡也有小幅的升级,配备了型号为HD Graphics 630的核芯显卡。尽管在对3D性能关键的EU执行单元上,其配置数量与第六代酷睿i3处理器内置的HD Graphics 530核芯显卡相同,均为24个,3D性能不会有太大的改进。不同的地方在于HD Graphics 630在视频性能方面获得大幅度的增强,Intel为它加入了H.265 Main.10、VP9 8/10-bit格式的硬件解码与编码,可大幅降低4K视频、编码播放时的处理器占用率与功耗,让4K视频播放得更加流畅。

更加诱人的是,第七代酷睿处理器也支持英特尔将于今年内发布的Optane内存,可以通过200系主版上的M.2 SSD接口安装Optane内存。该产品将采用Intel和美光联合研发的3D Xpoint闪存技术,它是一种比内存更便宜、比闪存更快的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相对于普通闪存,其性能与寿命都有大幅提升,例如4K随机读取性能峰值可达464300 IOPS,是现有企业级SSD P3700的5倍还多,可以大幅提升游戏与程序的启动与安装速度,在Optane超高速内存的配合下,也让产品整体性能的提升更加值得期待。

Optane相比传统SSD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

相比其他Core i3,Core i3-7350K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英特尔历史上Core i3系列首款可超频型号,玩家可通过倍频超频或BCLK外频超频对它超频,改变处理器电压,提升内存频率,其超频方式相比Core i7-7700K、Core i5-7600K这些处理器没有区别。相比核心数更多的产品,如Core i7-7700K,Core i3-7350K的超频性能甚至更好——前者在风冷散热环境下一般只能稳定超频到4.8GHz~4.9GHz,而Core i3-7350K得益于更少的核心数量,具备稳定超频到5.0GHz的实力,此时的性能会不会让人刮目相看我们也很感兴趣。

测试平台

Core i3-7350K     Ryzen 7 1800X

Z270                    X370

GeForce GTX 1070

2×8GB DDR4-2666(16-18-18-35)

金士顿UV400系列 240GB SATA3 SSD

理论测试

7350K    7350K@5GHz            1800X

Super Pi一百万位运算时间                  8.875s   7.603s       10.408s

PerformanceTest 9.0 CPU单线程性能   2417      2819         1970

Super Pi和Performance Test套件中的CPU单线程性能向来是衡量CPU执行效率的标准。在这两项测试中,默认频率下的7350K都胜过了1800X,Kaby Lake号称单线程之王的架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验。尽管Ryzen的IPC性能相比自我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但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它依然需要为以往孱弱的单线程性能还债。

1800X和i3 7350K的Super Pi测试成绩截图

 i3 7350K和1800X的PerformanceTest CPU单线程测试成绩截图

应用测试

7350K    7350K@5GHz            1800X

ITUNES,70.3MB 14首MP3转AAC格式消耗时间            59.5s     49s        62s

QQ影音,781MB MPEG-2视频转MP4格式消耗时间         36s        30s        39.8s

OFFICE 2013 35页PPT转PDF格式消耗时间                   7.13s     6.4s       10.58s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实际应用中的对比。可以看出,借助于优秀的架构,默认频率下的7350K相比1800X依然有着一定的优势。而在超频到5GHz以后,这个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甚至达到了接近40%的胜出。

游戏(测试均在1920×1080,最高画质设定下完成)

7350K    7350K@5GHz            1800X

《古墓丽影:崛起》          111.7fps       115.34fps            106.17fps

《使命召唤:无限战争》    125fps          125.3fps              124.9fps

《蝙蝠侠:阿甘起源》       168fps          224fps                 154fps

《英雄联盟》                   327.6fps       377.2fps              276.3fps

最后,则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游戏测试。我们选择了四个当下流行的主流游戏,除了3A大作,也包含《英雄联盟》这样喜闻乐见的网络游戏。由于我们的测试更偏重于对CPU的测试,因此分辨率只选择了1920×1080,当然,考虑到游戏中的物理特效,画质设定还是选择最高。7350K在各个游戏中都较1800X有更高的帧率,尤其在《英雄联盟》中的优势非常明显,无怪乎目前电竞比赛都使用了英特尔的CPU。唯一的例外是《使命召唤:无限战争》,两者可以认为成绩相当,即使7350K超频到5GHz后成绩也没有丝毫变化,这大概是因为游戏引擎对显卡更为敏感的原因。

总的来说,凭借更为优秀的架构和更高的频率,在绝大部分消费级应用中,双核四线程的Core i3-7350K都可以吊打八核十六线程的Ryzen 7 1800X。如果再将7350K超频到5.2GHz后,优势就更加明显了。当然,我们不排除Ryzen 7 1800X毫无疑问会在多线程应用中获得优势,只是这种应用究竟在日常应用中有多少要打个问号。即使如此,Ryzen 7 1800X也不过算得上可以和Core i3-7350K有来有回,秒杀i7更是无从谈起。考虑到两者的价格对比(Core i3-7350K仅需1299元,Ryzen 7 1800X高达3999元),如何选择相信大家自然能够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