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算盒子用赛事IP吸粉1200万

新浪教育

  昨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以及速算盒子联合打造的首届“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全国小学生数学之光活动”(以下简称“数学之光”)之终极盛典——“大脑竞技营”科学狂欢,在北京落下帷幕。

  记者从“数学之光”活动组委会获悉,从去年9月至12月,经过长达近4个月的线上趣味比赛,“数学之光”共吸引全国110多万小学生参加,从中诞生了60位优秀小学生代表,他们于1月19日至21日参加了 “数学之光”终极盛典—“大脑竞技营”科学狂欢。

  少儿版“最强大脑”呼之欲出

  据了解,此次“数学之光”最后的盛典—“大脑竞技营”科学狂欢,三天活动丰富。

  首日,速算盒子举办了盛大欢迎晚宴,欢迎60位“数学之光”优秀小学生代表。

  次日,速算盒子与索尼国际教育及其“索尼探梦科技馆”合作,为60名优秀学生打造了一个基于“光”和“声音”的科学探梦营。索尼国际教育,还借此在中国首发了崭新的教育编程机器人KOOV。这一机器人作为奖品,奖励给了优秀学生。

  末日,速算盒子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合作,邀请了中国小学数学界的泰斗人物、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为60名优秀学生开讲了“一堂有趣的数学课”。而来自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物理学博士戴星灿,则献上了一个高深而不失精彩的“科学实验”。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日中,速算盒子将其中一个环节“知识大比拼”打造成了少儿版的“最强大脑”。据该节目负责人表示,该节目除了将诸多“既烧脑又有趣”的知识比拼环节置入其中外,还考虑到了活动观赏性,高标准设计灯光、舞美,并请来专业摄制团队进行节目录制。

  速算盒子相关负责人透露,“知识大比拼”不是一个单纯的节目,2017年速算盒子计划将“知识大比拼”作为一个重点打造的儿童栏目,上星播出,彻底实现这一“节目内容”品牌化,为中国学生打造一个智慧比拼的舞台。

  “速算盒子”用好内容吸引“粉丝”

  “互联网+教育”进入2017,各在线教育公司继续加紧“吸引粉丝”。

  据了解,目前我国中小学在校学生数1.2亿人。近年,随着“少子化”,在校学生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据中国教育在线2015年末发布的《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显示,近10余年,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长期维持在1600万,比上一个高峰少了1000万。小学招生人数从1997年的2500万减少至2014年的1658万。初中招生人数从2001年高峰时的2263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1448万人。“这意味着在线教育盘子虽然总量大,但总体呈缩小态势,以师生用户为目标的各在线教育公司,必须加紧布局。”一业内人士表示。

  2016年,各在线教育公司为了“吸引粉丝”,方法可谓“百花齐放”。除了传统的补贴,物质奖励外,靠好的内容IP、IP赛事“吸引粉丝”也成为了新方式。

  记者了解到,“数学之光”就是速算盒子未来将着力打造的一个面向全国小学师生的“赛事IP”。为期4个月的活动,“数学之光”共吸引全国110多万小学生参与。借助活动声势,“速算盒子”的全国师生使用人数也一并突破1200万。

  作业盒子创始人贾晓明表示,打造“数学之光”,是希望通过为师生提供高附加值的“内容服务”,夯实学生数学基础,提升数学科学素养,让“速算盒子” 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更大的价值。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在线教育行业资本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靠给用户提供“补贴”来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的传统吸粉方式,已经显得有点“过时”,在线教育需要靠给用户提供更具价值的功能及内容附加值,才能形成2.0版的“吸粉”方式,以聚集目光。

  贾晓明表示,为期四个月的“数学之光”活动的各种调查显示,“数学之光”确实提升了全国小朋友对数学科学的兴趣与热情,扩展了全国小朋友的数学与科学视野,广大小朋友在寓教于乐的趣味活动中,提升了学习成绩,令人鼓舞和欣慰。

  “未来数学之光活动还将作为长期活动办下去,为全国小朋友提供一个学习数学、交流智慧、共同探索科学的平台,形成中国小学数学界广大师生信任和喜爱的一个好的学习品牌。”贾晓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