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揭秘二战美军“幽灵部队”:屡次骗过希特勒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6月18日报道 西班牙《阿贝赛报》6月15日发表题为《二战中美国“幽灵部队”屡次骗过希特勒》的文章称,在二战期间,美国曾利用一支由艺术家和设计师打造的“幽灵部队”,以充气坦克和音效等多次成功骗过纳粹德军,为盟军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文章称,从6月15日到26日,这些神秘战斗英雄的艺术作品将在纽约萨尔马贡迪艺术博物馆展出。

  在展览中人们将能看到艺术家们如何利用各自在雕塑、绘画和音效等方面的精湛技艺营造大军集结的假象,骗过敌军。

  所有这些“艺术品”都是诞生在1944年至1945年烽火连天的欧洲战场。

  文章称,这支被官方称为“美军第23司令部直属特战团”的部队共有1100人,他们的行动自诺曼底登陆后展开,目的是协助美军向德国推进。

  文章称,“幽灵部队”的任务是迷惑纳粹部队,声东击西,或是制造出上万盟军进攻的假象。

  为此,这支部队背后的艺术家、设计师和音效师们用尽了各种特技。充气坦克和扬声器制造出的轰鸣音效成功骗过德军,使他们认为美军正在一个地点大举推进,实际上那里没有一兵一卒。

  文章称,这样的骗局还常常伴随着货真价实的戏剧场景,例如巧妙地调动少量军车以圈状阵形行进,让敌方认为整个部队都在移动,或是安排演员假扮其他部队的长官进入已解放的法国村落,以此误导德国间谍。整个战争期间,“幽灵部队”总共发起20多次行动,拯救了成千上万同僚的生命。“最初我们只是想伪装,结果变成了一支战略欺骗部队。”“幽灵部队”仍健在的成员阿瑟·希尔斯通在展览开幕式上对记者说。

  希尔斯通在战后成为很多杂志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插画师。这位现年93岁的艺术家如今仍与从前在军中认识的一些战友保持联系。他回忆说,当时这支部队很少出现伤亡情况,不过他们的伎俩一旦被德军发现,就会被轻而易举地消灭。

  “幽灵部队”的功绩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都被保密,直到1996年有关文件被解密才为世人所了解。继2013年有关这支部队的一个纪录片上映后,今年还将有一本介绍这些秘密英雄的新书出版。

  文章称,纽约的这场展览将远离军事和战争,把焦点集中在充满创意和想像力的艺术作品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二战期间,美军布置的充气坦克。(图片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反攻欧洲!全景式回顾诺曼底登陆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霸王行动”(英语:Operation Overlord)。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诺曼底。为实施这一大规模的战役,盟军共集结了多达288万人的部队。陆军共36个师,其中23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3个空降师,约153万人。图为5个登陆滩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1943年12月,美国陆军上将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欧洲同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于1944年1月2日抵达伦敦就任。1944年2月,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批准了“霸王”计划大纲和修改后的作战计划,但是随之对登陆舰艇的需求也增加了,为了确保拥有足够的登陆舰艇,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决定将登陆日期推迟到6月初,并且将原定同时在法国南部的登陆推迟到8月。图为1943年美英首脑华盛顿会议期间,左起分别是艾森豪威尔上将,迪尔元帅,阿诺德上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于登陆日(代号D日)推迟到6月初,盟军统帅部开始确定具体的日期和时刻,这是一个复杂的协同问题,各军兵种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不同要求,陆军要求在高潮上陆,以减少部队暴露在海滩上的时间;海军要求在低潮时上陆,以便尽量减少登陆艇遭到障碍物的破坏;空军要求有月光,便于空降部队识别地面目标,最后经认真考虑,科学拟定符合各军种的方案,在高潮与低潮间登陆,由于五个滩头的潮汐不尽相同,所以规定五个不同的登陆时刻(代号H时),D日则安排在满月的日子,空降时间为凌晨一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登陆日期,在1944年6月中只有两组连续三天的日子,6月5日至7日,6月18日至20日,最后选用第一组的第一天,即6月5日。图为英国港口城市,美军部队正准备接下来的登陆作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海军投入作战的军舰约5300艘,其中战斗舰只包括13艘战列舰,47艘巡洋舰,134艘驱逐舰在内约1200艘,登陆舰艇4126艘,还有5000余艘运输船。图为驶向法国海岸的盟军特混舰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停在英国南安普顿的大批登陆舰,正等待命令即刻向法国开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空军作战飞机13700架,其中轰炸机5800架,战斗机4900架,运输机滑翔机3000架。为此,盟军的空袭由轰炸德国的工业区转变成轰炸德国的交通线,在D日前夕这些轰炸机又轰炸了海滩的防御设施。图为盟军空袭切断德军的运输和增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诺曼底登陆之前,盟军飞机拍摄的德军严密防守的海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诺曼底登陆中,盟军空降兵的任务是在登陆滩头两侧距海岸10至15千米的浅近纵深空降,阻止敌预备队的增援,并从侧后攻击德军海岸防御阵地,配合海上登陆。由于在最初的1~2天里,盟军只登陆6~8个步兵师,只有在建立起可供装甲师展开的大登陆场后,才将装甲师投入作战。如果在装甲部队上陆前德军突破了登陆部队的防线,将会给登陆带来灭顶之灾。所以空降兵的行动在登陆初期对于登陆胜利是至关重要的。图为艾森豪威尔与将要空降到欧洲大陆的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尽管盟军的空降存在不少问题,但仍取得了很大成功,说明艾森豪威尔的观点是正确的。盟军的空降,在登陆的最初时间里夺取了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桥梁、海滩通路,摧毁了德军的炮兵阵地,破坏了德军防御的稳定性,牵制了德军的预备队,使德军处于被动局面。为登陆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参与空降作战的盟军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第6空降师空投到登陆地区的左翼地区,夺取附近的桥梁,以防止德军的装甲部队前往海岸支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盟军空降作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军第101空降师在犹他海滩后方空降,支持登陆部队,和82空降师一起阻挡德军援军的增援。图为美军101空降师登机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01空降师在法国小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6月8日,时任海军少将的柯尔克(左一)与其他美军高阶将领在奥古斯塔号重巡洋舰舰桥上观看作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登陆艇万船竞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第3步兵师及第27装甲旅进攻剑海滩。从宝剑滩东边登陆的英军部队在抢滩后,很快地便击溃德军轻装步兵的火力,并于午后与先前空降内陆的伞兵部队会合。但从宝剑滩西边登陆的英军,则遭到德军第21师坦克部队的顽强抵抗,无法顺利与从朱诺海滩(Juno Beach)登陆的加拿大部队会师。双方一直激战至黄昏后,盟军才成功击退德军的装甲部队。当天登陆的29000名英军中,伤亡人数仅有630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6月6日,英军军舰上的舰炮轰击德军阵地支援登陆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第50步兵师第8装甲旅登陆金滩头。金海滩(Gold Beach)是整个登陆行动的中心点,登陆的时间则比犹他和奥马哈海滩的登陆行动晚了一个小时。由于涨潮和海相不佳的缘故,盟军无法彻底清除海域中布雷和障碍物,这也使得想迅速抢上滩头的英军陷入苦战。德军在滨海小城利维拉(La Riviere)和阿梅尔(Le Hamel)部署重兵防守,还在离海岸500公尺的内陆设置了四门155毫米的重炮,直接瞄准海岸。英军在皇家海军艾杰克斯号(HMS Ajax)的强力炮火轰击下,终于摧毁这四门重炮,压制了德军的防卫火力。在入夜之前,已有25,000名盟军顺利登陆,并迫使防守的纳粹部队往内陆撤退6英里。英军仅有400名官兵伤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加拿大第3步兵师及加拿大第2装甲旅登陆朱诺海滩。加拿大的攻击部队虽然很轻易地越过沙滩,却在沙丘前遭到德军火力无情的攻击,使得首波进攻部队的伤亡率高达50%。接近中午时分,加拿大部队才占领了沿岸的城镇,向内陆挺进,并与来自金海滩的英军会师。参与裘诺登陆战的官兵共21400名,伤亡人数则为1200人。图为在朱诺海滩登陆的加拿大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加拿大军队骑自行车登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朱诺海滩上升起的黑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6月朱诺海滩,加拿大部队和他们俘虏的德国军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军第1步兵师及第29步兵师在奥马哈滩头登陆。美军游骑兵部队负责进攻奥克角。图为6日,美军登陆艇冲向奥马哈滩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奥马哈海滩(Omaha Beach)是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战斗最为激烈的海滩。盟军在奥马哈滩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仅阵亡者就达2500人,因此又称“血腥奥马哈”。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开始那一段经典的战争场面就取材自奥马哈海滩。图为冲向奥马哈海滩的美军登陆艇,远处是盟军炮击德军阵地升起的浓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登陆战场的俯视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奥马哈海滩全长6.4公里,海岸多为30几米高的峭壁,地形易守难攻。这里的登陆作战任务由美军第九军承担。盟军由于情报有误,认为这里的德军守备部队只有一个团的兵力,还多是后备役人员,没有装甲车辆,战斗力很差。而实际上隆美尔在3月将德军精锐的352步兵师全部调往诺曼底,而352师的一个主力团就驻守在奥马哈滩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登陆当天天气状况极端恶劣,盟军在登陆前就因风浪过大损失了10艘登陆艇和300余名官兵。在登陆艇上的官兵多为晕船和湿冷所苦,还没到达作战地点就基本精疲力尽了。登陆作战开始后也非常不顺,海滩西段预备的32辆水陆坦克中有27辆刚一下海就因风浪过大而沉没,幸存的5辆坦克中还有2辆很快被德军炮火炸毁。由于潮汐影响和秩序混乱,登陆的美军士兵很多都搞不清方向和集合点,大批士兵挤在滩头任凭德军炮火攻击。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美军没有一名士兵在西段冲上海滩,在东段也仅仅占领了9米宽的一段海滩,登陆行动几乎完全失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于海滩登陆部队长时间没有任何联络传来,海军指挥官意识到奥马哈海滩上的形势可能已经极为严峻,于是17艘驱逐舰不顾触雷、搁浅和被155mm海岸炮炸翻的危险,前进至距海滩仅730米处,在近距离为登陆美军进行火力支援。图为盟军战舰向登陆海滩德军阵地倾泻炮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德军在海滩上布置了大量的反登陆设施,一辆美军谢尔曼坦克毁在滩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海军肆无忌惮地向德军据点倾泻炮弹,先前被堵在海滩上的美军也在精锐部队第一师的带领下开始冲锋。中午时分登陆部队第二梯队提前登陆。而在空军的指引下,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也开始对岸射击,德军的防御至此基本崩溃。图为6日,伤兵撤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跟在登陆部队后面的救援船,把落水的幸存者救上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战死沙场的美军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军第4步兵师及第90步兵师在犹他海滩登陆。图为美军在犹他海滩上挖的壕沟,可以暂避喘口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犹他海滩(Utah Beach)位于卡伦坦(Carentan)湾的西侧,是一处宽约3英里、被覆着低矮沙丘的沙滩。盟军实际登陆的地点,虽然比预定地往东偏了一英里,不过还好德军在登陆点部署的兵力并不多。攻击行动展开后,仅仅三小时内,盟军部队就跨越了滩头,掌控了沿海的公路;当天中午之前,登陆部队便与五小时前空降于敌后的空降部队碰头;而到了当天午夜,盟军不但已成功达成此次登陆预订的作战目标,更向内陆推进了四英里。在所有登陆作战中,犹他滩登陆是伤亡人数最少的一场战役,23,000名官兵中,仅有197名伤亡人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盟军登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6月7日,希特勒将西线装甲集群的5个装甲师的指挥权交给隆美尔,隆美尔决心凭借这支精锐部队大举反击,但面对严峻局势,他不得不把反击的第一个目标定为先阻止盟军将五个登陆滩头连成完整的大登陆场,其次再确保卡昂和瑟堡。可惜这支装甲部队从100~200公里外赶来,一路上在盟军猛烈空袭下,根本无法成建制投入作战,即使零星部队到达海滩,也在盟军军舰炮火的轰击下伤亡惨重,再没了往日的威风。就这样1944年6月7日整个白天在盟军海空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德军无力发动决定性的大规模反击。图为战线稳固之后大批的增援部队和物资陆续上岸。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奥马哈滩头,人员物资持续登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6月12日,退潮后搁浅在海滩上的美军运输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当盟军登陆滩头成为巩固统一的登陆场后,就按预定计划向内陆发展,美军第1集团军夺取瑟堡,担负主攻;英军第2集团军猛攻卡昂,造成直取巴黎的假象作为佯攻。图为登陆成功后快速推进的美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6月13日,英第7装甲师在向卡昂西南的维莱博日推进途中,与正从亚眠赶来的德军党卫军第2装甲师遭遇,双方随即爆发激战,英军人员、坦克损失很大,被迫后撤。虽然英军的进攻没有进展,但却将德军精锐的第2装甲师吸引在卡昂地区,为美军进攻创造了条件。图为1944年6月据守卡昂的纳粹党卫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6月21日,美军为保全瑟堡港口设施,以广播敦促守军投降,遭到德军拒绝。于是美军决定对瑟堡实施强攻。图为瑟堡的德军火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6月22日,盟国空军进行攻击前的航空火力准备,出动500架次飞机对瑟堡实施密集轰炸,投弹1100吨。随后美军3个师从南面发起猛攻,德军殊死抵抗。海军派出3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组成舰炮支援编队支援地面部队,在强大的海空军火力支援下,美军第7军于1944年6月25日黄昏冲入了瑟堡市区。图为1944年战火中的瑟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瑟堡被毁坏的桥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7月1日最后瑟堡最西北端据点里德军被迫投降。至此,美军占领整个科汤坦半岛,在夺取瑟堡和科汤坦半岛的战斗中,美军伤亡达2.5万人,德军伤亡被俘约3.6万人。就在美军攻占瑟堡的同时,蒙哥马利指挥英军第2集团军,于1944年6月26日以4个师的兵力发起代号为“埃普索姆赛马场”的作战,猛攻卡昂。图为1944年在卡昂的战斗中损毁的英军和德军的坦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英军架设浮桥前进,旁边是毁于战火的大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6月28日,英军主力渡过奥登河,建立起正面宽3650米,纵深900米的桥头阵地。1944年6月29日,德军集中5个装甲师发起反击,盟军的空军乘着天气晴朗的有利条件大举出动,对德军装甲部队实施了极其猛烈的轰炸,瓦解了德军的攻势。英军第11装甲师乘机占领卡昂西南的战略要地112高地。图为英军装甲部队正在渡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7月7日,盟军出动460架次重轰炸机,对德军阵地进行密集轰炸,在四十分钟里投弹达2500吨。1944年7月8日,英军2个师和加军1个师在海军舰炮火力支援下,向卡昂实施向心突击。不料空军的猛烈轰炸虽给德军造成了惨重伤亡,却也造成了遍地瓦砾废墟,其损坏程度甚至严重影响了己方地面部队的推进,因此英军于1944年7月10日才占领卡昂。图为拿下卡昂之后加拿大士兵合影留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7月1日,盟军宣布“霸王”登陆作战中的海军作战即“海王”作战胜利结束。随即撤销东、西特混舰队的番号,所属舰艇一部分被调往地中海和太平洋。盟军又在诺曼地新设立两个海军基地司令部,一个在瑟堡,一个在朱诺海滩的人工港,具体负责指挥调度人员、物资的运输和卸载。图为后续部队大规模登陆集结。

  

  1944年7月6日,直属盟军最高司令部指挥的具有极强机动力和突击力的美军第3集团军,在骁勇善战的巴顿率领下,踏上欧洲大陆。 图为1944年,圣洛附近,一名德军向盟军投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7月11日,西线美军向诺曼底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圣洛发动钳形攻击,但德军依托预先构筑的工事拼死抵抗,美军的攻击未能如愿。于是美军停止攻击,整顿部队,补充弹药,准备第二轮进攻。而德军人员、装备、弹药所剩无几,又得不到补充,已是山穷水尽。图为美军部队开进圣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美军随后发起的第二轮进攻中终于不支,圣洛于1944年7月18日被美军攻占。在圣洛战斗中德军在诺曼底地区重要的前线指挥第84军军长马克斯中将阵亡。美军为夺取圣洛也付出了近4万人伤亡的高昂代价。随着圣洛的失守,德军在诺曼底地区防线被盟军分割为两段,局面更为被动不利。图为美军开进圣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7月,美军部队开进圣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7月18日,为进一步将登陆场扩大到奥恩河至迪沃河之间,英军继续由卡昂向东南推进,为配合英军的进攻,盟国空军实施了更猛烈的航空火力准备,共出动1700架次重轰炸机和400架次中轰炸机,投弹达1.2万吨,并吸取对卡昂轰炸的教训,炸弹都改用瞬发引信,以减少对道路的破坏。德军也改变战术,采取纵深梯次防御,大量使用88mm高射炮平射坦克,并在有利地形不断组织反冲击,使英军伤亡很大,坦克损失达150辆,进攻被迫停止。图为向法国内陆推进的英国军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军运输船卸载英军的坦克和卡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值得一提是法国抵抗组织也在德军统治区英勇战斗,有效的策应了盟军的登陆行动。图为8月,法国抵抗组织的战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尽管英军的进攻没有取得进展,但在整个战场上,盟军已到达冈城——考蒙——圣洛——莱索一线,形成正面宽150公里,纵深15—35公里的登陆场,建立并巩固了战略性质的桥头堡,完成了大规模地面总攻的准备,夺得了供大规模装甲部队展开的进攻出发阵地,为收复西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为1944年7月24日,一辆盟军谢尔曼坦克渡过奥登河上的桥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大批舰船被凿沉从而形成防波堤,建造大型人工港口。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艾森豪威尔查看一辆被同盟国空军炸翻的德军“虎王”坦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法国巴黎市民欢迎同盟国军队,虽然德军撤退了但是还是有德军狙击手在活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20世纪最大的登陆战役,也是战争史上最有影响的登陆战役之一。盟军先后调集了36个师,总兵力达288万人,其中陆军有153万人,相当于20世纪末美国的全部军队。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到7月24日,战争双方约有24万人伤亡、被俘,其中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3万人。至8月底,盟军一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德军的3名元帅和1名集团军司令先后被撤职或离职,击毙和俘虏德军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20人,缴获和摧毁德军的各种火炮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3万辆,各种车辆2万辆,人员40万。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图为美军和自由法国军队进入巴黎。

  (2015-05-15 09:42:00)

  【延伸阅读】大象和棕熊!二战军功章也有它们一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自古至今,动物都广泛参与到了人类的战争当中,他们有的担任特种战战斗员在战场上与人类战友并肩作战,有的担任吉祥物为战士抚平战争创伤。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活跃在战场上的动物们的神奇表现。图为二战期间,一只大象正将物资搬上C-46运输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1年,英国皇家海军军舰上的吉祥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在缅甸作战的日军和他们的大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1年10月26日,芬兰北部,一个士兵和一只驯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大象运输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完成空降作战的军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日本海,随着美军出征的吉祥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塞班岛,美国大兵和当地是山羊分享自己的战利品——香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小松鼠对摄像机感到好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伦敦,看守物资的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跳伞的军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0年1月21日,冻死在野外的战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一个美国大兵和一只袋鼠幼崽玩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士兵和他的袋貂。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头西伯利亚棕熊就是传说中的Wojtek,到过伊朗、跟波兰人摔过跤、能灌酒、参过军、打过二战、扛过炮弹、揍过德国人,最终在爱丁堡动物园安度晚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9年10月16日,医疗犬,用来拯救战场上的伤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8年,参加红场阅兵的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0年,东线战场上的战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0年,一支法国巡逻队带着他们的狗穿越山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9年12月18日,一只名叫Aloysius的小羊是这支部队的吉祥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0年,这里进行训练的狗都将踏上战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只名叫Rip的搜救犬在伦敦的废墟中救出100多位幸存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0年4月11日,英军轰炸机出征前合影,前面使他们部队的吉祥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0年悉尼,这只小猫是这艘船只上的吉祥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1年,士兵带着他的小狗在利比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1年,士兵和他的驴子战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1年10月11日,来自魁北克省在英格兰军团把这支小狗当做吉祥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刚刚洗完澡的军队小吉祥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8年,日军带着军犬在战场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狗一般充当部队的排头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士兵和他们的吉祥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英军在印度使用大象搬运物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正在接受治疗的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参加空降作战的美军军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各类赋予专门使命的狗踏上二战战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中的狗有多重职能,把他们当运输兵来用实在有点大材小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功勋犬的荣耀一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海军舰船上的吉祥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佩戴勋章的功勋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小狗起身盯着一只鹦鹉在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为战争武器募捐的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小猫在飞行员的肩膀上玩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头西伯利亚棕熊就是传说中的Wojtek,到过伊朗、跟波兰人摔过跤、能灌酒、参过军、打过二战、扛过炮弹、揍过德国人,最终在爱丁堡动物园安度晚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头西伯利亚棕熊就是传说中的Wojtek,到过伊朗、跟波兰人摔过跤、能灌酒、参过军、打过二战、扛过炮弹、揍过德国人,最终在爱丁堡动物园安度晚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头西伯利亚棕熊就是传说中的Wojtek,到过伊朗、跟波兰人摔过跤、能灌酒、参过军、打过二战、扛过炮弹、揍过德国人,最终在爱丁堡动物园安度晚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Wojtek的塑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一只身披伪装的狗和战友一起等待战争来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功勋飞行员把自己的宠物带到战机驾驶舱。

  (2015-06-09 07:41:00)

  【延伸阅读】鲜血铸就的荣耀!全景展示二战受降仪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同盟国终于打败轴心国,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彻底胜利,法西斯终于放下屠刀向盟军无条件投降。这组图集将向大家展示各个战场上盟军接受法西斯投降的历史时刻。图为日本中国派遣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右)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呈递降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5月7日,德国政府代表约德尔上将在驻法国兰斯的盟军最高司令部同美国、英国、苏联三国代表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图为约德尔签署投降协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5月7日当天,投降仪式现场呈现的是非常奇葩的一幕—美、英、德等国出席投降仪式的都是战场名宿,唯独苏联代表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将,坐在一堆名将中显得气场十分不足。图为兰斯投降签署仪式上的盟军代表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兰斯投降仪式上春光满面的艾森豪威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5月7日2时41分,在法国东北部小城兰斯举行的首次德国投降签字仪式上在场的苏联将军苏斯洛帕罗夫没有获得莫斯科的签字授权。苏方坚持再签一份投降书。图为约德尔在受降仪式现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艾森豪威尔在投降书上签字用的笔。

  

  斯大林于5月7日当天正式向英美两国发出了抗议,他表示:“今天,在兰斯,德国军队签署了预备性的无条件投降书。然而,这场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不是由西方盟国,而是靠苏联人民的流血牺牲换来的。不在柏林,不在法西斯侵略的中心签署投降书的做法,我是不同意的。我们已与各 同盟国商定,把在兰斯签署投降书一事只当做投降仪式的预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5月8日,刚刚承受过一次战败之辱的德国人不得不再次强打精神,在柏林郊区的卡尔斯霍斯特进行第二次“正式的”投降仪式。这一次,苏联派出了元帅朱可夫主持该仪式,而在苏联的要求下,美英等国也不得不派出高级别军官参加仪式。图为朱可夫宣读对德国投降要求。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值得一提的是,与“兰斯投降”相比,“柏林投降”在场面上对德国更不客气,德国代表凯特尔元帅率领着德国代表团来到签字厅时,礼节性的举起权杖向盟国代表行礼。但是,盟军方面无人还礼。凯特尔元帅在尴尬而屈辱的气氛中签完了所有9份投降协议。图为威廉·凯特尔签署投降协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德国投降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段签订两次投降书的插曲,造成了东西方之间后来一个很有意思的公案。根据“兰斯投降书”,“所有德军在欧洲中部时间5月8日晚上11时01分起停止军事行动”。因此,在欧美国家的观念中,二战欧洲战区的最终战日期应该是在5月7日或8日。而苏联所认定的柏林投降书是于5月8日深夜签订的,并规定从5月9日零时开始生效。图为1945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苏联元帅朱可夫等庆祝德国投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8月15日,蒋介石急电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指示日军六项投降原则。图为美国士兵展示一份刊登日本战败的英文报纸。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8月21日,代表百万侵华日军的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一行奉冈村宁次之命,飞抵芷江向中国军民投降。图为1945年8月21日,日本代表今井武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8月21日上午,数千名中国士兵和平民涌入芷江机场,见证日本的投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今井武夫交出了日军在中国战区的兵力分布图,在记载着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上签字,史称“芷江受降”。图为今井武夫在看投降条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萧毅肃受何应钦之名主持了芷江受降仪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8月21日投降仪式结束后的合影,从左到右依次是王耀武,卢汉,张发奎,何应钦,汤恩伯,杜聿明,萧毅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9月2日上午,日本东京湾,晴空万里,碧波无垠。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迎来了一个庄严的时刻。图为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麦克阿瑟和尼米兹抵达受降仪式现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仪式开始,麦克阿瑟代表盟国发表演讲,在他身后是各同盟国代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麦克阿瑟发表演讲彩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图为日本代表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随后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军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9时8分,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接受日本投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麦克阿瑟准备了五只派克金笔用作签字。他用前三支笔分别写下自己的全名,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后两支签署职务盟军最高统帅、以及年月日。第一支顺手送给站在他身后的温赖特,第二支送给英军司令珀西瓦尔,第三支归美国政府档案馆,第四支赠予他的母校西点军校,最后一支归他的爱妻琼妮所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然后是接受投降的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图为战胜国各国代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尼米兹将军代表美国在投降书上签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徐永昌代表中国在投降书上签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而后英国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签字结束后,上千架美军飞机从东京湾上空呼啸而过,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军飞机飞过东京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9月9日,日方投降代表乘坐的军用轰炸机降落在南京机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方投降代表乘车前往会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9月9日,盟军空军官兵在受降仪式会场外排队签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9月9日,中国陆军司令何应钦在南京陆军司令部礼堂接受日本侵略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递交的投降书。图为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礼堂举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礼堂举行。图为签字仪式会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了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图为何应钦签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中国战区划分为十五个受降区,何应钦任全权代表,各个受降区都有代表接受当地日军投降。图为1945年10月10日10时,故宫太和殿前举行华北战区投降仪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图为我方出席的代表合影。

  (2015-06-02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