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将上映 “重口味”救不了港片

信息时报

  《一路向西》又是由当年《3D肉蒲团》班底制作,走的仍然是同样的路线,片中也不乏大胆的场面。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爽)2011年香港本地影片票房冠军是《3D肉蒲团》,这是第一部占据港片票房榜首位的三级电影,该片去年曾掀起热烈讨论,包括吸引内地观众观看这类影片的制作可行性,或是3D技术给三级电影带来新的刺激等等。在合拍片大潮涌动背景下,香港本土电影的生存环境和模式也让香港电影人有不少思考,而要与合拍片相区别或是要显示本身的纯正港味,今年几部“重口味”电影在香港都表现不错。彭浩翔的三级粗口电影《低俗喜剧》已经超过他的《春娇与志明》成为今年的港片票房冠军,同期另一部主打情色元素的《喜爱夜蒲2》也冲过千万大关,而9月20日还有一部三级话题电影《一路向西》将上映,该片由《3D肉蒲团》的编剧、导演等为主创队伍,根据香港网络论坛的热帖改编,以极富噱头的“北上寻欢”为题,从开拍以来一直炒得火热,片方提前18天预售,竟然成绩大好,监制孙立基介绍说前三天的票房几乎卖光,这部电影也被不少人看好有望在票房上与《低俗喜剧》一较高下。

  虽然香港电影人希望保持多元化的创作,但港产电影需要由一些“重口味”电影来做代表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香港电影只能靠“重口味”来打救吗?日前,《一路向西》在香港超前首映,映后导演胡耀辉和监制孙立基聊到这个话题时,都表示纯粹是就类型和题材来创作这部三级片,而港产片与合拍片相比确实也有这方面的类型优势,孙立基说,“今年可能几部‘重口味’港片都得到观众较多的关注,但其实港片的其它类型也取得过好成绩,像前几年的《岁月神偷》和去年的《桃姐》等”,他觉得这些港片共同点是或有港人回忆,或是有港人议题,“港产片的市场跟合拍片不能比,仅靠‘重口味’救不了港片,但‘重口味’是港片的一部分”。

  看片 成人版《那些年》+香港版《美国派》

  《一路向西》以木讷港男向西为主人公,讲述他小时候在性和爱情方面遇到的烦恼,长大后更要面临情与欲的挣扎。该片9月7日在港超前首映,特地选了一块IMAX巨幕来做首映场,影片分为3D和2D两个版本。以3D效果来说,不像原班人马炮制的《3D肉蒲团》那般卖弄立体效果,不过作为这种电影必不可少的情色画面,巨幕上也着实足够活色生香。

  但《一路向西》并不单卖情色,就像影片宣传语写的“刻意文艺”一样,常规的情色画面背后,导演也有自己的话想说,男主人公向西的情色体验从“打飞机”到嫖妓,搞笑与无奈始终混合在一起,时不时的旁白金句喜剧效果十足。他的少年性经历像成人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或是香港版的《美国派》,其中还有港人喜欢的政治玩笑和影人自嘲。成年后的向西同样苦闷,与郭颖儿饰演的港女虽然心智相投,但闺房之事却并不和谐,在同学兼性导师的王静带领下,他几番寻欢受挫,最后终于体验到完美性爱,却又纠结于“在肉体天堂和道德地狱”间如何自处的难题中。

  导演胡耀辉表示他其实并不喜欢拍情色,“我更喜欢拍爱情,但如果你想跟观众说些什幺,但你又没钱,就只能学会用娱乐去包装”。监制孙立基认为《一路向西》与早年间的香港三级片分别很大,不是纯粹地卖弄肉欲,“导演本身有想法,观众口味也在变,重要的是影片要言之有物,三级片也需要跟着升级”。陈爽

  探讨 “重口味”港片始终有一席之地

  《一路向西》预售不错,同时瞄准国庆档的自由行旅客,市场前景被看高一线,不过孙立基和胡耀辉都不想对票房做乐观估计。内地无法上映,孙立基承认当然无奈,“内地市场当然大很多,但问题是,我们真的要去拍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吗?或许,拍自己真正有激情的电影,抓准属于自己的观众,结果也会不错。我始终相信,无论电影如何发展,地方电影都会有一席之地。”

  对于港片时下的“重口味”横行,两人觉得要细分看待。胡耀辉说:“因为我们没法拍内地那些大制作,风险太大,港产片要活下来只能靠中小制作,1000万元成本是生死线。没法弄大制作,就只能‘重口味’,还有最不需要成本的搞笑”。而“重口味”也不是时时都灵,《3D肉蒲团》后王晶也有弄一部《蜜桃成熟时33D》,但是票房就并不好,孙立基说任何题材都有垮的时候,“影片也有起伏规律,港片有三级的划分,合适题材不多。当然情色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三级题材也有很多可供挖掘。”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