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上海4岁失踪女童遗体在宁波找到,其父遭网暴屏蔽账号留言,专家:女童父亲疏忽行为通常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上游新闻看点

关注
听新闻

10月4日,一名4岁半女童在上海南汇新城海滩上走失,10月19日,警方通报在宁波市镇海区某滩涂发现该女童遗体。

上海警方接宁波警方通报:宁波市镇海区某滩涂发现一具女童遗体,衣着等特征与浦东南汇新城海滩失踪女童相似。获悉后,上海警方迅速派出工作组赶赴当地开展核查。经法医提取女童遗体生物特征检测比对及家属辨认,确认该遗体系浦东失踪女童黄某某。经法医勘查检验,黄某某死亡时间与其失踪时间基本吻合,遗体衣着完整,无暴力性损伤,符合溺水死亡特征,排除刑事案件。目前,相关善后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

警方通报后,女童父亲社交账号遭遇大量网友攻击,不少网友言论过激,指责其没有看护好小孩。目前,该女童父亲社交账号已开启一键防护模式,评论区部分内容不予展示。

同时也有部分网友安慰女童父母,劝大家不要言论过激。

据三联生活周刊,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袁彬教授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儿童的忽视广义概念可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就是主动对儿童实施一些不利于儿童自身的行为,比如对他进行殴打、体罚、精神折磨等虐待行为。另一部分是不履行监护职责的行为,其中的极端情形是拒绝抚养,也就是遗弃。但不履行监护职责的行为并不局限于拒绝扶养的极端情形,也包括父母在日常照管上的失职,如长时间将小孩单独留在房间、汽车、水边等不安全空间、场所。

目前我国刑法只对极端的忽视行为有所体现。对于处于中间程度的监护人日常照管上的儿童忽视行为,我国刑法立法上还是一个空白。

在此次上海的女童失踪案中,如果孩子最终确认死亡,那么父亲对于孩子的死亡结果,是否存在过失行为,如果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名,是否要把父亲对孩子监护的疏忽考虑进去,则是司法尺度的问题。从法律规定来讲,不能排除可以适用的可能性,不过,按照以往的同类型案件经验,我们使用这条法律的情况比较少见,通常不太追究父母的刑事责任。

此前报道,女童父亲称,当时自己带女儿到达离海水约20米左右的沙滩玩耍。过程中,其返回取手机,将女童独自留在沙滩上,十余分钟后,其回到沙滩后未找到女儿,因天色昏暗找寻未果,遂向警方求助。

6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民警在图像中的近百人里发现了疑似女童的身影,其在原地等候约10分钟后,向水边走去,在水边摔倒后消失在海浪中。

据中新网报道,事件发生后,网传走失女童父亲为继父,且此前有过一次丢弃女童的行为,也有网友展开了关于监护人责任的讨论,质疑未看到女童父母寻找的相关视频与图片,且接受采访时似乎太过冷静。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7日回应称,该女童来自原生家庭,此前也没有丢失被警察送回的情况。

据红星新闻报道,10月7日疑似走失女童妈妈的小红书账号发布的几条帖子有更新,这些帖子包括走失女童信息和女童弟弟的一些动态。这也引起一些网友的质疑。对此,女童母亲称,那几条帖子都不是10月7日发布的,都是9月份发布的,偶然看到有网友评论认为以前发布的帖子有的tag不合理,她就修改了一下,所以显示是10月7日发布的。

女童父亲也表示,关于网传的阴谋论,他们都不关心,重点是找孩子。他们第一次来上海南汇海滩玩耍。

10月7日,微博官方则发公告称处置175个涉4岁失踪女童谣言账号:近日,“4岁女童海滩走失”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站方发现,有个别用户传播谣言不实信息,且有少部分用户对当事人亲属发布人身攻击、侮辱谩骂等不利于搜救工作开展的极端言论,对此站方予以严肃处置。共清理人身攻击、网络暴力等违规内容1258条,对175个违规账号予以阶段性禁言处置。同时,清理违规内容266条,并对首发账号予以关闭账号处置。

责任编辑:陈建瑞 SN24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