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独家调查:陈戌源,一个精致但不懂球的足协主席

新浪新闻

关注
听新闻

来源:环球人物

踩着踩着,

他也不知道哪里是平地,

哪里是坑了。

作者:隋坤

上海足球圈媒体人宋志(化名)最后一次见陈戌源,是2019年在河北香河举行的中国足球代表大会(简称足代会)上。那次会议上,陈戌源正式当选中国足协主席。

会议的气氛并不轻松。某领导当着媒体的面,对陈戌源耳提面命:“你们这个班子就这么先组着,如果不行,以后还会动的。”

“在场的记者面面相觑。就像是去参加一场婚礼,却听到长辈对新人说‘你们先凑合过,不行以后再离’。”宋志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事后,陈戌源单独接受采访,有媒体问到了足协正在实行的某些政策。据宋志回忆,当谈到非血缘归化球员政策时,陈戌源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支持屁股决定脑袋。”

·2019年足代会,陈戌源当选足协主席后发言。

后来,“拧巴”成了贯穿陈戌源足协主席生涯的词:与时任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暗中角力,与中国足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互相牵扯,在羸弱的中国足球基础上反复横跳……

最终,陈戌源轰然倒地。

2023年2月14日,湖北省纪委监委宣布陈戌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有关部门审查调查。此刻,他大力支持的国家队主教练李铁已先他一步被调查。

在《环球人物》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多数足球圈受访者对这个中国足协历史上首个专职主席的评价相对统一:“很傻很精致”的外行。多数上海的老同事对这个从码头工人做到国企上港集团总裁的逆袭故事主人公评价也相对统一:不懂业务的“老好人”。

到底哪一面才是真实的陈戌源,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快退休的年龄一头扎进中国足协时,陈戌源没有尊从足球的规则,也没有守住纪律的边界。

码头工人

1972年,导演谢晋的电影《海港》上映,讲述了一个码头工人家庭智斗破坏航运生产坏蛋的故事。

16岁的上海中学生陈戌源站在发黄的幕布前,心中泛起一丝涟漪。多年以后,他回忆了这部电影对自己的影响:

“海港的激情,深深激励了我。”

第二年,中学毕业的陈戌源加入了上港集团的前身上海港务局,成为一名码头工人。

·《海港》海报。

上海港务局退休员工乔先生向《环球人物》记者介绍:“港务局的码头工人工资可不低。”当时,陈戌源的月薪在40元左右,每次上船还有2毛钱的海上补助。

工作之余,陈戌源还热爱文学。他钟情于散文、诗歌,曾在单位内部刊物上发表了不少作品。

很快,领导发现了这个“卖苦力的文学青年”。23岁那年,陈戌源成为一名办公室秘书,两年后又被调到上海港务局团委,进入仕途。

据乔先生介绍,陈戌源曾长时间负责工会方面的工作。“印象里他是老好泞(老好人)一个,有时解决单位内部矛盾问题,有时组织团建、联欢会,就像上海人口中的‘老娘舅’。”

上世纪80年代末,陈戌源升任上海港宝山集装箱装卸公司经理;90年代,他在上海海运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前身)研究生院攻读了工商管理硕士,并前往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口和中国香港参观学习。

·上海海事大学旧校区,如今已拆迁。

据《新民晚报》报道,该时期陈戌源不仅转型成为港务专家,还成了一名国企管理者,在与港商的合作中为码头工人争取过利益。

但在公司内部,那时的陈戌源开始受到争议。“主要是质疑其业务能力。有些人觉得集装箱业务技术含量较高,而陈戌源并不是做业务出身的,说白了就是‘没有这个能耐’。”乔先生告诉记者。

2003年,上海港务局改制,成立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港集团。这是我国大陆最大的港口企业,并于2006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22年,上港集团营收达372亿元。

·上港集团办公大楼,位于上海北外滩。

在上港集团的这十几年时间里,陈戌源的事业逐渐触及顶峰。2011年2月,他成为上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2013年,他又担任了总裁。

2019年调往中国足协之前,陈戌源在上海港务局和上港集团度过了46个春秋,其中大部分时间顺风顺水。几名上港集团的退休员工向《环球人物》记者讲述陈戌源早年经历时,也基本持正面评价。

陈戌源原本可以在那里退休,生命中与足球的羁绊可能仅限于年轻时爱在野球场上踢边锋,对足球最痛苦的回忆可能只是在一场友谊赛里“争头球时撞坏了门牙”。

但结果是,陈戌源走进了中国足坛风暴里。他没有足够的定力,最终在风暴眼里迷失自己。

初入足坛

2010年,一家名为恒大的房地产公司斥资1亿元,悄悄购入了因打假球被处罚的广州广药足球俱乐部。

那一年,恒大挥舞着钞票,引入了孙祥、郜林等一众国脚,还以240万欧元(当时1欧元约合8元人民币)的价格引入了穆里奇这样的现象级外援。这打破了当时中国足坛外援的转会费纪录。

恒大队组建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足球全明星队”,在随后的9年当中,狂夺8次中超联赛冠军。恒大变成了知名企业,许家印那张戴着爱马仕皮带、摇曳着身姿飞跑的照片,传遍了大街小巷。

·许家印

然而,恒大队9年当中唯一一次丢冠,就是拜2018年的上港俱乐部所赐、拜陈戌源所赐。

2012年底,上港集团冠名赞助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上海上港以冠名商的身份,第一次在中超俱乐部里留下姓名。

两年后,上港集团完成了对东亚俱乐部的收购,正式进入中超联赛。这笔收购,就是由陈戌源主导的,此后俱乐部的运营也一样。

彼时,知名企业跨界玩足球成为一股潮流。除上港队外,中超还有江苏苏宁队、河北华夏幸福队、上海绿地申花队等。陈戌源治下的上港俱乐部在其中称得上财大气粗。

2016年6月,上港斥资5800万欧元买入巴西国家队主力前锋胡尔克,一年之后,又狂撒6000万欧元“豪购”英超豪门切尔西的主力中场奥斯卡。

至今,奥斯卡这一身价仍是中超联赛有史以来的“标王”。

·陈戌源(右)与奥斯卡。

有了世界顶尖球员,2018年,上港队势不可挡,首轮比赛就以8:0大胜大连一方队,创下中超单场最大分差。最终,上港队在那个赛季提前一轮获得中超联赛冠军。

2019年,作为中超卫冕冠军掌门人,陈戌源对足球和金钱的关系作出表态:

“我在这里真诚告诫所有球员,足球是高尚运动,不要让金钱给玷污了,扭曲了。如果以金钱放在第一位,职业生涯不会有前途,一个人真正的脊梁骨是信仰和理想。”

两年后,前上港队助理教练谢晖在酒桌上推杯换盏间透露了上港的“夺冠费用”:

“上港拿这个冠军,我在上港我知道的,他们花了120个亿。”

这番话传到网络后引发轩然大波,上港俱乐部没有对外回应,陈戌源对此亦绝口不提。

杜陈之争

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被调往足协,担任党委书记。

知名足球媒体人、前《体坛周报》记者冉雄飞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杜兆才来到足协之后,有个显著变化——足协内部,杜兆才的老乡越来越多。”

正是在这个微妙时期,上海上港队夺冠了。

“事情就是这么巧,陈戌源在这个时候成了一个有国企董事长身份的足球冠军队掌门人。更关键的是,他还不是东北人。”冉雄飞说。

2019年5月,陈戌源任中国足协换届筹备组组长,“足球圈里都知道,这是当选下一任足协主席的强烈信号”。3个月后,陈戌源走马上任,成为足协主席。

·陈戌源(左)与杜兆才。

陈戌源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在香河的足代会上,他对媒体放出豪言壮语:“我将团结更多的足球人,共同为中国足球发展而奋斗,为中国足球发展来尽力!”

“但很快,陈戌源就发现了问题,自己的命令总是执行不彻底。为改变这种情况,他开始提拔一些主动向自己示好的人。”冉雄飞说。

2020年初,李铁成为新一任国家队主教练。陈戌源曾在多个场合公开支持李铁,有一次他看见李铁压力太大,对他说:“你放心地笑出来,把压力给我们,大家共同来扛。

·陈戌源(前排)与李铁(二排中)

2021年,陈永亮被任命为足协副秘书长兼国管部部长。有媒体将陈戌源对陈永亮的提拔称为“带病提拔”,因为后者疑似有违纪前科。

2012年,在一桩涉案金额约10万元的足坛反腐案当中,陈永亮的名字多次在判决书中被提及。本轮足协反腐中,陈永亮亦被带走调查。

陈戌源与杜兆才的人事权之争,让双方关系逐渐出现裂痕。双方将大量精力都放在了防止自己被架空上,而对于陈戌源的本职工作——带领中国足球改革,冉雄飞的评价是:

“干了还不如不干。”

激进改革

在许多足球圈人士眼中,陈戌源多是负面形象。

一名接近陈戌源的足球圈人士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陈戌源是个精致且不接地气的人。

“我与陈戌源踢过一场友谊赛,足协工作人员光是饮料就给他准备了7种。还有一次他到大连观赛,不仅对酒店要求高,还点名要一款市面上很难买到的薯片口味,大连的接待人员为此发愁了许久。”

这种不接地气也反映在了他的足球改革政策上。

2020年,足协公布了俱乐部中性名改革政策,要求各中超俱乐部的名字中去除广告商的名称。

“这在国外联赛是常见的,中性名的好处是能提高球迷认同感,有利于足球文化长远发展。但这个政策并不适合在当时的中国足坛急切推行,应该作为一个目标循序渐进。”冉雄飞对记者说,“这是因为国外俱乐部往往能自负盈亏,但中国的俱乐部一直是‘赔本赚吆喝’的状态,企业注资是俱乐部生存下去的主要依靠,而企业注资的目的,也是想借足球这个大众关注度极高的体育项目来提高自身品牌的认知度。这个时候忽然撤掉注资企业的名称,让本就亏钱运营俱乐部的企业愣在了原地。”

陈戌源清楚这是一项激进的改革措施。“中性名改革前,曾有4家中超俱乐部找到陈戌源陈述这项政策不合时宜,他的反应是耐心听完各俱乐部的意见,然后就当没听见。”那位接近陈戌源的上海足球圈人士说。

2021年,陈戌源做客央视《新闻1+1》节目,在节目中慷慨激昂地表示:“足球本身是社会公益产品,投资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自中性名改革措施出台后,多家企业撤资,数家俱乐部解散,球员欠薪情况严重,中超联赛一度有办不下去的危险。“我们当然不能将当下中国足坛乱象全部归咎于中性名改革,但这项激进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中超联赛。”冉雄飞说。

对此,多位足球专业人士对《环球人物》记者表示了相似的态度:陈戌源是个外行,但平日说一不二已经习惯了,不清楚政策会导致的后果。

自陈戌源上任以来,中国足协出台了多项措施,其中有好有坏。“但问题是,好的措施效果不明显,坏的措施破坏力相当大。”某足球媒体人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也许陈戌源刚到足协确实想做点事,但复杂的环境和他本身不接地气的毛病,让他踩了很多坑。踩着踩着,他也不知道哪里是平地,哪里是坑了。”

回想2019年底,上港集团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名退休的集团中层干部最后一次见到陈戌源。他对《环球人物》记者回忆道:

“那时他刚当选中国足协主席不久,我看见他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新浪热点

中国足坛反腐风暴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keller_zheng 516
不懂,还让他上这个位置
广东深圳
回复TA
蓝色潜水艇1115518103 345
这个人精致?!这个人是坏!
北京
回复TA
蓝色潜水艇1115518103 222
精致?!独家调查就得出这样的结论?
北京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3259条评论
周继红连任中国跳水协会主席486万
中方对教皇方济各去世表示哀悼379万
金饰克价已涨到1082元336万
泼汽油男子称女生报警激怒了他335万
中国“会飞的保温杯”引外媒关注333万
哪吒2密钥第3次延期328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