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日巡7公里守护“地下城”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注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记者 刘淼 杨泽星

“豪丹街管廊今日运营安全,设备正常。”3月29日上午,在被誉为未来之城地下“生命线”的雄安地下综合管廊内,巡检员徐昆正认真地记录着当天的工作日志。

容西片区综合管廊去年9月建成投运,是标准的4舱管廊,除了综合水舱,还有讯电舱、高压电舱和燃气舱,这些都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保障管廊安全运营成了新的挑战。

这里跟地面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平均埋深约10-15米,过道4米宽,四五个人可并排行走,进入地下管廊的综合水舱,宽敞明亮,别有洞天,蓝色的再生水管,银色的回水管、配水管,各种管线互不干扰、洁净有序。

巡检5条管廊、一天几万步、日巡7公里,徐昆成了“地下城”的守护者。水管有没有渗水?电缆衔接是否松动?光纤是否有异常?每一处点位徐昆都要仔细把关。“现在氧气浓度显示20.2%,温度14度,湿度是34.2%,环境指标正常!”徐昆一边说一边记录。

“容西片区的5条管廊埋在对应的主要街道下方,巡检一圈就相当于围着主街走一圈。”徐昆说,巡检员检查各路管线,每天要花上三四个小时,一点都不敢马虎。“第一次巡检一圈下来,腿疼了好几天。”

这么多项巡检点位和指标,光靠人力恐怕还难以胜任,在神秘的未来之城“大动脉”中还处处闪耀智慧之光。“管廊内,每10米就有一个可燃气体探测器,100米一部光纤电话,200米一个摄像头,最大限度保证管廊安全。”徐昆说。

管廊内设置了无线覆盖系统,能第一时间发现人员进入管廊,而且系统算法还能实现敌我识别、精确定位、多点并行及追踪,极大地保障了管廊的运营安全。

除了智慧系统+人工巡检,容西片区综合管廊中心也发挥了大作用。“你注意到管廊前的电子大屏了吗?”徐昆神秘地告诉记者,其实那是另一种巡检手段,为的就是能24小时全方位、全时段、无死角地监控到管廊的内部情况。

为了第一时间发现管廊异常情况,管廊监控中心实行四班三倒制度,并且两个小时进行一次视频监控巡检。

徐昆负责巡检的容西片区的地下管廊,5条干线综合管廊总长12.7公里。据介绍,雄安新区目前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共计约136公里,分布在容东、容西、昝岗、雄东、启动区和起步区,其中47.6公里已投入运营。

“先地下、后地上,是雄安新区规划之新、理念之新的重要体现。”容西片区综合管廊中心运营负责人万力表示,地下管廊的大面积建设投用,意味着空中架线路、地面埋管道导致的“城市病”将在未来之城得以解决。

如今,容西片区综合管廊已安全运营近200天,徐昆和他的同事们累计巡检里程近2000公里。一天巡检下来,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徐昆更喜欢骑车回家,抬头仰望新区的天空“无线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