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媒体:彩礼不是生意,“习俗”不是恶俗

新浪新闻

关注

来源:九派评论

文/九派新闻评论员  木姗  

“天价彩礼”传递的是一种怎样的价值观?正是经济实力、身份地位能够对婚姻估价,“天价彩礼”由此成为对“拜金主义”最赤裸的表达,彩礼的核心由“礼”变成了“物”。不错,中国自古也讲门当户对,但“门户”不等于“门第”,而现代社会更追求的是婚姻自由、阶层流动。

近日,“1888万天价彩礼”的话题和其背后的故事引发热议。

据媒体报道,该话题出自一篇名为《大家觉得江西的女生怎么样?》的帖子,发帖人称其前女友是江西萍乡人,其家人提出的彩礼高达1888万元,除此外还提出婚房过户、婚礼费用、贵重饰品、生育奖励等要求。这个帖子甚至提到,1888万元彩礼还只是“开胃菜”。4500万元的房产要过户到女方名下,买数百万的房产给女方探亲时使用,上百个亲戚每人10万元红包。

如此“天价”让众多网友瞠目结舌,直呼“结不起婚”。

不过,根据记者采访到的多位江西已婚市民的情况来看,如此数目只是极端情况,并不能反映当地彩礼现状。根据当地市民的反映,如此天价彩礼只是个例,而当地多数在20万左右。面对网友对江西彩礼高的讨论,受访者也持不同态度。有受访者不是很赞同高价彩礼,认为这样对家庭考验太大;还有受访者认为,彩礼高并不意味着男方单方面付出,“在男方彩礼确实很较高的情况中,女方也会陪嫁车子等贵重物品。”

这个“1888万天价彩礼”故事的真实性仍有待考证,不过其传递的一种价值观,实在让人颇感不适,值得说道说道。

我们先来说说,谈婚论嫁时,为何要送彩礼?网上甚至还有律师对“多少彩礼最合适”的问题做出各种分析,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彩礼是中国古代婚嫁的一种习俗,古籍《礼记·昏礼》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简单来说,彩礼无非是婚嫁的一种仪式,男婚女嫁作为人类生活中至为神圣的事件,人们总期望以各种厚重的方式作为情感的表达、作为仪式的确立,也由此寄托着对婚姻美好生活的希冀。

现实生活中,彩礼有厚重,也有简单朴实的。彩礼厚重与否,客观上与家庭和地区经济水平有关,但本质上仍然只是作为一种情感和仪式表达。有的女方家长要彩礼,往往也只是考验男方的一种形式;有的男方在彩礼问题上不是很清楚时,也还会问问家中的长辈。在婚姻恩爱纯粹的基础上,彩礼原本只是一种祝福,它虽附着于金钱之上,但不是一种金钱关系,彩礼的核心是“礼”,而不是“物”。

彩礼为何会出现争执甚至攀比呢?其实是表达婚姻承诺与重视的方式,逾越在婚姻之上了,这是彩礼对婚姻的僭越,是情感与金钱的本末倒置。彩礼本是男女双方缔结婚姻的好彩头,而一旦与“价格”挂钩,往往就让原本美好的情感变了味。

“天价彩礼”传递的是一种怎样的价值观?正是经济实力、身份地位能够对婚姻估价,“天价彩礼”由此成为对“拜金主义”最赤裸的表达,彩礼的核心由“礼”变成了“物”。不错,中国自古也讲门当户对,但“门户”不等于“门第”,而现代社会更追求的是婚姻自由、阶层流动。“拜金主义”下的物质婚姻最终导致婚姻本身的失败,往往也在我们这个社会制造着各种一夜暴富、豪门神话等景观和新闻八卦,败坏着人们的观感,败坏着社会风气。

“天价彩礼”的成因有很多,最终是一个关乎移风易俗的问题,任重道远。与“天价彩礼”相伴生的,往往是哄抬彩礼,疯狂攀比,是生活周围的亲戚朋友间的“舆论氛围”,甚至是一些地方出现的所谓“媒人培训班”,直接把婚礼本身当成了营销生意。这就是说,与彩礼相关的所谓民俗,往往在不正之风中变了味,而“民俗”也成为了“恶俗”,许多打着“民俗”“传统”下的奢靡攀比,又与真正的民俗传统有何关系呢?

在婚姻之外,我们也不难看到各种巧立名目的宴请、酒席,表面上是为庆祝或聚会,实则只为收礼,是生意。这些挖空心思的宴请和“天价彩礼”的逻辑并无二致,其实质都是一种拜金主义。在一些地区,吃喝宴请、大操大办之下,所谓的“亲戚”连面孔都是那么陌生,复杂而繁琐的“习俗”千变万化,与时俱进,把社会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都弄得不再纯粹,许多人苦于其中,却无法解脱。

时代在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更加强烈。但经济发展绝不意味着不正之风渐涨,移风易俗恰恰是在高度发展社会下的一个崭新命题。移风易俗,“移”掉的首先就是不正之风,把原本美好的民俗和人伦情感还给家庭。一个社会的风气习俗是在继承美好的传统中,也发扬和革新我们的传统,是所谓对传统的创新性继承和现代性转化;风气习俗和社会经济发展原本也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因经济发展而退变甚至腐化掉的。

2021年3月,江西省就曾印发《关于开展婚丧领域移风易俗示范点建设的通知》,明确表示要遏制高价彩礼、低俗婚闹、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减轻群众婚丧支出负担,形成现代文明婚丧新风。如今,不少地区也正在推进婚丧领域的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不论是“天价彩礼”还是其他“高额礼金”,我们要摒弃的是离乱人心的唯金钱论和助长不良风气的陈规陋习。用以表达心意的钱物最终不要忘了感情的初衷,彩礼不是生意,“习俗”不是恶俗。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