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PM2.5降了34.8%!第五场记者招待会速览

央视

关注
听新闻

今天(10月21日)上午,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五场记者招待会。记者招待会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主题与记者交流。

  • 蓝天更多了,PM2.5浓度降了34.8%

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介绍,过去十年,我国生态环保的成效之大前所未有。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由4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率达到了87.5%,成为世界上大气环境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 水更清了,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4.9%

全国土壤污染风险得到了基本管控。我国地表水优良断面的比例已经达到了84.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劣Ⅴ类水体比下降到1.2%。

PM2.5降了34.8%!第五场记者招待会速览
  • 土更净了,中国已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中国全面禁止了洋垃圾进口,实现了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 中国是全球森林增长最多国家

我国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全球“增绿”的主力军。我们成功启动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

  • 15年间,碳排放强度下降48.4%,超额完成承诺目标

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目标。2021年,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到56%,非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了16.6%。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了10亿千瓦,风、光、水、生物质发电的装机容量均已稳居世界第一。

  • 长江排查出6万多个排污口,是之前掌握的30倍

翟青介绍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说,我国2018年年底开始试点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从长江干流以及岷江等9个重要支流开始,首先是无人机飞行了2300多架次的遥感排查,覆盖4.6万平方公里。随后,抽调了4600多人,累计行程18万公里,排查出6万多个口站,这个数字是之前地方所掌握的30倍,这是排查人员沿着岸线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查出来的。“把各类口站管起来,意义重大。”黄河流域等其他流域的排查也在进行中。

  • 野象旅行团、长江江豚亮相。。。。。。300多种珍稀动植物野外种群恢复增长

近年来,云南野象旅行团北巡、“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藏羚羊繁衍迁徙、白洋淀鳑鲏鱼等土著鱼类逐渐恢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

目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等第一批5家国家公园。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300多种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的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和增长。

PM2.5降了34.8%!第五场记者招待会速览
  • 23人因环境质量数据造假被判刑

翟青介绍,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至今,累计查办的重点案件超过17万件。“十三五”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83.3万件,较“十二五”增长了1.4倍。2016年、2018年分别严肃查处了两起典型的环境质量数据造假案件,23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在生态环保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因为数据造假被判刑。23人中,最多被判2年,最少也在半年左右,极大地发挥了震慑作用。”翟青说。

  • 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大国担当

翟青介绍,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我们坚定地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 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 务实开展多双边环境合作。

翟青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各方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为深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