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猪芯片”又有进展!我国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父本新品种猪育成

成都商报

关注

原标题:“猪芯片”又有进展!我国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父本新品种猪育成

最近一段时间,电话、短信、邮件邀约像雪片一样飞进了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养猪研究所所长吕学斌的办公室。来件对象除了川内,还有来自浙江、海南、北京、安徽、山东、江苏等地的人,涵盖养殖场、上市公司及科研单位。他们有一个相同的目的——要猪种。

掀起这一股风的原因,在于刚在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官网上结束社会公示的一则消息——由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四川畜科院”)培育的“川乡黑猪”新品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并获得新品种证书。

消息一出,圈内人“坐不住”了。

“供不应求。要猪种的人最晚排到了半年后。”说这话时,吕学斌语气难掩自豪。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川乡黑猪”是用我国特有的珍贵遗传资源四川藏猪和引进猪种作为育种素材,历经12年攻关培育而成,“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个突破性父本新品种”,具有被毛黑色,肉质优良,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性能比此前常用的外种猪杜洛克猪和巴克夏猪更优异。

近日,在位于成都的四川畜科院办公室里,吕学斌聊起了他和团队的猪猪“育成记”。 

构想:

培育一个优质的黑色华系父本新品种

最初的构想,是在2009年提出来的。

吕学斌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过去,我国商品猪生产多采用外种猪作为父本,因为外种猪具有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等优点。外种猪一般6个月就可以长到110公斤以上,瘦肉率可达63%。本土黑猪长到90公斤需要1年,瘦肉率仅42%左右。但本土猪皮厚肉香,口感和风味更好。

为了保留本土猪种优异的肉质,同时让猪长得更快,瘦肉率更高,此前科研单位和养殖企业也会利用外种猪与本土猪种杂交,但存在后代商品猪毛色不一、商品性较差等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我国80多个地方猪种一直存在利用不畅的问题。”他说,此前,我国也有自主培育的猪种,但都是母本,目前采用的父本猪种全是外来猪种。

在“培育一个优质的黑色华系父本新品种”的目标基础上,吕学斌带领约20人的团队,开始了12年的育种之路。

筛选素材:

四川藏猪+引进猪种的“混血儿”

“培育一个新猪种非常艰辛。”吕学斌说,本地猪种有80多个,引进的外种猪有6个,育种素材筛选时,如果将其随机进行排列组合,数字是庞大的,也不现实。

在80多个本地猪种选择上,吕学斌盯上了四川藏猪。

四川藏猪分布于四川甘孜等地,是我国珍贵的高原小型地方猪种,最突出的经济特性,就是肉质好。

所谓肉质好,从科学的角度,可以从两个重要指标加以评判:肌内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直径。前者直接影响猪肉风味,后者与猪肉的柔嫩度有关。

四川藏猪是吕学斌所测定的肌内脂肪含量最高、肌纤维直径最小的猪种。但藏猪生长缓慢,且体型小。

为了弥补这一短板,吕学斌把眼光投向了生长快、瘦肉率高、肉质相对较好的外种猪上。综合权衡下,最终选择了团队引进培育的某外种猪上。也就是说,“川乡黑猪”是“混血儿”。

说起四川藏猪,不得不提的是,此前,吕学斌团队曾耗费10余年时间,培育出我国唯一优质风味黑猪配套系——川藏黑猪,并首次将藏猪成功应用于育种实践。

该品种也来之不易。他提及,早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藏猪就开始与本地猪种和外种猪进行杂交,有些农户会选择放养,但放牧的藏猪会和野猪杂交。“沿着公路一线,你所看到的藏猪,血统都不纯正。”他说。

为了找到真正的藏猪,2002年,团队曾数次入甘孜稻城山中农户家里找猪。那时交通不便,马,是唯一进山的工具。从农户家里选好猪种,又要用牛车、马车运回来。

即便如此,选回来的猪种依旧不纯。

后来,在常规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加持下,数年后,才实现纯化。

分子生物技术“解码”基因位点

反复实践得出最终结果

确定素材仅仅完成培育新品种的第一步。

在外种猪血缘高占比的情况下,如何让新猪种既具备藏猪优异的肉质风味,同时又像外种猪一样长得快、瘦肉率高?分子生物技术成了“解码”关键。

他举例,毛色要纯化,就需要找到影响其毛色的关键位点;构成猪肉肉质风味综合评定指标除了肌内脂肪含量,还包含油酸+亚油酸总量、谷氨酸+天冬氨酸总量、乙醛+壬醛总量(香味物质评价指标)等等,这些指标对其口感惬意度、多汁度、嫩度和滋味等均有重要影响。而每一个影响因素里,可能都存在上百个基因位点。

这时,科研人员就必须使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找到与毛色、肉质口感等相关的因果位点,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仅仅在实验室里选择因果位点,就耗费了2年左右时间。“科研人员常常在熬了几个通宵后试验失败。”

而就算是在实验室反复验证筛选出的因果位点,也不一定确实有效。背后,还需在现实里一一反复实践验证。

实践过程亦十分不易。

四川畜科院在简阳市建了一个育种场,“每天,科研人员都要进育种场‘摸猪屁股’,反复测定、选配,又脏又臭。”

培育过程中还曾遭到了非洲猪瘟的严重威胁。刚开始那阵儿,吕学斌夜夜难以入眠,一有风吹草动立马惊醒。

每天都有十来个科研人员进入育种基地进行选育、测定等科研工作,为了有效切断传播源,每人每天在进场、离场时都要洗三次澡。最严重时,科研人员还要住在育种基地。“不能外出,生活非常单调,身心都面临着巨大考验。”

值得庆幸的是,在12年的努力下,团队最终突破肉质性状、毛色基因定向精准选育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所培育出的“川乡黑猪”新品种既克服了本土猪的缺点,又保留了肉质优良的优点,提高了本土猪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

经农业农村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检测,该品种长到100kg,用时仅165.70天(5.5个月),饲料转化率高,活体背膘厚10.69mm,瘦肉率63.43%,被毛黑色,肉质优良,生产效率高。

“与使用杜洛克猪作父本生产的商品猪相比,该新品种生产效率相当,但肉质更优,口感更好,完全可替代杜洛克猪作为终端父本。”吕学斌说,此外,该品种还解决了优质黑猪生产中毛色分离的“瓶颈性”技术难题,提高了商品猪毛色一致性,“达到了最初的构想”。

市场:

供不应求,上市价格可卖到30元一斤

从市场竞争来看,川乡黑猪就像一个“万能公式”——

既可以用作父本与本土猪种杂交生产优质商品猪,满足人们对优质美味猪肉消费市场的需求,也可以作为终端父本与外种猪杂交,有效改良商品猪的肉质性能,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对于打造生猪种业“华系芯片”、推动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吕学斌提到,中试期间,川内已有多个养殖场通过使用该品种杂交,配得的黑猪作为品牌上市销售,价格可以卖到30元左右一斤。

“供不应求,大家都在等它。”吕学斌说,前两天,有熟识的朋友告诉他“关注了三年”,一挂网就前来采购。“现在,要猪种的人最晚排到了半年后。”除了畅销国内,他坚信,未来肯定也可以走向世界。

吕学斌今年56岁,“就算退休,事业还是会继续。”采访行将结束,作为一个老科研人,他也给记者做起了科普。

这些年,他看到不少追捧“跑山猪”的人。所谓“跑山猪”,就是不修圈舍,像牛羊一样在山坡上放养的猪。

“我并不赞同所谓的‘跑山猪’。”在他看来,“跑山猪”存在严重的猪肉食品安全隐患,因为经其研究团队检测,放牧饲养猪体感染的寄生虫种类和数量都远远超过圈养。此外,“跑山猪”会破坏生态环境,因为猪要啃食作物、树木和拱土。

“这也是不经济科学的饲养方式。”他说,运动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会浪费大量饲料资源。“我国也根本没有这么多土地资源用于放牧养殖。”

回头来看自己的前半生,他非常以自己的工作为傲,“因为我们也为民族种业做出了贡献。”他说,作为一名科研专家,应有战略的眼光,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必须预判到未来的市场需求,即科研必须走在市场前。

以配套系“川藏黑猪”为例,该品种2014年通过审定,但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构想。那时,在国内大规模推广外种猪的趋势下,他提出了培育优质风味猪的想法。因为他坚信,十年后,根据中国人传统消费习惯和烹饪习惯,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一定会选择优质风味猪肉。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他踏上了新猪种培育之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