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24集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央视频

关注

原标题:24集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8月4日,24集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创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出席并与专家学者、主创代表座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出席并致辞。

24集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自6月20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和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随后在30多个省级卫视重播,并将翻译成44种语言对外传播。该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史论结合,全面展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反映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让中华大地发生的沧桑巨变,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慎海雄在讲话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敢教日月换新天》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精心推出的庆祝建党百年精品力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部大型文献专题片用宏阔历史的纵深感和激情澎湃的艺术渲染力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深情礼赞,生动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

慎海雄表示,该片以大视野展现伟大历程,以大情怀讲述伟大精神,以大手笔体现大片品质,以大担当践行职责使命,以大作为融入新的征程。通过创新的电视语言叙述,将宏大叙事与微观刻画相结合,成为电视专题片的新高峰,堪称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典藏。《敢教日月换新天》讴歌百年辉煌,凝聚前进力量,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样本,给广大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情感冲击和思想冲击,在收获感动、感慨、感悟、感奋的同时,激发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围绕《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作过程、精神高度、现实温度和传播策略,畅谈观片感想,交流创作经验,探讨创新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表示,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集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为一体,既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又有现实温度,可以说打造了文献专题片的新典范。该片创作了一部人民满意的党史影像大传,也积累了丰富的党史史料文献,形成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必将更好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

中共中央党校督学组督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乔清举表示,《敢教日月换新天》主题鲜明、布局合理,脚本精到、画面语言丰富,技术手段先进。整部作品体现了工匠意识,创作精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讲好中国故事文献专题片的一部精品力作。

《敢教日月换新天》总导演闫东介绍了节目创作的相关情况。他表示,《敢教日月换新天》创作本身就是学党史用党史、用伟大建党精神指导节目创作的一次生动实践,是百炼成钢、为党立传的一次生动实践。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重点新闻传播处处长刘庆生分析了这部大型文献专题片热播特别是在网络上形成传播热潮的成因。并从创作阶段共同策划融合创新、互动话题设计创新以及传播方式创新等方面,对文献专题片的融媒体传播策略作了经验分享。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表示,《敢教日月换新天》是中国电视人对党的百年华诞的深情礼赞,是出色完成庆祝建党百年重大宣传任务的代表作,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大主题专题片的又一标志性力作。这部专题片给我们带来的是纪录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和艺术的力量。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表示,《敢教日月换新天》是用电视反映历史的创举,史蕴诗心,诗具史笔,既有饱满的感情,又富有理性思考。除了24集的正片,节目组还创作了很多短视频作品,形成了一个作品群。这些作品针对所有的群体,尤其是年轻人,让他们能够更加了解党史,受到感染。

《敢教日月换新天》播出后引发社会热烈反响。电视端累计观众触达人数达13.36亿次,成为近年来第一部首轮播出触达人数破10亿次的文献专题片;节目相关内容全网点击量达到19.8亿次,刷新了大型文献专题片网络触达量的新纪录。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求是》杂志等中央主流媒体都给予了积极关注和报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薛继军、王晓真,总台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等参加了座谈会。(摄影:廖江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