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共享产品涨价,“景区充电宝1小时10元”上热搜

北京日报

关注

原标题:共享产品涨价,“景区充电宝1小时10元”上热搜

4月12日上午,#景区充电宝1小时10元#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

据媒体报道,近日,不少消费者发现,在上海的普通商场内,不同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在悄悄涨价。从最初的每小时1元,半小时免费的价格,到现在平均每小时需花费3-4元,而24小时封顶价也从20元涨至30元。在杭州西湖景区有游客发现街电、怪兽充电、小电等充电宝收费高达每小时10元。

“充一次电要花费两位数”“逛街时扫个充电宝,价格竟比停车费还贵”“借10次共享充电宝的钱都能买一个比较好的充电宝了”……涨价行为被大量用户吐槽,共享充电宝再一次陷入“薅羊毛”的质疑声中。

共享充电宝使用价格为何上涨?记者了解到,共享充电宝的定价由商户和企业共同制定。共享充电宝企业可以根据商户提出的要求,来调高或者调低共享充电宝每小时的使用价格。相同地区不同场所的使用价格差异主要是因为入场费和分成费不同而造成的。相关企业回应称,疫情导致营收没有达到预期,后续考虑到成本回收的问题,把价格做了上调。

业内人士透露,各大共享充电宝纷纷涨价,一方面是为了上市的需要,涨价使得企业的收入、利润等数据变得更加好看;另一方面,不少共享充电宝虽然自诩为消费科技企业,其实技术门槛不高,服务同质化严重,涨价也是在给线下商户“打工”。

从共享医疗到共享工厂,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近些年,各种冠以共享概念的项目开始浩浩荡荡席卷而来,比如共享雨伞、共享洗衣机、共享篮球、共享衣橱、共享自习室等。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总额约为33773亿元,同比增长约2.9%,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为8.3亿人。

不仅是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也经历了提价潮,如果不购买周卡、月卡、年卡,单次结算的骑行费用普遍赶超公交地铁票价水平。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认为,共享经济平台很容易形成一种流量的商业模式,前期投入的成本非常高,通过后期的价格调整获得弥补。

在很多消费者看来,共享经济平台一味地涨价吸金,如此一来,好不容易培养起的用户习惯很可能被毁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宇认为,共享经济的灵魂就在于互联互通,要用共享经济的概念去获得发展的话,平台就一定要探索如何降低使用服务成本,真正为用户使用提供方便。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