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高松(2018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 研究生):您在《鲁健访谈》的采访中如何准确抓住访谈对象最具代表性的采访点,进而设计问题?
答鲁健:充分的准备是必须的。我会在对话前详细了解受访者情况,对他的成长经历了然于心。但是,人物访谈切忌让嘉宾将观众熟悉的内容重复一遍。一档好的节目一定是入情入理的,满足了逻辑、道理、态度、情感几个元素,才具有观赏性。《鲁健访谈》以观点和态度牵头,请嘉宾以自身的经历和故事为依据表达态度和观点,通过访谈对话感受他们的鲜明个性。在对话雷军时,他说自己“到四十岁一事无成”,那么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持这样的观点呢?听他丝丝入扣的讲述,故事逐渐丰满,人物形象趋于立体,节目效果也就实现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努力挖掘和凝练充满个性烙印的“金句”表达,或是对某一点的观点表述和情感集中流露,这是嘉宾个性的最好体现,也契合了新媒体时代“短平快”的传播特征。新媒体传播时代信息获取非常便捷,很难有人愿意坐下来静静地听故事了。所以,我特别注意两种情形的平衡,一方面要坚持主流价值观的语境下做好制作与表达,形成完整的节目;另一方面,挖掘人物身上的话题点,形成短平快的话题传播效果。既不能为了节目本身的四平八稳而忽视细节,又不能为了急功近利地追求爆点而忘记节目初衷。
《鲁健访谈》对话曹德旺
问
何娅(2019级传播学专业 本科生):面对不熟悉的行业和人物,尤其是表达欲不强的采访对象,如何才能实现双方的深度交流?如何挖掘采访对象的特色经历和性格并呈现给观众?
答鲁健:当嘉宾不善表达时,尽量不要和嘉宾说摄像机的事。要从他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话题说起,当然这建立在主持人对嘉宾非常了解的基础上。或者增加互动性,尝试着让嘉宾去教你一些什么,然后慢慢进入状态。这样,即便嘉宾还是话少,也有一个非常好的状态。《鲁健访谈》是记录加采访的形式,并且加入了真人秀、脱口秀等新元素。记录让我们可以跟拍嘉宾的活动,这就像真人秀一样,嘉宾做自己的事,采访者是一个不经意的介入者,二人一起聊一聊。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就会在无意中捕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不过,这种记录加采访也需要有意识的选取和抓取,否则就会成为纯记录,既浪费时间和胶片,也难以获得精彩内容。人物访谈和新闻采访有很多不同,比如空镜,对于新闻采访来说,真实记录即可。但是,在人物采访中,即便是空镜头,也要加入自身创作。从不同的角度,运用推拉摇移或局部特写,即便是空画面也包含了丰富语义,这就是电视语言的多义性,就像好的文学作品多义性的表达方式、中国的留白设计和蒙太奇的电影结构的道理,给受众留出了接受的空间,人们自然会有心理建构,进而形成完整的作品审美。
《鲁健访谈》对话郎朗
问
余蓉茜(2017级公共关系学专业 本科生):在人物访谈中,如何将不同内容和类型的话题融会贯通,让嘉宾没有生硬转折的感觉?
答鲁健:我们会在访谈前多看看嘉宾的其他采访,在了解其性格和表达的基础上设计话题。一般从他较为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进而延伸到相关内容,逐渐扩大讨论范围。例如,与导演对话,就从作品入手,进而聊到演员、创作风格、艺术经历、艺术观点等。这一过程都是内含逻辑、话随心走、自然而然的。如果在对话过程中遇到嘉宾不愿继续的话题,则需要随机应变,适时转换内容。其实,抛开节目不谈,人与人的交流本身就是如此。《鲁健访谈》的宗旨就是回归朴素,回归初心。
当然,有些嘉宾比较慢热,不会通过一场谈话就和主持人敞开心扉。有的人则是一种相对自我的状态,这恰恰是嘉宾最真实的一面。我希望节目所呈现出来的是,每一位嘉宾都能真实地表达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生活的态度,这就回归了访谈的本质。
问范绮梦(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本科生):我们之前看过您的《鲁健观察》,以及在重大会议和活动中的采访,这些采访和《鲁健访谈》中的采访有什么不同?答鲁健:人物访谈节目和记者采访不同,记者采访更多为了获取信息,《鲁健观察》就是更偏重记者型的采访。人物访谈首先要淡化新闻采访的感觉,要以人物而非事件为中心。有时可能会就嘉宾身上具有话题度的新闻事件展开讨论,但更多的时候,我不愿将其作为问题的切入点。《鲁健访谈》希望嘉宾由浅入深地吐露心声,表达真实情感。其次就是挖掘个性。观众看到嘉宾是鲁健采访的,这一形象和其他访谈节目中人们认识的“他”有哪些不同?是不是大家熟悉的他?如果有所差异,“他”到底是怎样的?我希望通过节目,带给大家关于嘉宾人物的新感受和新思考。此外,人物访谈节目不单单有“你问我答”,而是双方的交流,一定要有话题互动和情感共鸣。主持人的分享、评判、表达,双方的讨论均可以推进话题,有时还可以获得不一样的效果。
问李元豪(2019级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 研究生):对于大学生而言,如果在一个领域没有足够阅历和学识积累的情况下,贸然在网络上评论新闻事件,可能会经不起推敲;沉下心来厚实积累,可能会失去一些机遇。那么,该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呢?答鲁健:我觉得人生每一个阶段的发言都是有价值的,不一定要等到某个年龄才能发声。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从大学生角度看待并分析新闻事件,同样很有价值。我要强调的是,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背后,考验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不正,观点的价值含量一定不高,甚至会走偏。这个社会是充满公益和正义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正能量。以此为出发点所作的评论和发言,即使稚嫩,也是有价值的。我们尤其不能哗众取宠地追求所谓“个性化”表达,那些违背社会公德的言论本身具有极大危害性。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媒体环境下,无论是大学生还是走上职业岗位的人,都要坚守社会公德和职业良心。所以,每个人在不同阶段自然会对同样的社会新闻事件有不同的看法,但个性化表达一定要契合于主流的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
记 者 | 陈艺文 王雷亭 范绮梦 李彦萱编 辑 | 白昕宁
责 编 | 尚新英
编 审 | 王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