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为这份“战果”吼一嗓!

河南大学

关注

原标题:为这份“战果”吼一嗓!

来源:河南大学

“扶贫攻坚”专栏⑥

众人捧薪火焰高

背靠大树好乘凉

谷晓萌,河南大学师德师风建设科科长,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任职祥符区曲兴镇双楼村驻村队员。

回顾两年多的驻村经历,我感慨颇多。一件件与双楼村不得不说的故事跃然纸上。然而我今天更想谈一谈驻村队员的“靠山”——河南大学这棵大树。  

校党委组织部是驻村工作队的派出机构,负责驻村队员的选拔和日常管理工作。考虑到农村生活条件艰苦,校领导和组织部的同志们想方设法为驻村队员改善生活条件,定期到村里慰问,夏天送防暑药品,冬天送御寒物资,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慰问工作队,指导扶贫工作

校党委副书记雷霆到双楼村走访贫困户

2018年5月27日,校工会《助力扶贫攻坚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在双楼村文化广场举行启动仪式,旨在利用河南大学优势资源,实施教育帮扶。此后,学校有关部门到双楼小学深入开展各种帮扶活动。校团委每年组织优秀团队到双楼小学支教;河南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捐赠电脑50台,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利用这批电脑为双楼小学改造多媒体教室;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捐赠价值5000元的文体用品;附属小学捐赠儿童双人床50个;河南大学校医院捐赠价值3000元的文体用品;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捐赠400套桌椅……诸如此类的帮扶活动不胜枚举。众人捧薪火焰高,现在的双楼村小学,教室窗明几亮,墙绘生动活泼,体育器材应有尽有,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声声入耳,娓娓动听。

助力脱贫攻坚巾帼志愿服务

驻村期间还有一个事,让我感触颇深。刘国顺是当地承包村内土地发展大棚种植的种植户,2018年第一次种植哈密瓜时,由于缺乏经验,销售渠道不成熟,面临哈密瓜烂在地里、血本无归的危险。牛林豪队长了解情况后当即说:“为双楼群众排忧解难是我们工作队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联系河南大学兄弟学院的负责同志,得到了经济学院、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教育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纷纷表示,扶贫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双楼村是我校定点扶贫单位,助力脱贫攻坚我们也要出一份力。就这样,6000斤哈密瓜在河大校园被抢购一空,一时间,瓜香四溢,情满校园。

我们几个队员在一线坚守,五天四夜,寒暑不辍。但脱贫攻坚的路上,我们并不孤单。我们背靠河南大学这棵大树,感受到党组织的深切关怀并受到兄弟单位的鼎力相助,还有广大教职工生身体力行的消费扶贫和默然无声的支持。我们带着党的政策和河大人的殷切期望来到村里,在这片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希望这种子能早日发芽生根,双楼人民能早日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做好扶贫大数据

筑牢脱贫攻坚战

蔡北溟(后排),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教师,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任职通许县竖岗镇前付村驻村队员。

2017年6月我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9月入职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次年4月来到通许县竖岗镇前付村参与驻村扶贫工作。刚从学术的“象牙塔”出来,从“学习”到“工作”状态的转变中,有幸获得了到基层农村锻炼这一“接地气”的好机会。

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后,我深刻认识到党员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引路人”,我向前付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定期入户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参与编制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为贫困户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参加“5+N”主题党日活动、集体政治学习等,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入户宣传党的惠农政策

作为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团队的队员,我积极配合第一书记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主要负责村里各类扶贫、党建相关数据收集及文字材料整理工作。每一项工作的完成以及相应的考核、检查,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持,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也不例外。扎实的数据支撑也能充分体现工作成效。前付村所在的竖岗镇一直把我们村的档案、材料作为全镇的标杆,让其他村过来学习、参考。由于之前村里的各项材料大多依赖于手写,容易丢失且不易留存,我们对村干部进行了相关的培训,现在村里的年轻干部已经能熟练使用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独立进行材料整理工作。

驻村第一书记团队及村两委班子

慰问村内孤寡老人

前付村各类档案资料

虽然已经离开前付村,我依然关注着前付村的发展,是这里培养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两年多的驻村扶贫工作让我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更切身的体会,这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前段时间和学院的老师一起回村里进行“前付村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调研,碰到了熟络的夏富玉大爷,他高兴地拉着我的手说:“哎呀小蔡,有段时间没见了,之前你送的笛子很好,这个村也算是你们的半个家乡了,常回来看看呀!”夏大爷的话让我心里一热,乡亲们的笑颜与肯定就是对我们驻村工作最大的褒奖!衷心祝愿前付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越来越好!

做多做细为民心

不负时光结乡缘

习雪峰,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教师,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任职祥符区曲兴镇双楼村驻村队员。

从2018年4月12日进驻祥符区曲兴镇双楼村到2020年7月中旬结束驻村工作,驻村扶贫两年来我都在努力做事,只争朝夕。从加强党建、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组织贤人能士参与脱贫建设;到走访村民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到奔波考查各地产业项目,推动特色小麦产业项目落地;到协调组织学校资源,全面改善文教医疗服务;到争取各级扶贫支持项目,塑造文明宜居环境。每一项工作的背后是扶贫人员事无巨细的付出,但这对于脱贫事业大工程来说,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努力毕竟是时者甚短,功者甚微。

时至今日,我脑中经常浮现着结束前一天下午去王芳家庭查看并辞行时的情形,王芳老人家的妻子朱胭脂紧拉着我的手不放,不断用衣袖擦拭着泪滴,我当时竟也不知所措,无语凝噎。王芳老人患有尿毒症,二级残疾,已坐轮椅多年;妻子朱胭脂照顾丈夫起居,儿子王开华打工挣的钱也不够老人的医药费用。我们帮助他们一家降低医疗开支,协助王开华贷款购置工地塔吊和发展养殖业,为朱胭脂拓展柴鸡和鸡蛋销售渠道,使其家庭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从王芳家出来后我心情沉重焦躁,难以入眠。第二天早上不到六点接到另一户贫困户刘明河家打来的电话。原来前一天刘明河得知我们要到期回校,傍晚赶到镇上压榨了芝麻油要送我们,担心我们早上离开便趁早给我打了电话。我对刘明河家庭做的工作并不多,他们夫妻二人在2018年底回家前便在洛阳女儿家帮忙带孩子,我通过电话询问生活状况并帮助解决家中种植和琐碎事情。如今,夫妻二人多年劳作积累的腰肌劳损和椎间盘突出疾病在医疗扶贫政策保障下有了报销,找到了合适的工作,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女儿刘某回村开始创业。

贫困户中最让我放心不下的是李永杰家庭,这也是这两年来我付出最多的贫困户家庭。李永杰家中有三人,本人患有双侧股骨头坏死,无劳动能力。母亲年迈,儿子上学。李永杰因身体突遇残疾导致心理压力大,常与村干部、帮扶责任人和邻居起争执,大家都不敢去他家做工作。以至于队长牛林豪担心我开展帮扶工作时的安全,时常提醒我:“帮扶他家不要自己一个人去,要有人陪同。”两年来,我因带李永杰进行病情检查等,驱车往返祥符区无数趟。自己也多次为其支付检查费用,为他家送衣物,送书和学习文具,为其家庭办理低保等。

那么,问题来了

你想对河大扶贫工作者说些什么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审核:赵晓芳

责编:赵  雪

文字:谷晓萌 蔡北溟 习雪峰

整理:丘勇杰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