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新冠疫苗即将铺开,疫苗瓶够用吗?

健康时报

关注

原标题:新冠疫苗即将铺开,疫苗瓶够用吗?

12月2日,英国政府批准使用辉瑞和BioNTech合作生产的新冠疫苗,这也是全球第一个获批的新冠疫苗。下周开始,该疫苗将在全英国推广使用。

12月4日,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在第八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发言时表示,“年内将有6亿支国产灭活疫苗获批上市。”

新冠疫苗即将大面积铺开,然而,牛津大学医学教授约翰·贝尔(John Bell)4月30日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目前全球仅剩下2亿个疫苗玻璃瓶。如今,疫苗瓶短缺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其实,早在5月18日,中国疫苗行业协会就在官方微信回应,我国具备优质疫苗瓶生产的产业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年产量至少可达80亿支以上,能够满足新冠疫苗生产需求。

全球只剩2亿疫苗瓶,我国年产80亿?这其实说的是两种不同材质的疫苗瓶。发达国家的医用玻璃普遍使用的是中硼硅玻璃。《中国药用玻璃包装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报告(2019版)》显示,我国药用玻璃制品目前主要还是以低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为主。

中性硼硅玻璃在耐水性、耐酸耐碱性、抗冷冻性、热稳定性、灌装速度等方面都远优于低硼硅玻璃,不易因药品浸泡、侵蚀而产生“脱片”现象,与药液和血液长期接触不会有沉淀物析出,被认为是最具潜力作为COVID-19疫苗的包装材料。

但由于中硼硅窑炉建设成本较高,生产过程技术难度大,国内几大药用玻璃企业的窑炉仍以低硼硅玻璃管窑炉居多,中硼硅玻璃主要依赖进口。

基于以上背景,考虑是否还缺疫苗瓶其实包含了两个问题:一是全球中硼硅玻璃产能能否满足新冠疫苗研制成功后的需求?二是,如果满足不了,其他类型的玻璃瓶能否作为替代品?

全球中硼硅玻璃产能能否满足需求?

中国产业信息网今年3月发布一份2019年中国药用玻璃行业市场分析显示:全球中硼硅玻璃年产能约50万吨,德国肖特(Schott)公司年产能达到25万吨,占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另外一家美国的肯堡(Kimble)公司和日本的电气硝子(NEG)公司加起来占到了市场份额的40%,剩下的10%才是被全球的其他所有企业瓜分。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