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观察者网:八一男篮解散 举国体制让位市场化?

观察者网

关注

原标题:八一男篮解散,举国体制让位市场化?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天昊]

当昔日的CBA霸主八一男篮官宣解散并退出CBA的消息传来,球迷有扼腕叹息、有回忆从心底涌起,唯独没有惊讶和意外。曾经承载着时代辉煌的队伍,走到了告别的这一天。而八一男篮解散的背后,是体育举国体制变革的一盘大棋。

“八冠王”占据国家队半壁江山:“施教”姚明易建联

CBA长达24年的历史,见证过最为传奇的八一王朝。从95-96赛季到00-01赛季,豪取六连冠的成就,让八一男篮的名字代表了绝对难以逾越的篮坛丰碑。

早年间的国家队,八一球员占据大壁江山,“战神”刘玉栋、“追风少年”王治郅、“飞刀”李楠在世界篮球的舞台上,维护着五星红旗的荣耀。随着CBA进入到外援为王的时代,作为中唯一一支全华班球队,八一男篮秉承着中国军人的坚定信念,勇猛坚毅的作风让他们总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即便被姚明领军的上海大鲨鱼打破了对冠军的垄断,但在刘玉栋与旅美归来的王治郅带领下,先后在2003年和2006年两度赢回冠军王座。队史一共12次进入半决赛,11次打进总决赛,8次成功夺冠。阿的江、李楠、刘玉栋、王治郅、张劲松、范斌、莫科、李可等人的名字,成为万千球迷心中永恒的经典回忆。

职业生涯早期的姚明与易建联,都分别经历过八一王朝的“洗礼”,输掉总决赛后韬光养晦,最终战胜强敌踏上王座的经历,成为他们受用整个职业生涯的财富。尤其是当年二十来岁的杜锋、朱芳雨、王仕鹏和刚刚出道的易建联,他们之后能够成为中国男篮的新一代脊梁,离不开八一队的“实战施教”。

八一退出是顺应时代潮流:球员的未来发展何去何从?

在CBA的起步阶段,真正的民营俱乐部仅有广东宏远,其他球队都是来自于地方体育局挂名的队伍。

八一男篮最初的球员来源,就是从各个军区球队借调提拔。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从南部借调入队的刘玉栋,沈部则是贡献了莫科、姚锴夫等名将。不过随着职业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地方军区球队难以为继不得不选择解散,这动摇了八一男篮的人才基础。由于八一球员都有军人编制,市场化制度下的选秀大会都无法提供新鲜血液供给八一男篮,加上无法引进外援更使得他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CBA舞台上举步维艰。

更为尴尬的是八一男篮的特殊体制,使得他们无法跟上CBA公司运营下的市场化脚步和包装宣传的力度。战绩大幅下滑、球员薪资待遇联赛垫底,事情逐渐进入恶性循环。与其苟延残喘,不如彻底退出,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当前的八一球员中,依旧有着多名实力派球员,甚至有能力立足国家男篮。如果他们以军人的身份转业、退籍,相信未来加盟别的球队不是难事。2003年八一男足解散时就有过先例,这一次有实力的球员,未来同样无需担心。

体育举国体制让路新时代:体育产业成未来GDP增长点

早年间,中国竞技体育执行的是“举国体制”。这种产生于计划经济年代的方式,是通过中央与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和财政拨款,来对体育发展提供支持。

考虑到曾经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来自于山区、农村的孩子求学不易、身体素质出色,“体育举国体制”的培养模式,给予了他们一条可供选择的成才通道。

中国女排的冠军王牌朱婷,就是在没读初中的情况下就被送到体校发展。当时她的父母在她初一时就打算安排她辍学去南方打工。如果不是因为体校伸出橄榄枝,中国女排十年不遇的天才就要去深圳搬砖,无缘奥运金牌。

对于举重、跳水、击剑等一些当前商业化运作潜力较为有限的项目,举国体制是集聚人才的最佳模式,更是在该领域出成绩的最佳手段。

不过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下,体育产业不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门生意。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仅仅占据GDP总量的1%。这个数字已经是近年来体育产业上下齐心、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距离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占据GDP比例在3%-4%的水准,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

但机遇也在到来。

疫情黑天鹅之后,各行各业都遭遇打击,体育产业能够提升老百姓应对生活的自信,带动居民内需消费。4K、5G等新技术建设的同时,还将升级新媒体形态和观众体验,使体育更加深入老百姓的日常,成为新的生活方式、育人方式。

在体育消费领域以CBA为例,35岁以下的观众移动屏的消费比例快速上升,25岁的群体更是已经成为消费主力。更深入的市场化推广和造星包装,将会带来体育产业良性造血和自给自足。产业的变化、技术的变化、消费者习惯的变化,让体育产业逐步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不过在大步向前迈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化存在的不足之处。美国2003年的1031亿美元体育产业总产值中,体育用品仅占28%。相比之下,中国的同期数据为81.58%。

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的体育市场化还没有完全脱离第一产业,这一点与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已步入有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有着一定的差距。足球、篮球等商业化覆盖和推广更加容易的项目,我们需要迎头赶上欧美的发展。

相比之下,跳水、举重,甚至是女排等奥运金牌强项,因为市场接受度和推广力度上的困难,短期内依旧需要在举国体制下过渡。正所谓让一部分人先进入市场化,再带动更多的领域一起发展。步子既要放得开,也要迈得稳。

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各自的特定产物。八一男篮昔日的风光,恰恰是应运而生。八一男篮的谢幕,更是预示着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化发展的标志。被消费者支持的运动,才是有生命力和未来的项目,再深厚的底蕴也需要跟紧时代的步伐,方才不会成为市场的弃儿。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