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河南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为何不包括郑州中心城区?

界面新闻

关注

原标题:河南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为何不包括郑州中心城区?

河南省宣布全面取消落户限制,但新政策覆盖的范围并不包括郑州市中心城区,这与其他正在在降低落户门槛进行“抢人大战”的地方相比,显得比较另类。

据大河报报道,河南省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印发《2020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简称《重点任务》),提出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便利性等22项任务。

在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全面取消除郑州市中心城区之外的其他市县和省辖市落户限制。对于郑州市中心城区,主要是推动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和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在城镇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城的人口等重点群体“零门槛”落户政策。

界面新闻注意到,这是河南省自2014年发布《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在户籍政策方面动作最大的一次调整。对于推出上述政策的目的,河南省在《重点任务》中也给出答案,即争取全年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200万人左右。

早在2020年4月3日,国家发改委就下发了《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其中提出,今年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城市便捷落户。为此,国家发改委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并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

按照国家发改委通知的要求,昆明、南昌两个省会城市已分别在2020年4月中下旬宣布“零门槛”落户。5月份,济南市也宣布“零门槛”落户。数据显示,2020年6月份政策实施当月,外迁移落户济南1.52万余人,创历史新高。

此次河南省推出的户籍新政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在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崔树义看来,与其他省份相比,此次河南省在政策上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对人才的吸引力恐将有限。

“从《2020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具体要求看,河南取消落户限制的目的在于吸引农民进城落户,提高城镇化率,但是,现在很多农民都已不愿意进城落户,因为土地越来越值钱了。”人口学者何亚福对界面新闻表示。

崔树义也指出,随着附加在城镇户籍上的各种福利的逐渐剥离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建设的成果,单纯的城镇户口已经不能够对农民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何亚福介绍,按照中央相关文件的指导精神和要求,我国除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超大城市以外,其他绝大多数大城市的落户门槛基本上都是越来越低。

而对于坐拥1亿人口的农业大省河南来说,如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始终是户籍政策调整的重要课题。早在2013年,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就曾公开表示,建议河南应该争取先行先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制度红利上占得先机。

何亚福还表示,2017年1月开始,西安市户籍准入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整体趋势是落户越来越容易,由此导致地处西北的西安凭借宽松的落户政策,成为二线城市“抢人大战”中的佼佼者,但反观此次河南的政策,郑州市中心城区并不在户籍开放之列。

崔树义对界面新闻表示,郑州市中心城区虽然力推6类重点人群“零门槛”落户,但与其他二线城市相比,外来人口在郑州市中心城区落户仍有诸多限制条件。这意味着,郑州不仅没有突破其他二线城市在户籍改革方面的探索,而且没有达到其他城市已有的开放程度。

何亚福分析,此次河南未取消郑州市中心城区落户限制,可能一个重要原因是郑州市中心城区现有人口数量已经超过千万。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2020年3月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年末全省总人口为1095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12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21%,比上年末提高1.50个百分点。而根据《2019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9年末,郑州市常住人口已达1035.2万人,比上年增加21.6万人,增长2.1%。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一位要求匿名的学者介绍,郑州收紧落户政策有历史教训,早在2001年郑州曾推行户籍制度改革,但坚持了三年左右就因落户人数太多、配套公共资源不足而宣告废止。

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11月,郑州市在河南省范围内率先推行以“降低入户门槛、吸引高层次人才”为主要内容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实施不到一年,郑州市新增入户人口10万人。2003年8月,郑州市入户政策完全放开,允许外地人员以“投亲靠友”等方式办理户口,在全国都属超前。一年内,郑州市又新增入户人口15万。

但2004年9月,郑州宣布恢复执行2003年8月前的老标准,当年的媒体报道显示,官方部门表态要“暂缓人口激增带来的城市压力”。

在专家看来,取消落户限制只是吸引人才、人口的第一步,地方政府需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包括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持续投入。

记者 翟星理 实习记者 翁桧林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