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两件“上海造”神器 助力首次火星探测
原标题:视频|两件“上海造”神器 助力首次火星探测
此次发射的火星车和环绕器上,都有上海科学家的智慧。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火星矿物光谱分析仪,两件重要载荷,均由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制。这两件"神器"将如何助力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一起走进实验室,听专家的解读。
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将装载在火星车的最前端,着陆火星。对于认识火星表面物质的成分,它是一件利器。具体来说,科学家会先通过导航相机选择感兴趣的土壤、矿物、岩石等目标。接到指令的探测仪在第二天中午,温度较为适宜的时刻"苏醒",随后自动对准目标,使出"绝招"。
上海技物所研究员徐卫明介绍,首先探测仪发射的激光会聚焦到0.2毫米这么小的一个点上,产生较高的功率密度,激发出等离子体,随后物质的原子谱线就会释放出来。这些谱线就像物质的指纹一样,通过得到这些"指纹"谱线,科学家就能知道这些物质的组成。
因为探测需要,探测仪最精密的光学部分,必须放在火星车的舱外。这就意味着,它必须"扛过"火星夜晚零下130度的极限低温。随后在第二天,照常开机,以超高的光谱分辨率 精准工作。
上海技物所研制的另外一件载荷 火星矿物光谱分析仪,安装在"天问一号"任务的环绕器上,它将以椭圆轨道环绕火星全球。如果说火星车上的表面成分探测仪是从局部、微观的视角认识火星,那么这台分析仪,则是从更宏观的视角,获取火星表面物质成分的科学数据。
上海技物所研究员何志平说,分析仪在相对靠近火星表面的时候对火星进行探测。一般来说,干冰、水冰,还有碳酸盐、硅酸盐、矿产等物质都能被探测到。
火星矿物光谱分析仪拥有娇小的身躯,体重不到10公斤,是同类载荷中最轻巧的。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同时携带的多个"眼睛",使得自己在远离地球4亿公里的火星轨道上,仍能自我校准。在火星的轨道上,目前还没有类似的设备,相当于继承了欧洲2到3台设备的能力。
从嫦娥系列探月之旅,到"天问一号"飞向火星。上海技物所几代科学家潜心积累,不断迭代提升载荷能力,也推动着我国深空探测的目标,从"实现有无"到"问科学要产出"的跨越。
上海技物所副所长、研究员舒嵘说,"我们在天文一号任务前期就要跟科学家团队的沟通合作,全国性的研讨就有过三次,日常还专门有工作组沟通进度。我们国家下一步的目标是小行星探测,还有就是走得更远一点,可能要飞越木星。相信中国未来的深空探测,还会以科学为牵引,孜孜不倦地问科学要产出。”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帼霞 编辑:范燕菲)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