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媒体:俄罗斯驻华大使馆这条“庆祝”微博 有点不厚道

新民晚报新民网

关注

原标题:俄罗斯驻华大使馆这条“庆祝”微博,有点不厚道……

历史总是供当代人涂写的。但若涂写不当,就会出问题。

这不,俄罗斯大使馆昨天的一条纪念历史的中文微博,就属于此类。博文称,昨天(7月2日)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160周年,并特地强调此意为“统治东方”。

随即,广大中国网友怒了。

01

160年前,是所有中国人难以言说的耻辱伤痛。

1860年9月,清军精锐铁骑在京郊八里桥惨败,咸丰皇帝随即弃百姓安危于不顾,携后宫与百官仓皇逃离北京。10月,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并在疯狂洗劫圆明园的珍宝后,又纵火焚毁了这座艺术宝库。

10月下旬,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署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彻底战败。

尽管主要交战方只有中国与英法,但当时的沙皇俄国却毫不犹豫地趁火打劫。

1858年,就在清政府内剿太平天国,外战英法联军之时,沙俄罔顾《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界约》划定的两国边界,以武力强迫当时的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中俄《瑷珲条约》。根据此约,中国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俄国,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中俄“共管”。

虽然清朝中央政府拒绝批准,但沙俄就此介入战事。1860年北京沦陷之前,沙俄赴华使者伊格纳季耶夫竟然向英法联军提供了北京周边的地图与布防情报。

之 后,此人又以在中国与英法之间调解有功为由,对中国提出新的领土要求,迫使清政府又在当年11月签署了中俄《北京条约》。 据此,清政府不仅批准了苛刻的《瑷珲条约》,还把《瑷珲条约》中约定的“共管”地正式割让给沙俄。 其中,就包括海参崴(即符拉迪沃斯托克)。

至此,中国在日本海的存在感大幅受限,(中国依约享有从图们江出海的合法权利)沙俄则在太平洋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不冻港。

请注意,虽然中俄《北京条约》迟至当年11月才签署,但沙俄建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日子,是7月2日。

02

历史可以被原谅,却不容被遗忘。

在中文社交网络如此宣扬“武功”,从外交实操的角度看,十分低劣和不专业。中国网友的不满与愤怒,既源于俄使馆对驻在国民众情感的不尊重,也源于对方骨子里的傲慢。

在随博文发布的一段3分12秒的纪念视频里,只能看到航拍的当代城区景致,如大桥、街景、太平洋舰队基地,以及绝美的自然景观,丝毫没有提及建城过往。显然,视频的制作者,有意淡化围绕该城的历史纠葛。

因此,中国人民的声音与情感,理应得到俄使馆的重视和尊重。

何况,俄罗斯自身就是历史情感得不到尊重的受害者。

近年来,在曾被苏联红军解放的东欧等国,刮起了一股“去苏联化”的历史歪风。在波兰、捷克等国,纪念苏联红军牺牲者的雕像和苏军解放的纪念碑被屡屡破坏或拆除,苏联红军对于战胜纳粹德国的攻陷,则在整个西方世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

俄罗斯上下对此的反应可谓高度一致,那就是坚决反对。否则,俄方也不必在新冠疫情依然严峻时,冒着风险举办盛大的阅兵式。此前,俄总统普京还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题为“二战75周年的真实教训”的署名文章,概述了苏联红军的历史贡献。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中学西学,心理攸同。

03

在中美关系遇冷的当下,中俄关系对于中国的战略价值毋庸置疑。但时移事易,只基于现实利益的两国友好不仅不稳固,也不符合两国元首对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瞻远瞩。

对于中俄这样彼此相邻的陆权大国而言,长期睦邻友好符合两国和世界的长远利益。而友谊之根要想稳固,就必须在多变的现实利益外找到更深的根基。如此,两国民众需要在心理层面构建更多的共识。

首先, 两国民众应认识到彼此都是在历史上建立过伟大帝国的文明,但不能让对往日的骄傲化为当下的历史包袱。

虽然符拉迪沃斯托克至少早至辽金时期就在中国政权的统治之下,但回顾世界政治版图3000年来的沿革,国界的频繁变更才是历史的常态,至始至终由单一国家和民族控制的土地实在少的可怜。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之所以能大体保持和平,除了核武器确保相互摧毁的功效外,大国之间边界的大体稳固也居功至伟。试想,如果各国都以历史的边界提出领土诉求,那么现今的国际格局只能被彻底打乱,全球市场更是奢望,而这些都是中国在过去40年经济腾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让历史的归历史,才能减少情感上的相互刺痛,为现实的友好奠定民意基础。

其次,在战后世界格局遭到空前挑战的当下,中俄实际上享有大体一致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当今世界格局是由二战结果奠定的。中俄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面对西方主流舆论对两国二战贡献的漠视,两国有共同的责任维系战后格局的稳定沿革。中国派遣解放军仪仗队参加俄胜利日阅兵,作用即在于此。

此外,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以“人权高于主权”等借口瓦解地区秩序,破坏世界稳定的背景下,中俄两国也有共同的责任与理由维系地区和平,强调法理与秩序对保障人权的基础作用。

最后,俄罗斯应当理解中国人民的历史情感,中国人也应理解俄罗斯的现实关切。

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经略远东,是沙俄在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惨败后做出的战略调整。如今,符拉迪沃斯托克不仅是俄太平洋舰队的母港,也是俄维系世界大国地位、融入亚太经济的核心依仗。但在两国综合国力差距显著,尤其是中国东北和俄远东发展程度区别明显的情况下,俄对于远东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人口的稀疏有着心底的恐惧。

但是,俄罗斯也应明白,中国铭记和纪念过去的屈辱史,不是要寻求复仇,也无意变更两国早已勘定、奠定两国友好关系的边界,而是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不使惨剧重演。

总之,中国无需争论谁才是近代史对中国伤害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只要自己足够强大,曾经的列强都可以是今天的合作伙伴。进一步说,如何看待近现代的屈辱史,也事关如何看待今天中国与邻国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应当铭记,但不应自陷伤痛而无法自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