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疫·镜云摄影展:医护人员摘下口罩的一瞬间很美

新京报

关注

原标题:疫·镜云摄影展:医护人员摘下口罩的一瞬间很美

6月29日下午,“疫·镜——国际抗疫影像纪实”云摄影展,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在北京完成了开幕仪式。

2月中旬,人民画报社的四名记者深入疫情中的武汉,参与拍摄了4万多幅医护工作者的肖像作品。看到这些珍贵的记录资料后,中国外文局和人民画报社共同策划,向世界各地的摄影工作者发出邀请,举办了这次以全球抗疫为主题的展览。

最终,展览收录了来自27个国家的一百多位摄影师的作品。中国外文局国际合作部主任姜永刚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即使在影像爆炸的信息时代中,这次影像展在汇集各方疫情信息、跨国家跨领域的意义上,依然可称为首创。”

展览将以在线方式持续6个月,呈现媒介分为移动端、电脑端和社交媒体端三种。内容包括五个单元:“突如其来,全球暴发”、“生命至上,人间大爱”、“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经济停摆,经济下挫”、“提振复苏,勇敢前行”。

浏览展览内容,从里约热内卢为医护工作者举行的大型弥撒、到墨西哥伊斯塔帕拉帕区正在消毒的工作人员、再回到中国人所熟悉的忙碌的武汉医务工作者,这些照片不仅唤起了观众身处疫情泥潭时的记忆,而且拓宽了对灾难中其它角落的想象。

以下是新京报记者与中国外文局国际合作部主任姜永刚、人民画报社总编辑李霞、展览编辑兼人民画报社采访中心主任段崴的对话:

“疫·镜——国际抗疫影像纪实”云摄影展界面。

挑选参展作品的标准是否能引发共情

新京报:为什么要举办这次展览?

姜永刚:春节疫情渐起的时候,人民画报社就在策划拍摄活动,到了武汉疫情最严重时,人民画报社的四位摄影记者逆行出征,参与拍摄了4万多名医护工作者的肖像作品。我们做这个展览,一方面是为了记录下这个时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搭建一个平台,让摄影记者们在疫情期间的努力被展示出来,通过这些影像凝聚更多的共识和力量,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李霞:直到现在,全球新冠肺炎病人数量依旧在每日上升,我们希望通过展览给所有人一个情绪的出口,用影像来承载人类共同面对灾难时的精神力量。

新京报:你们挑选参展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姜永刚:我们挑选的标准是作品是否能让人共情,是否能引发大家在面对疫情时的一些共同感受。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不同的作品来反映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产生的影响,比如对经济、社会、城市生活的影响。这些作品合在一起,最好能展现疫情发展的整体脉络和面貌。

我们还希望作品可以展现人性的光辉,让我们从中看到危难之中一个个普通个体发出的人性光辉。所以这次选择的照片,大多是展现普通人最良善的一面、人们与疾病的关系、灾难中的一些细节等等。

2020年4月4日,中国武汉。大街小巷行人伫立默哀,举城深切哀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摄影 陈建

新京报:为什么要采取云展览的形式?

姜永刚:由于疫情原因,出于避免聚众的考虑,也因为外文局原计划的许多国际交流活动不能如期举行,我们因时制宜,选择了在线上展出作品。同时,云展览可以实现跨地交流,面向全世界的普通观众。

除此以外,云展览还有很多其他的优势。首先,云展览有很强的动态性,疫情数据每天都会更新。其次,云空间是无限的,如果有新的合适的作品出现,我们可以随时往展览中添加。相较而言,线下展览更受场地约束。最后,在云展览中,多语种之间的翻译更容易实现。线下展览一般只有中英文两种语言的介绍;而在这次云展览中,我们还准备了西班牙文、韩文、意大利文等版本的说明文字,照顾到全世界的观众。

2020年4月12日,巴西里约热内卢。著名的基督像被灯光照亮。当日,里约热内卢举行大型弥撒,向巴西抗疫的医护人员致敬。

摄影 布达·门德斯(Buda Mendes)

“我被那幅新生婴儿的图片打动”

新京报:参展作品中有哪些特别触动你?

姜永刚:在展览的揭幕仪式上,我不止一次地落泪。尤其是看到有一张照片,医护人员托起刚刚出生的婴儿,窗口的光线落在两个人的身上。你会感觉到,在那样一种艰难的环境下,医护人员不仅要照顾病人,还要做新生儿的临时妈妈,这其中的温情让人感动。

2020年3月16日,中国武汉。儿童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新生儿内科护师哄着患儿,做起了临时妈妈。摄影 潘松刚

李霞:大家不是常说嘛,小孩、女人和狗,是触及人们心灵最柔软处的三要素。我被那幅新生婴儿的图片打动。通过这些作品,你会感觉到,人类一直保存着新生的希望。另外一幅打动我的是墨西哥摄影师的作品,四个盲人为了保持距离而互相搭着肩膀,走在疫情中的大街上。通过这幅照片,可以看到弱势群体在灾难中是如何互助的,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鼓励。最后你会发现,打动你的不是专业性,而是人性。

2020年4月16日,墨西哥墨西哥城。四名盲人行走在历史中心区,并请求行人们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摄影 马尔克·佩拉埃斯(Marco Peláez)

段崴: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秘鲁安第斯通讯社的一位记者,从楼顶上拍摄的空空荡荡的大街。我想起我当时拍摄武汉疫情的时候,武汉鹦鹉洲大桥上没有人、没有车,你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城市生病了。那个时候,真的是这个城市的空气都会让你心疼。但是,你又会觉得,在这些空无一人的街道中,有一种特别隐忍的存在。虽然大家会恐慌和焦虑,但同时也都在想办法面对困难。秘鲁记者的这幅照片可能就技术而言不是最好的,但是真正经历过的人,就会明白照片背后摄影师想表达的意思。

还有一种感觉叫感同身受。比如,摄影师肖艺九拍摄医护人员将病人转移至火神山医院。他们穿过的那条通道我也走过,我知道穿着防护服走过那条通道是什么感觉:身上装备的压力,呼吸困难,视野不清晰...... 它会让你想起每一张照片的得来都是很不容易的。

2020年2月4日,中国武汉。医护人员将新冠肺炎患者转运至火神山医院病房。摄影 肖艺九

新京报:中外摄影师在记录疫情时有什么共同之处?

姜永刚:在疫情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被反复提到。虽然中国和其他国家经历的疫情时间点不同,但是我们一直在彼此沟通、扶持。中国疫情刚开始时,中国外文局及所属机构收到了来自全球各地合作机构的260多条慰问;现在,中国正在为其他国家提供支援和鼓励。不管是中国还是外方的摄影师,他们都记录到了疫情下个人的牺牲和努力。在这些照片里,你不用附着任何理念和价值观,就可以体会到它传达的情绪。

“他们摘下口罩的一瞬间很美”

新京报:你作为前线摄影师,有哪些作品入选了这次展览?

段崴:我拍摄了内蒙古医疗队摘下口罩的一瞬间。因为平时工作时需要严格防护,而且医护工作者来自不同的医疗机构,他们戴着口罩时通过眼神的交流还能彼此熟悉,摘了口罩反而互相不认识了。我觉得他们摘下口罩的一瞬间很美,那真的是一种人性的光辉在闪耀。

还有一幅在火神山医院ICU病房里拍摄的作品没入选,但我印象很深刻。有一个新冠肺炎患者,一度病情非常严重,但我们去的时候,他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精神状态不错。那天查房的是空军军医大学的张西京医生,病人见到张医生就竖起了大拇指,一直在夸医生厉害,没有他们我们就不可能活下来。当有一个人从死亡线上把你拉回来,你真的和他之间会产生这种过命的关系。作为摄影师,我情不自禁地被这种情绪打动,于是就记录下了这一瞬间。

2020年3月12日,中国武汉。内蒙古第六批援鄂医疗队合影留念。他们支援的是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呼研所的抗疫工作。摄影 段崴

新京报:在疫情一线拍照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吗?

段崴:我们在医院里拍照都是盲拍。我本身近视要戴眼镜,再加上护目镜和面屏,而且一会儿护目镜里就会起雾,就几乎什么也看不见。我们拿保鲜膜把相机裹起来,尽可能地让对焦点在画面中间,然后就是靠着感觉半按快门来对焦。因为整个镜头都被缠起来了,所以也没办法调焦。我那个24-70毫米的镜头,最后就一直当成24毫米的镜头在用。

我们一次跟拍工作是4个小时左右,也就是护士一个班的时间。每次工作结束后,整个人就像出现高原反应一样,头晕恶心。而且,从污染区里出来,需要洗澡消毒,需要换掉全部的衣服,从头到尾要耗掉六七个钟头,体能消耗非常大。

李霞:我们社的另外一位摄影陈建在疫情期间也去了武汉。有一天,他在超市遇到了一个本地人很大声地给家里人打电话,说超市开了,还有很多东西之类的。这个记者一开始特别惊讶,觉得一个人逛超市都能这么兴奋是很不可思议的。后来他才反应过来,这是因为武汉人已经禁足很久、远离城市生活很久了。

2020年1月31日,中国武汉。一名佩戴口罩的男子行走在长江大桥上。摄影 无畏

新京报:对于疫情之中和疫情之后的社会,这次展览想要传递怎样的信息?

李霞:我们希望把抗击疫情的勇气和能量,传递给全世界依然还在和病毒斗争的人。虽然现在中国已经基本走出疫情的阴霾,但是这次展览依然可以对疫情之后的我们说话。当全人类处在灾难之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互爱和和平是多么宝贵。当人类无法阻止自然灾害降临的时候,我们只能尽自己的力量与之抗衡。我们希望人们在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在回顾灾难过程的时候,可以意识到好好活着是最重要的,因此要珍惜爱与和平。

新京报记者 李昀

编辑 王婧祎  校对 李立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