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手热、手凉、手出汗,这正常吗?

上海中医药大学

关注

原标题:手热、手凉、手出汗,这正常吗?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

手部问题除了麻木、疼痛,还有一系列常见症状,如有些人长期手热、出汗,经常潮潮的,还有些人长期手脚冰凉,即使是夏天依然如此。

“五心烦热”常见于阴虚潮热者

五心烦热:双侧手心、脚心发热以及心胸发热、烦躁的症状。

人的手脚心有大量的汗腺分布,当体表温度升高,排汗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汗液排出后,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能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而病理性的手脚心发热、出汗,可能是阴虚导致的。

阴虚导致的手热,表现为一阵阵的潮热、出汗,这种潮热汗出往往没有诱因,以半夜、午后、温热的环境多见。患者多舌质红(比嘴唇红)、苔少甚至没有舌苔、经常口干舌燥;有的患者可以有腰膝酸软、耳鸣、男子遗精、早泄等,还可以有齿松发脱、健忘;或见女子经少或经闭、崩漏,失眠,口咽干燥,心烦燥热,午后颧红,形体消瘦,小便黄少,大便干结等症状。

以上症状可以同时存在或是仅有几条表现,具体需要医生根据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在明确是阴虚导致的手热后,就可以辨证论治了,多使用滋阴清热的药物,如肾阴不足出现的阴虚发热用知柏地黄丸,如肝阴不足引起的肝阳上亢用丹栀逍遥丸等,肺阴不足的可以用清燥救肺汤等。

手脚寒凉,除了阳虚也可见“四逆散证”

手凉的患者多见于阳虚证,同时伴有全身怕冷或饮食生冷时大便溏薄、腹泻等症状。这类患者适量服用生姜、桂圆、红参、羊肉等温热的药物或食物,添衣加被后会明显好转,不会出现口舌生疮、便秘等热性症状。

实寒证如寒湿内阻也会引起手凉。就像冬天天气本就寒冷,如遇上阴天雾大则更冷,雾散云开则暖。这类患者的怕冷,是长年累月积聚在体内的寒湿之邪将体内的阳气阻遏在内,而体内的阳气因为饮食生冷贪凉而受损不足,无以温养躯体,舌苔表现为白腻,大便偏软烂。一旦寒湿祛除,就如同拨开云雾见太阳,手脚怕冷的症状就缓解了,予以散寒化湿药物就能解决问题。

此外,经常手凉或某一段时间感觉手凉,除了阳虚,还有一些是末梢血液循环差造成的,中医称之为“肝气郁结,四肢逆冷”,即“四逆散证”。临床上,这样的患者以女性为多见,女性中又以中等偏瘦身材为多见。这与患者皮下脂肪少,皮下毛细血管缺乏保护,容易受到环境冷热变化的刺激而过度收缩(怕冷)或扩张(手足心汗多)有关。也多见于缺乏运动的人,运动过少、血液流动缓慢,心脏流出的动脉血不能有效、迅速地抵达四肢末梢,不能缓解低温造成的四肢不温。同时,体内肝气郁结化热,出现胸胀、易怒、口舌生疮、痔疮、便秘、心烦失眠等症状。这类患者服用温热性的药物不但不能缓解手脚冷,反而助长体内肝火。治疗时,应当使用方剂如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加减)以疏肝理气通阳。

长期紧张、焦虑会导致手足多汗症

手脚因天气、运动等原因出汗是正常的,如果汗液排不出来,就会手足心灼热,继而身体烦热不安,甚至高热不退。但如果出汗太多,源源不断,又会带来其他问题。

手掌经常湿漉漉的,严重时汗水都能滴下来,影响到了工作和生活。考试时紧张,手汗将考卷弄湿;工作紧张时,出汗多以致工具握不住,打字时手把键盘弄湿;与人交流时,因手心多汗不敢与人握手。这种功能性的手脚异常多汗称“手足多汗症”。汗腺的分泌是由交感神经所控制,如果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如焦虑、紧张、兴奋、恐惧、压力、高温等,或使乙酰胆碱分泌增多,会造成手心排汗异常增加,汗液分泌过多。

还有一种病理性多汗,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如结核病、佝偻病、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及精神障碍等系统性疾病,继发手汗过多,这些需要通过医疗手段确诊治疗原发病。

手汗不是小毛病,要及时治疗

长期手汗,潮湿的局部环境会导致手部脱皮,容易受到细菌或真菌的感染,还可能导致其他手脚皮肤病的出现。手脚多汗,西药一般采用维生素B1、谷维素、安定片等。如果汗出很多,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但是,安定和抗乙酰胆碱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

有些人通过吃药不能缓解手汗多的症状或者症状十分严重,希望快速地缓解,可能就会考虑到用手术治疗。控制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经位于胸椎的第二及第三节,也就是大约位于乳头连线,再高一点的背部脊椎的两侧,只要将这两节的交感神经切断,就可以达到使手部不流汗的目的。尽管手术治疗手汗的效果显著,但手汗停止后,身体其他部位往往会代偿性出汗(手术后上半身即乳头以上的身体部位,汗出的症状几乎停止,而下半身却常常会湿漉漉的)。除了特别冷的天气外,代偿性出汗会持续存在,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还有可能更多。这是这类手术后较为严重的后遗症之一。

故临床上,建议多配合中医治疗,根据上文提到的阴阳虚实、肝郁内热、寒湿内阻等辨证治疗。预防方面,平时保持手足清洁干燥,可用5%的明矾液每日浸洗局部;穿透气性较好的宽松鞋袜,有助汗液的蒸发,避免引起脚气、皮炎等皮肤问题;调节情绪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本文选自《中医健康养生》

2020年5月刊P57-59

(枳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