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成都声音团队原创公益广播剧《逆行者》 歌颂为抗击疫情默默付出的普通人

成都市政府网站

关注

原标题:成都声音团队原创公益广播剧《逆行者》 歌颂为抗击疫情默默付出的普通人


“2020年1月28日,武汉封城第六天。四川驰援武汉的第二批医疗队,是今晚8点的班机。听随行的记者说,这是一架‘英雄送英雄’的班机,因为本架飞机的机长,正是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建……”

缓缓的声音娓娓道来,充满感染力,故事中,逆行者的身影跃然眼前,令人感佩。来自成都的声音团队、万物声学原创出品的公益广播剧《逆行者》6日在喜马拉雅、猫耳FM等平台播出以来,10个“战疫”英雄故事,感动了无数听众。“作为声音工作者,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我们的语言与声音把他们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我们也以此作品表达对‘逆行者’们的致敬与祝福。”万物声学联合创始人王冠华昨日对记者表示。

王冠华说,《逆行者》广播剧剧本创作,缘于团队大部分主创人员都曾从事新闻事业,也曾经作为记者去过一线,见证过无数泪目的瞬间与激动的时刻,“媒体人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身处非常时期,除了管好自己,团队成员也希望利用专业为抗疫做点小事。“我们花两天时间查阅了大量新闻素材与相关资料,经过筛选与分析后,决定从不同行业的平凡人入手,2月1日开始了《逆行者》广播剧的编创。”

从疫情开始至今,无数人间冷暖在祖国大地纷繁上演。其中,毅然前行着一批逆行者,他们是各行各业坚守岗位、守护城市的工作者,他们是英勇逆行,不问归途的英雄,他们也是一个个普通的儿女、父母和公民。“我们选取了10个主要人物,并在两周的编创过程中,把很多真实人物的特点与故事浓缩在了一个角色身上。其中既有奋战在一线的院长、护士、警察,也有网约车司机、居委会大爷、外卖小哥。作品本身不是为了歌颂一个人,或一个行业,而是为了歌颂每一个为抗击疫情默默付出的普通人。”王冠华透露。

记者了解到,《逆行者》由《流浪》《呐喊》《英雄》《摆渡人(上、下)》《家书》《围城邮差》《八筒》《调解员》《终点》10个“战疫”英雄故事组成。《呐喊》一集里的张定宇,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院长,他不停地接听电话,沟通病患;他吼着大嗓门,指挥600多名“战士”已经奋战了29天。而57岁的他,身患渐冻症。《摆渡人》中的成冬,是武汉志愿者司机,疫中逆行,每天奔波至少15个小时。

相较于剧本创作,录音过程也一波三折。“目前所有公共录音棚都用不了,团队成员就自己购买了麦克风、声卡和吸音海绵,把卧室改成了‘录音棚’。”王冠华介绍,设备问题解决后,录制也很费心。因为编写剧本的时候,就定了以写实为主的基调,真情实感地讲好故事。“每个故事风格不一样,例如第三集《英雄》是第一人称,激情满满。第七集《围城邮差》是乐观且有幻想加持的。第八集《八筒》又走的轻喜剧路线。录制过程中,配音员需要不断跟录音师、剪辑师远程沟通、磨合。”

但最具挑战的是剧中人物台词的录制。王冠华透露,因为真正广播剧的录制,需要实时搭戏,但现在这些工作,全部只能“云”进行,配音员隔空对话,让配音难度大了很多。配音员不得不脑洞大开,录音师不断地接收音频,修改,再接收,再修改……

“在这1个多月制作本剧的过程中,团队每一个成员都备受激励和感动。”在王冠华看来,除了《逆行者》中的人物,还有很多英雄,他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萤火汇聚成星河,大家一起努力,让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正如广播剧尾声中的一段话,“我们坚信,待到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之时,他们,会摘下口罩,以微笑回望着我们。这,是希望的闪动,这,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记者 陈蕙茹 图片由万物声学提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