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长江日报:第一个公开质疑核酸检测可靠性,张笑春说“敢言”最宝贵

新浪新闻

关注

原标题:第一个公开质疑核酸检测可靠性,张笑春说“敢言”最宝贵

视频|第一个公开质疑核酸检测可靠性的医生:“敢言”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来源: 长江日报 

2月3日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影像科教授张笑春发了条朋友圈

公开质疑用核酸检测确诊新冠肺炎的可靠性

她建议CT影像作为诊断主要依据

张笑春说

敢说真话

才是最宝贵的品质

2月14日,中南医院放射科,张笑春医生和同事讨论制订详细的CT诊断新冠肺炎方案。

半个月过去,张笑春公开发出的建议都成了现实,CT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加快床位供给、全市拉网式大排查,使得“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有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01

核酸检测假阴性,引起她的警觉

那条朋友圈,在当时就是石破天惊。

“别再迷信核酸检测了,强烈推荐CT影像作为诊断2019-nCoV肺炎的主要依据。强烈建议政府征用酒店、宾馆或学生宿舍,收纳疑似以及大部分医学观察者,强制隔离治疗!”

2月3日上午10点多,张笑春在朋友圈发出这段话,第一次将核酸检测可靠性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当时,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唯一依据,但由于核酸检测较高的“假阴性率”,大量疑似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收治。

其实,她发现这一问题的时间还要更早。

去年年底,中南医院陆续收治不少发热病人,张笑春的工作内容是看片子写报告。她发现每十个发热病人当中,就有七八个存在肺部感染,患者CT表现多种多样,有毛玻璃影,也有实变影。

一开始,湖北省仅少数几家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张笑春本来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资料。直到中南医院组织专家撰写诊疗规范,张笑春执笔影像学部分,这才接触到部分患者的核酸检测数据。她惊讶地发现,很多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和CT对不上。

1月中旬,核酸检测权下放到医院,有了更多可追踪的样本。张笑春详细统计患者做CT的情况,再逐一对照他们的核酸检测结果,佐证了自己此前的判断——核酸检测存在大量“假阴性”。

02

患者的绝望,让她“振臂一呼”

张笑春想象过挑战权威可能带来的后果,“但是父母亲,还有成百上千像他们一样的患者激发了我的勇气”。

大年初二晚上,母亲在通话中支支吾吾地说,“我有点不舒服,你问问医生我是不是神经出了问题”。张笑春说,母亲描述全身一阵阵发紧,像是寒战的表现。她急忙给医院急救中心夏剑主任打电话,夏主任听完,告诉她很可能是新冠肺炎。

第二天,张笑春安排母亲做了CT,发现双肺各有一条窄窄的实变影。父亲没有任何症状,在她的强烈建议下也查了CT,双肺感染情况更严重。然而,两位老人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得不到确诊,他们只能居家隔离。

“我父亲是怎么隔离的?他不停地从卧室走进走出,口罩一眼没看见就扯到下巴去了。我当时就说不行,咱还是得住院。”张笑春说,医生家属尚且如此,普通百姓怎么隔离,怎么防护?可想而知。

直到陪父母看病的时候,张笑春才知道床位有多紧张。所有定点医院人满为患,即便核酸阳性的确诊患者,也很难及时入院,核酸阴性的患者更是求医无门。 

这天晚上,张笑春一夜无眠。排队就诊时,病友手中的CT片和脸上的绝望刺痛了她——她一眼就看到了熟悉的病毒肺改变,患者能否确诊却未可知。“人命关天,我决定振臂一呼”。

03

问题抛出来,还要提出建议

2月初,武汉已连续征用五批发热定点医院,“两山”也在加紧建设中,但仍无法满足急速增长的住院需求。一旦采取CT作为诊断标准,病人就会进一步暴增,严重超出现有医疗资源的负荷。

她马上想到了征用酒店、学校等,改建成临时隔离点,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开辟出尽可能多的床位。这是“非典”时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可以立即复制到新冠肺炎防治。

怎样把建议传递上去?张笑春说,她没有时间做太多考虑,直接选择了微信朋友圈这个“笨办法”。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条信息迅速引发关注,许多医生朋友纷纷发声表示支持。

2月5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第五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规定将CT影像作为临床诊断标准(仅限于湖北省)。与此同时,武汉迅速建起一批“方舱医院”,用以收治确诊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

2月13日,湖北省首次以临床诊断病例作为报告数据,显示此前一天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其中包含以CT为标准的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

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张笑春如释重负,她说,重大危机跟前,不能只抛出问题,一定要提建设性意见。现在的方向是对的,相信不需要太久,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了,防控就会看到成效。

04

“敢言”最宝贵,认知需修正

张笑春爱看央视财经频道一档节目《是真的吗》,她喜欢主持人黄西的一句话,“绝不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这句话经她加工后变为,“绝不瞻前顾后,只管大胆直言”。

张笑春说,“敢言”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尤其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每犹豫一分钟,可能都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在这件事中,同事们给了她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王行环院长说,“你是我的教授,我相信你的判断,万一错了责任我背”。影像科主任徐海波也安慰她“不要背心理包袱”。

经历过“非典”之痛的张笑春,对新冠肺炎的严重性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她认为,面对一种全新的、未知的疾病,医护人员一定要保持独立的思考,不要被教科书或诊疗规范僵化头脑。

“当我们发现工作中存在某些问题,要敢于说出来,使之有机会被修正。”

张笑春坦言,在与病魔战斗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一开始可能比较肤浅,提出的观点可能有些唐突,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会逐步修正前面的认识。希望大家多宽容,少苛责,医务人员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长江融媒出品 记者:武叶 通讯员:高翔 李晗 摄影记者:胡冬冬 编辑:马梦娅 校对:王蓓

新浪热点

关注新冠病毒感染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灯火通明100 9
敢言的李文亮已经不在人世间了。这是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这样的人间惨剧如果还不能让你醒醒,那就继续吧。这个社会没有希望。
江苏
回复TA
aaronken_小a 6
很有勇气的医生
江苏常州
回复TA
反击小柠檬 5
敢言真话,是种优秀的品质。
湖北武汉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44条评论
刘强东送的外卖不到27元636万
周继红任中国游泳协会主席437万
耿爽斥美方何其粗暴何其荒唐何其悲哀374万
7楼8楼闹矛盾9楼住户躺枪被震楼3年372万
教育部增设29种本科新专业359万
吴柳芳首次披露直播跳舞原因339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