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神探夏洛克》团队的《德古拉》是最符合原著的版本

新京报

关注

原标题:《神探夏洛克》团队的《德古拉》是最符合原著的版本

爆款英剧《神探夏洛克》主创团队的新作《德古拉》刚刚上线,一共三集,总体上不算特别惊艳但至少不俗气。简单地说,这部剧讲的是,如果德古拉伯爵从维多利亚时代来到现代伦敦,他会怎样?他如何自处?面对外部压力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德古拉》剧照。

跟《神探夏洛克》类似,这是一个关于吸血鬼伯爵德古拉和吸血鬼猎人范海辛这一对亲密对手相爱相杀的故事。本剧中的范海辛和夏洛克很相似,同样聪明又嘚瑟,为了破案不要命;德古拉伯爵和莫里亚蒂教授类似,只不过在这个故事里,反派德古拉伯爵反而比正派英雄范海辛的戏份更重一些,形象也更丰富饱满。最重要的是,本剧从头到尾都没有俗气地试图去把德古拉伯爵洗白,用编剧Mark Gatiss和Steven Moffat的话说,他们塑造的德古拉是“属于自己的邪恶英雄”。

这位邪恶英雄毫无疑问是冷酷残暴的,同时他又品位一流不乏幽默感。他精于世故,有一套自己的哲学,也有自己的懦弱和诚恳;他活了几百年,始终维持着贵族的生活水准和远高于平均的智力水平,但他对于自身仍然存有重大误解——除了吸血鬼伯爵这个身份,他看上去简直像加缪笔下的人物。

《德古拉》剧照。

这个版本的《德古拉》最优秀的一点就是,完全没有把这个故事或者其中的人物庸俗化——说起来这好像不是一个高标准,其实做到的并不多,尽管吸血鬼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已经多不胜数。《暮光》系列电影里的吸血鬼主角基本上是一个自我厌恶的素食主义中产阶级,好莱坞则找来很多好看的青少年拍了一大堆吸血鬼主题的言情偶像剧。

即使是名导演也未能免俗。比如1931年上映,恐怖片鼻祖托德·布朗宁(Tod Browning)执导的《德古拉》;以及1992年上映,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执导的《惊情四百年》和本剧都改编自同一本小说——1897年出版的《德古拉》。在1931年的《德古拉》中,德古拉伯爵的形象被打造成了一个扁平化的恐怖标签,一个纯粹邪恶的超自然怪兽。而《惊情四百年》在一定程度上也把整个故事和其中的人物理想化和庸俗化了,把德古拉伯爵描绘成一个善良虔诚的情圣,而把属于吸血鬼的邪恶和兽性小心地滤掉了。

而本剧中的德古拉是唯一一个真正把贵族的优雅、知识分子对文明的理解,以及残暴兽性融于一身的男主角。而且在这个故事里,德古拉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一个吸血鬼社群,只有老对手范海辛的存在才让他免于绝对的孤独。虽然换了时空,但这个版本的德古拉伯爵是最符合原著精神的。

本剧中不同时代的德古拉和范海辛。

原著小说《德古拉》(Dracula),出版于1897年,作者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ker)出生在都柏林一个中产家庭,后来搬到伦敦给一个有名的戏剧演员当经纪人,同时也在坚持写作。他其他的作品通常都很快完成,只有这部《德古拉》花了七年时间才写完。

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一般都很单薄和脸谱化,要么就是“家庭的天使”、虔诚温顺的贞女;要么就是淫荡蛇蝎女、“阁楼上的疯女人”。而斯托克则在自己的小说里塑造了不少比男人更理智、更沉着、更有深度的女人。

这可能是因为斯托克的母亲和他的好闺密都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权运动先驱,主张女性应该有就业和参政的权利。而斯托克在自己小说的字里行间记录了当时女性所受到的无形压抑,也用笔下女性的形象反驳了维多利亚时代主流社会对女性的偏见。

斯托克笔下的德古拉伯爵不仅是一个不同以往的、优雅迷人的反派,他也是女性的解放者,他把他的“受害者”从被压抑被奴役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也由此偏离了符合传统道德的贤妻良母的“正常”形象,成为了放荡的疯女人。

鉴于原著小说产生时的社会背景不复存在,当下的普通观众也不能理解,或者即使有些了解也并不在意原著小说隐含的社会心理潜台词。于是这部电视剧的创作团队就放弃过分的野心,只是专心讲好一个故事。

这次的剧版中,直接安排了一个女性充当范海辛的角色,实践了原著作者想要体现的女性意味。她在剧中也是做着一个英雄侦探做的事情,她兴致勃勃地研究关于德古拉的一切,也肯豁出自己的性命去拯救他人。她和德古拉相爱相杀,从1897年东欧的修道院到去英国的船上,再缠斗到现代的伦敦,最后终于真正理解了德古拉,发现在他的冷酷通透老练又肆无忌惮的外表下面,仍然还是有懦弱和空虚。

原著小说作者不能宣之于口的心里话在本剧中变成了主角口中的俏皮对白。比如范海辛说,“信仰是给孩子和傻子用的安眠药”;德古拉则半开玩笑地说,他之所以害怕十字架是因为这是压迫和奴役的象征,他喝了长期被基督教奴役的农民的血,所以也被传染了他们的恐惧。轻松调侃之间,本剧的关注重点则悄然切换成了现代观众更关注的主题。比如,存在的虚无。

□NIXY汪纯(剧评人)

新京报编辑 吴龙珍 校对 危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