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庆丰建了个“包子博物馆”,全国包子加起来有500多种

新京报

关注

原标题:庆丰建了个“包子博物馆”,全国包子加起来有500多种


庆丰建了个“包子博物馆”,全国包子加起来有500多种

提起包子,咱们大家都不陌生,薄皮儿大馅儿吃的人满嘴流油,是早饭餐桌上的主角儿!

在北京,二两包子一碗炒肝儿,早饭就齐活了;在上海,则是生煎包的天下,肉馅美味多汁儿,焦黄的底座咬一口香脆;在广东,香甜的叉烧包又将人带入了另一个美食的世界……但你知道中国人有多爱吃包子吗?

 

据记载,在国内,

光是各式各样的包子就有500多种,

甚至,庆丰包子铺还为包子建了一座博物馆!

博物馆:一个包子的前世今生

 

经过近5 年的策划和设计,庆丰文化展馆终于落成并对外开放了。其实,品牌开展馆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作为国内首个包子博物馆,吃货京蜜必须得去探个究竟!

 

 

走进去,京蜜不得不感叹“不愧是个包子博物馆”,不仅能了解中华文明从刀耕火种到食不厌精的发展历程,还可以了解一个包子的“前世今生”!

据统计,在国内,被老百姓熟知的包子加起来就有500多种。

在北方,有以狗不理包子、庆丰包子为代表的京津包子,新疆烤包子、开封灌汤包;而在南方,则有小笼包、生煎包,还有四川的龙眼包子,昆明的破酥包,广东则是叉烧包。当然,用以展览的包子形状也是做得相当逼真~

 

 

包子品种这么多,但包子是怎么来的?

原来,最早的时候,老百姓将各种面食统称为“饼”,用火烤的称为“炉饼”,以水煮则称为“汤饼”,但随着人们对发酵技术的掌握,馒头和包子也开始应运而生,而关于包子的来历,则还有一段祭天的传说。

相传, 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班师回朝的途中,经过泸水,军队车马准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若要大军渡江,必须用蛮军祭江才能风平浪静。为渡江,诸葛亮让厨子以米面为皮包上牛羊肉,用“馒头”来代替蛮军“人头”做祭品祭天。

这里的“馒头”就是咱们现在说的“包子”,在古代馒头里面也包着馅料,到了宋代才出现“包子”一词。从全息投影的大屏幕里看到这个故事,京蜜也是头一次知道了包子的来历,可真是有点刺激呢~

 

“石榴嘴、荸荠肚、内提褶儿”

 

知道了大背景,第二展厅就该真正的主角——“庆丰包子”登场了!

 

其实,庆丰包子的历史也得从上世纪的一家小餐馆说起。1948年一位祖籍山东的“北漂青年”来到京城“创业”,在西单牌楼附近开了一家小餐馆,取名“万兴居”,只有几张桌椅,主要售卖米饭、炒菜。

餐馆离京城著名的戏园子——长安戏院不远,经常有演出,也是戏迷和演员常来吃饭的地儿。不过,相比炒菜,包子卖的最快。

 

 

1956年公私合营后,万兴居改为主营包子,1972年更名为“庆丰包子铺”。目前,庆丰包子已经走出了北京,在全国多个省市开了300多家门店。

 

 

展厅内还原了万兴居当年经营的场景:在西单北大街上,泥捏的小人儿推着小车卖东西,挑着担子叫卖兔儿爷,还有小二上菜,食客坐着吃包子……各种场景融合在一起,还原出老北京街景。

 

 

不过,除了历史,庆丰包子的“长相”和“包法”也是颇有讲究。庆丰包子第三代传承人常金生告诉京蜜,一个包子要24克面,22克馅儿,这样出来的包子才好吃。

 

 

当然,除了面皮和馅料的比例和重量之外,庆丰包子还讲究石榴嘴,荸荠肚,内提18-22个褶。其中,石榴嘴指包子上面的收口像石榴的嘴,荸荠肚指包子的肚子像荸荠,内提褶指包子上的褶是从内向外提的,还要保证18-22个褶儿。

据说,有些有天赋的师傅看一眼就学会了,但京蜜去试了试,师傅手把手教,还是只能勉强包住,至于内提褶儿什么的,实在是“太难了”!

 

虽然是老牌儿包子,但这个展馆也是“黑科技”满满,还能用VR来看工厂呢。戴上VR眼镜,京蜜就看到了庆丰包子铺工厂里选肉、择菜、绞肉等全部生产过程,也算是对咱们吃下去的包子放心了。

 

 

庆丰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京蜜,这家博物馆起初是针对内部员工及兄弟单位传承面点文化,目前考虑对外开放,已经开始接受40人以上的参观预约,后续还会增加与技艺传承人互动等活动。也就是说,凑够40个人就能预约参观了,还等什么呢!

 

【京蜜贴士】

庆丰文化展馆

 

地址:顺义区牛栏山镇蓝家营村庆丰培训基地院内

开放时间:40人/次以上,提前预约参观时间

预约电话:010-83225208

交通路线:建议自驾或包车前往 

 

新京报记者 张晓荣

摄影 新京报记者 余华尊

摄像 新京报记者 余华尊

编辑 李扬 校对 郭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