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最美奋斗者售货员张秉贵:小石子当糖果反复练习一抓准

新京报

关注

原标题:最美奋斗者售货员张秉贵:小石子当糖果反复练习一抓准

“一抓准”、“一口清”这是张秉贵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造出来的名词,当时作为一名普通的糖果售货员,他反复思考和磨砺出来的售货技术以及常年“热乎乎”的服务态度,把看似简单的服务工作升华为艺术,被群众喻为“燕京第九景”。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张秉贵在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9年9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北京百货大楼的张秉贵纪念馆里。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北京百货大楼的张秉贵纪念馆里,小游客参观游览,了解张秉贵的事迹。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小石子当糖果反复练习“一抓准”

人来人往的王府井大街上,北京市百货大楼门前的一座人物半身铜像经常引游客驻足,不少年轻人和国外游客或许会纳闷儿,这名胸前佩戴者“优秀售货员”的人是谁,怎会被矗立在鼎鼎有名的王府井大街?雕塑下方来自革命前辈陈云的题词 “‘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能让不少人回过神来,这是一位普通劳动者——张秉贵,生前长期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台担任售货员。

1955年9月25日,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座大型百货商场——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建成开业。当时37岁的张秉贵报名参加招工考试,虽然已经严重“超龄”,但是他最终凭借优异的个人表现,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从此,张秉贵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国营商店售货员,开始了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理想和追求。

刚工作的头几年,张秉贵在糕点组。一次,挑完点心,两位顾客等待包装时的对话“刺激”了他:“这老师傅态度挺好,就是慢了点。”从那之后,张秉贵下了班,买来一些最硬的点心,利用废旧包装纸练打包、捆扎,可不到三天,点心就包碎了。后来他又改进方法,找来瓦片或木块,锯成点心般大小,经常练到深夜。

1959年下半年,根据工作需要,张秉贵从糕点柜台调到糖果柜台。当时,北京市百货大楼可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每天早上一开门,顾客就如同潮水一般涌入,糖果柜台前经常排起长队。为了节约时间,张秉贵又找来跟糖果差不多分量的小石块,来回称重掂量,寻找手感,反复琢磨,练成称重“一抓准”技艺。

这在旁人来看不可思议,但张秉贵说,“干食品行当几十年,只要用心就能练成”。

他抄下上百种糖果的价签,自己绘制表格,列出各种糖果每斤每两的价格,苦练心算本领,再用算盘来进行检验。一会儿是“先加整后加零”,一会儿是“先加后减速算法”,一遍遍地心算,一遍遍地检验,误差越来越少,终于甩掉了算盘。售货时,张秉贵边称重边默叨数字,手里刚称完,嘴上就报出价格,即便顾客分斤分两买几种甚至一二十种糖果,也能做到一口报价。这种“一口清”的绝活,50秒钟就能接待一个顾客,赢得了不少宝贵时间,受到了广大顾客的赞誉。

张秉贵还发明了“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方法,即在接待一个顾客时,便问第二个顾客买什么,同时和第三个顾客打好招呼,做好准备。

 

 张秉贵去世后,为纪念他“一团火”精神,北京市百货大楼门前矗立起一座他的半身铜像。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工作时被喻为“燕京第九景”

张秉贵不仅技术过硬还注重仪表,坚持每周理发,每天刮胡子、换衬衣、擦皮鞋。他还注意研究顾客的不同爱好和购买动机,揣摩他们的心理。为了精通商品知识,每逢公休日张秉贵就蹬起自行车,来到工厂、医院和研究单位,学习了解糖果知识。由于熟悉顾客和商品的特点,张秉贵可以针对一些特殊的顾客推荐商品。

张秉贵在柜台后面的工作场景被首都群众喻为“燕京第九景”。

同事们形容张秉贵,“一进柜台,就像战士进入阵地”。普通售货员一般早晨精神饱满,服务态度较好;下午人疲倦了,不太爱说话,也懒得动弹,对顾客就容易冷漠。张秉贵却不然,从清晨开门接待第一个顾客,到晚上送走最后一个顾客,自始至终都能春风满面,笑容可掬。他到了退休年龄,体力明显不济时,一上柜台还是表现得生龙活虎。到了下班后,他却往往步履蹒跚。同事们说他是“上班三步并作一步走,下班一步变成三步迈”。

为了欣赏这“奇景”,热情的顾客们曾将百货大楼的玻璃柜台挤碎。

 

张秉贵在柜台后为群众服务。资料图

30多年接待顾客400万人次

 

30多年里,张秉贵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

张秉贵常说:“售货员要用一团火来温暖顾客,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家后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这才算我们对革命事业的一点贡献。”

1978年作家冰心受邀采访张秉贵后写了一篇报告文学《颂“一团火”》在《人民文学》1978年第八期上发表。其中提到,她的儿女们曾回忆张秉贵,“您知道这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张秉贵同志,就是我们小时候常对您讲的那位张师傅呵!那时我们去买的只是5分钱的糖果、3分钱的冰棍,可是张师傅对我们可亲啦。”

精湛的技艺和热情的服务,使得张秉贵成为“新中国第一店”闪亮的金字招牌,也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他相继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特级售货员”、全国劳动模范等多个荣誉称号。

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售货员开始注重钻研业务技术了。

从1982年开始,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张秉贵,经过一年多的写作,将自己的柜台服务经验编写成《张秉贵柜台服务艺术》一书,约5万字,阐述了柜台服务工作的一些基本规律。此外他还到各单位表演、讲课,听众达十多万人次,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次,他应邀在外地介绍经验,会后大家希望他作一次售糖“一抓准”的示范表演。那时他已经65岁,又处在陌生的场地和环境,糖果的规格和北京也不一样,“一抓准”还能不能成功呢?张秉贵明知有困难,但想到要推动青年们练基本功,还是愉快地答应了。“5两”“4两”“2两”……张秉贵每次都是一抓准。

1987年,张秉贵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69岁。次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在大门广场处为其竖立半身铜像,陈云同志亲笔为其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如今,在位于百货大楼一层的张秉贵纪念馆,仍有不少游客慕名参观,在一图一物间,感受这位平凡的售货员不平凡的一生。

校对 柳宝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