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壮丽70年 奋进新时代】青海,乡村振兴正当时

青海发布

关注

原标题:【壮丽70年 奋进新时代】青海,乡村振兴正当时

“没想到老了老了,还上了个大学。”

看到吕六月姐时,56岁的她正在盘绣园和几个老姐妹一起飞针走线。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暖暖地洒下来,将她们的笑容映衬得格外灿烂。

吕六月姐家住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虽说从小就对盘绣这门手艺十分熟悉,但吃上这手艺饭却也是这一两年才发生的转变。作为盘绣园里的专业绣娘,吕六月姐她们都是经过技术培训后持证上岗。

“每个月差不多都能领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赚钱带孙子两不误,我觉得美得很!”

巧手绣出幸福路,盘绣助农奔小康。

班彦村的发展轨迹,正是我省努力践行具有中国特色青海特点的乡村振兴道路的生动注脚。72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幅生产强产业美、生态优环境美、生活好家园美的乡村振兴愿景蓝图正在徐徐绘制。

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全景。兴海组 摄

海东市互助县班彦村的妇女们正在盘绣园加工产品。咸文静 摄

祁连山国际生态牧场的白牦牛。丁玉梅 摄 

在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孔家村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经营者段显贞正在介绍纯手工布鞋。咸文静 摄

生产强产业美

最近几天,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子科滩镇泉曲村的包村干部鲍寿章和村委会主任欧阳永泰正忙着向镇上汇报村里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

作为一个有着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小村子,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受到观念、资金等多方条件制约,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泉曲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

“在被确定为县级试点村之后,我们觉得应该把握机遇,从旅游入手,实现泉曲村的乡村振兴。”拿出村庄规划建议书,欧阳永泰告诉记者,在村干部带领村民代表多次到卡阳、边麻沟等地进行观摩交流后,如今村民们发展旅游产业的愿望格外迫切。

一业兴,百业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和基础。

一年多来,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田园风光、秀美乡村成为经济发展的底色。

这是主动求变的发展之路——

在海南,特色旅游成为贵德县尕让乡二连村继特色种植产业之后又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子。通过探索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利用独有的黄河浅滩湿地资源,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采摘、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这是稳步推进的脱贫之路——

在海东,按照产业规划,平安区三合镇寺台村通过大规模种植土豆带动贫困户脱贫。去年一年,村干部从种子、化肥、科技、销售全程跟踪服务,通过出售储存的320吨洋芋种子,全村直接增收38万元,村民们的收入大幅增加。

这是快速发展的转型之路——

在黄南,扎玛当小流域由于自然条件差、种植业结构单一、土地利用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当地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2018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500元左右。今年,通过开展综合治理项目,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区域优势,将这里打造成以踏青、赏花、采摘、养殖为一体的千亩生态水果采摘观光园。

不难发现,只有乡村经济发展了,才能富裕农民,繁荣乡村;也只有乡村产业兴旺,才能吸引更多外来资源和人才,集聚人气和财气。

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是生态大县、产品小县。在县委书记尼玛才仁看来,称多走乡村振兴发展之路,需要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底色,精准定位“生态+”产业功能,促进生态更加良好,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生态+畜牧业,以‘粮改饲、饲补畜,农支牧,牧馈农’为总体思路,稳步推进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业,深度挖掘生态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逐步实现以畜牧业发展为支撑、以文化旅游业发展为动力,辐射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正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转换农业发展新动能、以农村产业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时代已经来临。

生态优环境美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一股年代感扑面而来。望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很难想象,几年前这个镇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

包括12个行政村、一个社区的柯鲁柯镇是德令哈市第一大镇。2015年,德令哈市投资近1.5亿元开始实施柯鲁柯农垦文化风情小镇建设,对具有年代建筑风格的农场礼堂、办公总部旧址等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修复。

“近年来,德令哈市以农垦文化特色街为中心,先后对镇区及周边农村实施了农牧民危旧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景点打造等重点建设项目,一批产业特色村、生态旅游村因此走上了致富路。”柯鲁柯镇镇长李岁刚介绍道。

推进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一年多来,我们巩固已建的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和共享美丽乡村转变,推进农牧民危旧房改造;

一年多来,我们保护传统村落,打造民族特色村寨,保留乡村风貌,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村、休闲旅游村、民族风情村、特色产业村,提升村庄品位和档次;

一年多来,我们进行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以农牧区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资源,强化举措,稳步推进农牧区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实施农牧区“厕所革命”攻坚行动计划;

……

金秋时节,漫步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康杨镇城上村,干净平坦的道路,整洁利索的农家小院,广场上几个孩子们正在玩耍,一旁,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围坐一起闲话家常……好一幅和谐的乡村美景图!

扎扎实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村民的幸福感提升效果是最显著、最直接的。作为城上村的一名公益性岗位管理员,村民马二沙每个月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村里的林地管护、垃圾清扫等。“现在我们村里也和城里一样干净,垃圾都处理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上了鲜花,村子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

生活好家园美

兴海县河卡镇红旗村是一个半农半牧村。5年前,通过实施“高原美丽乡村”项目,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但和其他村子一样,村民也有着在红白喜事中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后来,随着村上“红白事会”的成立,所有村民操办“红白事”都要向村委会报备。

“不只是红旗村,各村(社区)设立‘乡风文明榜’,公开上榜表彰先进、曝光陋习;设立‘乡风文明理事组’,负责开展乡风文明评议、红白事料理、禁黄禁毒禁赌及乡风文明建设日常工作;成立‘乡风文明监事组’,负责监督建设文明乡风、创建文明村镇、推动移风易俗等情况。并且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寺规僧约,每年动态修订完善约定内容,确保各项规定落地见效。”海南州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才航仁增告诉记者。

众所周知,精神文明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想要引导农牧民树立科学、文明、环保的新生活观,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家中摆宴酒席总数不超过15桌,每桌酒席成本控制在500元以内,提倡荤素搭配、以素为主,杜绝浪费;

在红白喜事中,邻居随礼原则上不超过50元,族亲(亲属)原则上不超过200元;

……

不久前,为有效遏制和改善一些不良习俗,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印发《大通县关于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行动的实施意见(试行)》,就开展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行动“定规矩、立标尺”。这样一来,村民的心情舒畅了,文明和谐的风气也与日俱增。

放眼全省,通过建文化礼堂、办道德讲堂,农民的精气神提起来了,群众的精神家园丰富了。而作为传统文化繁衍生息之地的农村牧区,随着村民们的传承发展与保护,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具有生命力。

乌兰县柯柯镇托海村是个移民搬迁村。三十年前,村民从湟中县整体迁移至此,秦腔也随之在这里扎了根。

“刚来到这里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村里的10多位老人就成立了秦腔团。每天晚上,老人们聚在一起,扯开嗓子就是一阵吼。”秦腔团负责人徐立鹏说,最近几年,托海村秦腔团的名气越来越响,参加的活动也越来越多,秦腔传承基地更是被评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都说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跟托海村一样,越来越多的村子,在让村民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丰内涵,提升乡村文明软实力。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乡村蔚然成风,而农村也渐渐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咸文静)

着力构建乡村产业品牌

藏盖村的大葱,鱼山村的蒜苗……最近几年,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新街回族乡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构建乡村产业品牌,大力振兴乡村经济,在当地脱颖而出。但即便如此,新街也有着“成长的烦恼”:对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深度开发不足,品牌附加值少;品牌意识薄弱,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品牌知名度不高,没有形成品牌营销推广体系。换句再通俗不过的话来讲:酒香也怕巷子深。

其实,在青海,跟新街回族乡一样,很多乡村并不缺少优质农产品,但往往有品质无品牌或产品的品牌价值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只能从有限的生产环节收益。从这个层面来看,构建乡村产业品牌体系,是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经济要想取得快速发展的关键一环。

构建乡村产业品牌,要抓好产业选择和培育。草根性是农村内生型特色产业的最大特点。各地应该因地制宜选择产业,突出产品个性化,彰显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地域特色,着力在“优、绿、特、强、新、实”六个字上做文章,形成产业竞争力。

构建乡村产业品牌,要抓好品牌建设。品牌建设重点在于品牌认知与认同。对于一些确有优势产品的地区,应该通过结合当地文化与产品特色,挖掘品牌自身内涵,设计具有当地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农产品品牌符号,塑造鲜明的品牌个性。就拿新街回族乡麻吾村加工馍馍来说,“麻吾农家油馍馍”这个品牌不仅打响了村子的招牌,也彰显了当地的特色。

构建乡村产业品牌,要建设多样化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正如新街回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马林圃所期待地那样,如果借助企业的平台,那么新街回族乡各村的特色产品将拥有更加广阔的销售平台。在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完全可以利用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等方式,促进品牌农产品的传播和销售。此外,也要抓住几大电商物流企业下乡布局和冷链物流技术日臻完善的契机,借力微商、微店等现代新型营销业态,线上线下并重,拓宽相关产品销路。(咸文静)

从“是非沟”到最美乡村

8月23日,我们走进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州县东川镇寺尔沟村。两座耸立的山峰,像是两面天然的屏障一样,守护着村子的安宁与祥和。山上那茂密的森林,更是让这个村子多了一份清幽和静谧。

村口一条宽阔的硬化路,蜿蜒地通向深处,两旁是排排坐落的屋舍,庭院门口的花开得正好。往前走,一条小溪用木质围栏围了起来,村级服务中心就坐落于此,休闲广场上孩子们的嬉闹声不断,拍打着篮球争相投篮……“来来来,快进来!”寺尔沟村党支部书记孔庆银热情地招呼道。

说起村里的乡风文明,孔庆银呷了一口茶,不紧不慢地说道,寺尔沟以前的风气非常不好,喝酒的人非常多,导致打架闹事的人就多,不少群众经常性的上访,还有群众思想落后爱说闲话,因此寺尔沟被其他村的人戏称为“是非沟”。

因为风气不好,寺尔沟的美景也成了众人眼中的穷山恶水。究其主要原因,孔庆银觉得是当时村里基础设施非常差造成的。2014年以前,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土路下起雨来都没法走,冬天因为路不好煤车都不愿意进村,也没有自来水,生活条件非常差。

2014年,寺尔沟村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又把村里的主干道修成了水泥路,还通上了自来水。2017年通过“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不少危房旧房被推翻,修上了红砖瓦房,硬化路也一并修好,原来的休闲广场扩大了,现在村里有三个休闲广场。

基础设施焕然一新,上访闹事的人少了,大家一心开始搞发展。2016年,靠着村里的公共草场,寺尔沟村的5名致富带头人,成立了牛羊规模化专业合作社,村里群众可以入股,村集体有了收入,村民也多了一个增收渠道。

为了改善民风,今年3月份,寺尔沟村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对群众认可的不成文的公序良俗进行完善提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丧嫁娶事宜标准、牛羊夏季定期去草场等做了明确规定,不管大事小事皆有章可循。

村规民约为寺尔沟村的群众树立了道德风向标,在群众中进一步树立“能做什么、不做什么”的自律意识。“为严格村规民约的执行力度,我们还配套出台了《寺尔沟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办法》,通过正向激励措施,推动积分成果转化。”说着孔庆银从办公桌上拿过一本《寺尔沟村移风易俗农户积分管理明细册》,给记者介绍起来。

翻开册子,每一页除了家庭住户的基本信息,其余项目对违反村规民约第几条,要扣除多少分,都作了详细说明。并且村两委建立了“红黑榜”,积分低于80分会上“黑榜”,会影响当年的优待奖扶,积分高于100分,会进入“红榜”,如果高于160分,到年底会得到公开表彰奖励。

有了“红黑榜”的积分管理,寺尔沟村的群众践行村规民约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寺尔沟村乡风文明的建设。2017年,寺尔沟被评为海北州“最美乡村”,“是非沟”蜕变成为最美乡村。

万民乡风,旦暮利之。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面子”美,又要“里子”实。作为乡村振兴的魂,乡风文明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我们要以良好的乡风,全面提升农牧区群众的素质,进一步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丁玉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