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香港工联会长:一些青年受蛊惑 违背"狮子山精神"

环球网

关注

原标题:我们做这报道,是想证明,香港很多人没有忘记“狮子山精神”

香港人说,“狮子山精神”是认真工作、努力打拼,是迎接挑战、逆境自强,是开拓进取、灵活应变。

香港地标之一是高495米的狮子山。“香港精神”常有另外一个指代——“狮子山精神”。香港人说,“狮子山精神”是认真工作、努力打拼,是迎接挑战、逆境自强,是开拓进取、灵活应变。然而,从2014年非法“占中”开始,狮子山这座香港人的精神高地,就常被一些激进示威者利用。21日早8时许,香港警方接获报案,位于九龙的狮子山上挂有一幅约2米乘25米的横幅,上面写有煽动性标语,随后消防人员到场拆除。然而,真正的“狮子山精神”没有被香港人忘记。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专门登上狮子山,并采访各行各业的香港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对香港年轻一代的担忧,希望香港人能“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

香港经济腾飞离不开草根阶层的拼搏

大自然鬼斧神工,1.4亿年前的地质运动将地处香港的这座花岗岩山丘塑造成蹲伏雄狮的模样。狮子山的“狮子”头面向九龙西边,狮身连尾巴完整地伏在山上。狮子山端坐于香港九龙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围之间,在九龙、新界甚至港岛很多地方都可看到它。狮子山见证了香港的变迁、目睹了香港的经济腾飞。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制作的系列电视剧《狮子山下》讲述了香港几代人为生活打拼的故事,其同名主题曲歌词“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人生不免崎岖,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让香港人产生共鸣。

几十年间,狮子山成为香港人奋斗精神的象征。2002年,时任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的梁锦松在他任内首份财政预算案中,就摘录这首歌的歌词。梁锦松曾深情回顾说:“2002年经济低迷时,人心就有点郁闷,《狮子山下》中有乐观的精神,大家要团结——‘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这是歌词的一部分,我认为到现在都非常适合香港,因为毕竟只有团结才可以往前。”

同年11月19日,时任总理朱镕基在出席香港特区政府举行的欢迎晚宴时,谈到“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谈到“竭尽全力,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和手段,维护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并在最后引用《狮子山下》的歌词勉励大家:“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理想一起去追……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如今的狮子山是特区的一座郊野公园,虽然地处喧闹的九龙半岛,但由于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来到这里时正值工作日的下午,前来爬山的人不多,这里反而成了清幽之地。山脚下的公园内有规制统一的砖砌烧烤炉,市民常自带肉食和冰啤酒,在树荫下品尝自制美味,吃饱喝足后再“行山(爬山)”锻炼。实际上,狮子山虽然名声在外,但特区政府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重点推介的旅游景点。跟外地游客必去的太平山、维多利亚港相比,狮子山更多作为本地市民休憩的场所,很多外地游客甚至常常错把太平山的景色当成狮子山。有香港市民说:“这样也好,香港本来就人多地窄,如果大批游客涌进来,这里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安静了。”

在一座烧烤台旁,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坐下来与食客闲谈。正在烧烤的大叔显然对上午有人在山顶挂政治横幅十分反感,他表示:“那是极少数人做的,现在山路很难走,想爬上顶更难。那些人一看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确实如此,虽然山并不高,但当记者沿狭窄阶梯而上时,发现一些路已被倒伏的树木阻断。

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香港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分别点评了狮子山和太平山的气质,他说:“为什么电视剧和歌词不写成‘太平山下’?因为港英时期,港岛的太平山是‘蓝血人’(贵族)的代表,而内地过来的新移民则聚集在新界和九龙北部,狮子山周边有很多公屋和平房,所以狮子山最能代表广大香港平民的奋斗。”

何君尧是客家人,出生在新界屯门良田村,网上有传言说他家是屯门望族,在被记者问到时,他笑笑说,“自己祖上世代务农,家境只能算一般般”。在何君尧编写的回忆录《良田简录》中,他专门回忆了小时候吃大锅煮的番薯和粟米的滋味,并感慨现在“总也吃不到当年的味道”。据他介绍,从他的叔父出类拔萃地成为全村唯一一名律师开始,他这样的后辈纷纷以此为榜样,才逐渐实现阶层的提升。而这种提升恰恰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与香港经济的起飞几乎同步。

老一代当年加班加点奋斗,

现在年轻人结婚还靠父母

电视剧《狮子山下》热播的上世纪70年代,也是香港由转口贸易港向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转型的阶段。很多香港人那个时期为改善生活,整日忙碌。有不少上了年纪的香港老人,都会讲起当年加班加点做塑料花的日子。狮子山郊野公园里的烧烤大叔心中做着对比,他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香港是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富的,我们这一辈人吃过苦,但年轻人觉得本来就该要什么有什么。另外,香港的出生率很低,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家长也舍不得让他们去努力,很多人结婚了还要靠父母养着。”

烧烤大叔所指的部分香港青年群体,在现实中有一个新名词:“废青”。在香港连日来的暴乱中,一些年轻人甚至以此为荣,在社交媒体上标榜自己的“废”,以此为暴力行为找借口。近日网络流传一张“废青”的卡通肖像画,总结了十大特点,其中包括:“想起第二天要返工上学就想死”“手机不离手,WhatsApp秒回”“房间乱到爆”等。在香港示威者的聚集网络平台“连登”上,搜索“废青”二字,“整日只想打游戏和睡觉”“失业废青集中区”等帖子随处可见。自嘲口气似乎是逃避现实和掩饰尴尬的最后努力。

“他们挂出来那些口号,感觉自己很‘伟大’,但其实完全脱离实际。大家都听过‘狮子山精神’,但它到底是什么样?你要亲自来过才知道,而不是听人说。现在很多香港年轻人的差距就在这。”烧烤大叔的话颇有哲理。一些港媒将“狮子山精神”的丢失以及“废青”文化的产生归结于贫富差距过大,但何君尧对此并不认同,他强调说:“贫富差距在全世界都有,鼓吹这种论调就是在挑动社会矛盾。”

老一代香港人提到“狮子山精神”,多少会怀旧。但现在有一部分反对派及香港年轻人也拿“狮子山精神”说事,总是说“以前港英时代如何如何”。曾参演过《狮子山下》的香港知名演员吴启华近日表示:“最近香港发生的事,真的让人担心又痛心!只希望暴乱尽快平息,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他还提到,香港被外国人霸占了那么多年,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在回归之前,总觉得自己是个二等公民。

部分香港青年的做法

完全违背“狮子山精神”

当一些香港年轻的示威者在叫嚣着要“改变香港”,将黑色横幅悬挂在最能代表香港精神的狮子山上时,为这座城市打拼的中年人仍然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常说:“也许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狮子山精神’,没有做到‘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

48岁的巴士司机黎兆聪16岁就出来打工,做过运输工人、项目工人等不同的工作,现在已经在客运行业干了19年。他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上早班时,他每天凌晨3时起来,4时出车,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看到现在香港的形势,黎兆聪觉得非常难过,他说:“香港人努力工作,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才成就了香港‘亚洲四小龙’的地位。现在年轻人一直在埋怨,发起这种不合作运动,我感到很悲哀。”

在黎兆聪看来,香港人骨子里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但同时,真正的香港人也是非常谦卑和努力的。他的父亲已70多岁,是他们这一代的默默耕耘和付出才把香港打造成一个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看到今天的年轻人并没有珍惜父辈辛苦打拼的成果,黎兆聪内心很着急,他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真希望大家停一停想一想,香港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还这里一片安宁。我希望‘狮子山精神’可以得以传承。”

从事餐饮业服务的谢燕丽年轻时打两份工,对“狮子山精神”深有感触。而眼下,一些年轻人却“计较付出得太多”。谢燕丽很直接地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现在的香港局势对自身的影响之大:“以前经常忙得不可开交,饭点时间我们店顾客甚至得排队才能进,当时一个午饭时间的营业额就能超过现在一天的营业额,(游行示威)前我平时一周可能休息一天左右,现在一周可以休息两三天。由于我很明确地反对现在的这些暴力游行示威,我的家人也很担心我的安全问题。”她还表示,现在很多餐厅生意不好,就进行人手调整,导致一些饮食业的人员离开,失业率上升。

在今年6月14日的香港立法会财委会会议上,有反对派议员将处理拨款的会议时间都花在指骂政府处理“逃犯条例”的手法上,并扬言“未解决争议前不应举行财委会会议”,最后会议因议员不能理性讨论问题而中止。香港立法会财委会主席陈健波痛斥这种做法就是“搞乱香港”。据了解,陈健波年轻时的生活环境非常艰苦,他曾表示相信他的经历“就是香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的集体经历”。他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政府当然会为青年人提供更好的环境,但我想说,在艰难的环境下,青年人自己更要缔造及把握机会,善用自己的时间及精力,为自己及香港拼搏。事实上,香港有很多青年人成功创业,或在各方面都有成就。如在运动方面,也有很多精英运动员为香港夺得不少国际性奖项,让港人感到自豪。”

谈到“狮子山精神”被一些香港年轻人淡忘或误读,香港工联会会长吴秋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香港的通识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对国家、对特区政府的敌意,是跟教育有关的。一些参与游行示威的青年受到蛊惑,有的还出现暴力行为。他认为,这些做法完全违背了“狮子山精神”所强调的“同舟共济、守望相助、艰苦奋斗”。相对他们的父辈艰苦创业,这些青年人现在就是在破坏,他们所说的“为了将来,为了下一代”很虚伪。吴秋北希望能有更多的香港年轻人去传承“狮子山精神”。

戳视频,了解什么是香港人的“狮子山精神”↓

废青不懂,这才是真正的“狮子山精神”。

(视频制作:环球时报英文版/杨若愚 赵隽)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赴香港特派记者 范凌志 陈青青 卢文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