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既欠吃苦耐劳又缺一技之长,农村留守儿童等庞大“新流动人群”怎么办?

上观新闻

关注

原标题:既欠吃苦耐劳又缺一技之长,农村留守儿童等庞大“新流动人群”怎么办?


摘要:中国治理该做何抉择,如何应对大变革、大碰撞、大综合的复杂格局下的各类突出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消弭社会治理中的不协调关系,事关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应该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去大胆探索。

中国社会治理中出现新的社会流动问题,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代表的庞大新流动人群,或成为中国治理中即将面临的最大考验与挑战。这是近日发布的《贵州蓝皮书: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9)》提出的观点。

蓝皮书认为,与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相比,这些未成年人有很大不同,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既欠缺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又欠缺一技之长的技能储备,只因父母在城市务工,就愿意选择初中毕业后进城去与父母一起生活。这是当下农村很多“留守儿童”最强烈的心理诉求。从城市治理角度看,一旦这些未成年人群大量涌入城市,在既无职业化准备又无精准政策预案的情境下,必将给未来的城市治理乃至中国治理带来冲击与风险。

此外,中国治理还面临或即将遭遇另外三个新挑战。

——中国治理重心转移到城镇后的挑战。中国多年前已经制定了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3个1亿”目标,伴随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加速推进,这个目标正在有序落实。去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未来将累计增加3亿人,城镇化率会提高到60%以上。城乡人口分布的巨大变化,意味着中国治理的重心将发生较大调整,以顺应新形势、新阶段的人口发展之需。

——政策性移民带来系列问题的挑战。以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为主的政策性迁移,成为我国脱贫攻坚中的一大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很多地方,庞大规模的政策性移民工程与相关地方的政策设计与发展规划存在衔接问题,移民工程似乎像是一场“独角戏”,移民人口的主体性仍然脆弱。区域高度聚集的同质性移民安置工程,在地方发展中未能自觉将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等列入明确的政策规划。在政府部门尚无成功应对经验、又欠精准政策设计的情况下,面对经受后续生计断裂与重构的移民人口,极有可能遭遇移民们带来的巨大挑战与治理风险。

——中国治理中的主体性构建的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然而,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方面总体上仍不够“给力”,表现在:社会组织力量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角色仍十分渺小;在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划设计中,仍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尴尬阶段;社会组织力量的主体性构建工作仍难以摆脱传统体制机制的刚性制约,因而难以培育出独立的、有影响力的社会型治理力量。

蓝皮书称,中国治理该做何抉择,如何应对大变革、大碰撞、大综合的复杂格局下的各类突出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消弭社会治理中的不协调关系,事关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应该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去大胆探索。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