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3是个什么快递?可携带10枚分导核弹头
原标题:巨浪-3是个什么快递?可携带10枚分导核弹头,最远射程12000公里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它是中国海军弥补差距短板
强化二次核打击能力和加强海基核威慑的关键部分
6月2日凌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多地网友均发现,天空中出现“发光不明飞行物”,“一颗如彗星般的明亮物体,拖着长长的尾巴在空中疾飞而过”。
就在外界对这种神秘天象猜测纷纷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官方账号@东风快递于6月3日夜间发布一张“东风-21”弹道导弹夜间起竖的照片,并配以文案:“你们相信这世上有UFO吗?晚安,小‘火’伴~”。
随后,中国海军官方账号@人民海军 也发布了一张导弹从海上发射的图片,并@东风快递 称:“#海语海言# 你也相信UFO吗?@东风快递 晚安,小海粉。”
这一轮俏皮的“官方发声”下来,一次导弹发射而非UFO的事实已经确定。接下来的问题是,发射的究竟是什么型号的导弹?
真的是巨浪-3?
英国简氏防务网站明确指出,中国出现的所谓“UFO”,其实是解放军新一代潜射弹道导弹“巨浪-3”试射时划过天空的景象。
也有国内媒体分析认为,这个发光物的移动没有传统导弹那么快,而且呈现出高空机动的姿态,这与中国此前试验的高超音速武器十分相像。由此可以判断:是从渤海湾水下核潜艇如094B或者096上进行了新型潜射战略导弹的试验,并且试验的是搭载高超音速武器弹头的新型巨浪-2B或者是巨浪-3导弹。
除了神秘天象和军方官微的俏皮发声,上述判断的另一个事实依据是此前辽宁海事局曾发布的禁航通告。该通告称,“在渤海及渤海海峡,6月2日0230时至1200时, 在
1。 38°48′00″N 120°11′42″E
2。 38°48′00″N 121°01′54″E
3。 38°14′48″N 121°17′36″E
4。 38°14′48″N 120°27′12″E
等诸点连线范围内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
通常对于这类导弹试验,中国官方很少正面予以回应。从目前有限的公开信息来看,对于究竟是从海上还是从陆上发射,尚不足以得出结论。如果是从海上发射的,则很可能是巨浪-3的发射;至于飞行高度和弹道轨迹,如果是高超音速的或搭载非正常载荷的导弹发射,则很容易解释。
2018年11月24日,巨浪-3曾进行了首次发射,但没有出现像这次一样的天象。外界当时推测,第一次飞行测试的目的在于验证系统从潜艇发射管的冷发射,可能并未做全射程的试验。无论此次是否是如外界多数所猜测的巨浪-3的发射试验,这款新型潜射战略导弹已经成为热门防务话题。
中国官方并没有公布有关巨浪-3的具体信息。据分析,这枚导弹可携带10枚左右的分导核弹头,最远射程达12000公里,足以从中国海岸威慑美国大部分地区的目标。此外,巨浪-3是北京东风-41 (DF-41)弹道导弹的改进型,新式巨浪-3型导弹的命中精度已经和美制“三叉戟D5”型潜射战略导弹不相上下。
海基核威慑的全球格局
在海、陆、空基三位一体核威慑之中,海基战略核力量由于其超强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是二次核打击的支柱,也具有最强的核威慑效果。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综合复杂的现代侦察预警手段和强大防空力量的作用下,陆基和空基投射系统的脆弱性大幅上升,海基核武器逐渐成为维系二次核打击的最有效路径。即便是 “三位一体”最为均衡的美国,海基核力量的重要性也要大大高于陆基和空基核武器。
按照美国2018年的核态势评估报告,美国当前的海基核威慑主要由“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担纲。“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一共有18艘在役,其中14艘搭载“三叉戟”弹道导弹,4艘经改装后搭载常规巡航导弹成为攻击型核潜艇。其水下排水量1.8万吨,水下航速超过20节,潜深240米,装备了4具533毫米鱼雷管以及24具“三叉戟”2型弹道导弹垂直发射筒,每枚“三叉戟”导弹可携带8枚分导核弹头,总数达192枚。虽然美军同时装备了400枚左右的民兵-3型陆基洲际导弹,但由于它是单一弹头,威慑效果显然不如海基核力量。
美国海军从21世纪初开始就着手研究战略核潜艇的换代项目(ORP),也被称为“SSBN-(X)”项目,旨在为美国海军研制12艘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即“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以取代现役的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计划于2031年服役并开始作战值班的“哥伦比亚”级核潜艇反应堆终身不需要换料,较“俄亥俄”级的动力也更为充沛,还可以灵活搭载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高超音速武器和UUV等模块。
俄罗斯的海基核打击力量,则主要依靠9艘“德尔塔”级Ⅲ/Ⅳ型战略核潜艇支撑。该级艇水下排水量1.8万吨,水下航速24节,装备16具弹道导弹垂直发射管和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此外,俄罗斯于1996年启动“北风之神”新一代战略核潜艇的研制,2013年,首艇服役,目前已服役了至少4艘,还有4艘在建造之中。曾经于上世纪80年代末显赫一时的“台风”级核潜艇,则已几乎全部退役。
英法这两个欧洲大国在核力量的建设上称得上是孤注一掷,完全依赖海基战略核武器。冷战结束后,受经济等因素影响,两国逐渐削减了核武库的规模。目前,英国已放弃了陆基、空基核打击能力,仅保留了海基核打击能力。法国也拆除了陆基核武器,勉强维持了海基和空基“二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
美俄英法这四个核国家都十分重视战略核潜艇的战备值班,即保证任何时间都有战略核潜艇带弹在大洋深处活动且能随时执行核打击任务。美军要求在任何一个时间,都有至少4艘战略核潜艇游弋在大洋深处,接到打击命令后,要能立即将装载的核导弹射向预定的目标。英法在数量上无法与美俄相比,但也努力维持着至少一艘战略核潜艇时刻保持着战备状态。
战略核潜艇的动向属于高度机密,即便是盟国之间也几乎不分享数据,核潜艇在任务期间也极少收发信息。2009年2月,英国“前卫”号弹道导弹核潜艇与法国的“凯旋”号核潜艇在大西洋发生相撞,当时两艘潜艇均在水下航行,各自执行着任务,完全不知对方的存在。
中国海基核力量发展之路
中国海基核力量起步较早,但相较于美俄英法四国,则长期处于落后追赶状态,在核潜艇性能和潜射洲际导弹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
1970年,中国开工建造092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但因为“文革”和经费紧张等原因,该艇直至1983年才服役,且长期处于“有艇无弹”的窘境。1991年服役定型的巨浪-1,虽然解决了中国潜射战略导弹的有无问题,但是性能不佳,特别是射程太近。其标准射程仅有1800公里,改进型巨浪-1A的射程也不过2300公里。092型和巨浪-1的组合仅仅是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其战术与技术指标相对较低,比如潜艇的噪声较大、自动化程度偏低、潜射导弹射程较近,并不具备战略威慑能力。
094型核潜艇和巨浪-2型是中国海基核力量的第二代。094型核潜艇约于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立项,首艇于1999年开始建造,2002年至2003年间下水,2004年7月完工。巨浪-2导弹计划的进展则过于缓慢,自1975年开始验证,1986年开始预研,1990年开始正式研制,1999年正式立项,2011年7月才完成定型。和092一样,094型核潜艇也有一段时间处于“有艇无弹”的情形。
据分析,可携带12枚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的解放军094型战略核潜艇可能于2014年首次进行战备巡逻。按照美国2019年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国共建造了6艘晋级(094)弹道导弹核潜艇,其中4艘在役,两艘在葫芦岛码头舾装。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搭载巨浪-2型导弹,构成了中国首次可信的海基核威慑。
不过,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与世界同类平台还有很大差距,综合性能不仅不如美俄新一代,也比不上法国“凯旋”级战略核潜艇和英国“前卫”级战略核潜艇。巨浪-2导弹即使是单弹头的饱和射程也只达到8000公里。
巨浪-3项目的快速推进,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迅速加强海基核威慑的可能性。据推测,中国096型核潜艇将于2020年前后服役,此次中国的艇弹进度较为协调,有望快速形成战斗力,进入战备值班。
在中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一流军队的背景下,中国海军弥补差距短板、强化二次核打击能力和加强海基核威慑,完全是题中应有之义。而巨浪-3项目,正是这一进程中的关键部分。
(作者胡波系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