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高考报名人数再破千万:绝大多数将接受职业教育

澎湃新闻

关注

原标题:高考报名人数十年来首次破千万:绝大多数将接受职业教育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超千万,上一次还是10年前。

日前,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超过千万,做好高校考试招生工作责任重大。

2009年报名人数为1020万,尔后一度降至2013年的912万,直到2018年增加到975万。

当高考报名人数重回千万级,20天后乃至今后的高考,又将面临怎样的竞争?

再创历史新高

不仅全国高考人数继2009年后首次突破千万,今年数个省市的高考人数也是再创历史新高。

河南报名人数突破100万,比去年增加2万;江苏报名人数48万,比去年增加15万;四川报名人数65万,比去年增加3万;广西报名人数46万,比去年增加6万……

不止今年,未来两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或将继续保持在千万人规模。

这是因为2016年至2018年的全国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相差不大。2016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约802万人,2017年、2018年为800万、792万人左右。

而且,至少到2035年前,高考报名人数都未必会变少。

一般人高考要到18岁,往前推18年来计算适龄人口数,以出生人口计算,2024年左右是高考适龄人口最少的一年,从2024年到2034年,高考适龄人口都会持续增长。

高考人数重回千万级,得益于我国这几年高中阶段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更多学子提供了参加高考的机会。

因此,尽管2014年至2018年高考适龄人数在减少,但高考人数却增加了,从2014年的939万,增加到2018年的975万。

以贵州为例。2011年至2017年,贵州省累计投入资金近300亿元,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学校200余所。贵州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也从2011年的68.9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101.1万人。

贵州省高考考生数,亦随之增长较快、增幅大,2014年至2018年,贵州省高考考生数年均增长达到3.88万人。

录取率20年翻2.4倍

高考人数增加,人们担忧竞争激烈。不过,整体高考的录取比例是在逐渐提高的。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3.86%增长到2018年的81.13%,20年间翻了2.4倍。

那么,2019年千万级的高考人数,录取率还能保持在80%以上么?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高职招生做出了重大部署,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100万人也是纳入高考招生计划的。2018年我国高校招生790.99万人,高职扩招100万,将使2019年高考招生规模达到900万左右,我国平均高考录取率会达到90%。

因此,熊丙奇认为,报考人数超千万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甚至整体升学率也不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

当上大学不再成为问题,那么对千万考生来说,什么是关注的重点呢?

熊丙奇认为,大家更关注的是重点升学率,这导致高考竞争在高考录取比例提高的情况下反而加剧,简单来说,就是大家都挤“名校独木桥”。

随着高招录取逐渐实现不分批次,将所有招生院校聚集到了一块,让不同分数层次的考生选择报考,学校之间的差别,将不再是一二三本,而是名校与非名校。

4月17日,北京高招录取批次有重大调整,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在北京合并一二本之前,已有天津、广东、辽宁在2018年合并,山东、浙江、海南在2017年合并,上海最早,于2016年合并。

二三本合并则从2011年就开始了,山西、山东、福建率先合并二三本录取批次招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合并二三本的省市已达24个。

与以往高考状元成为关注的焦点不同,今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

与此同时,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大力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是今年的重点。

绝大多数接受职业教育

在这千万考生中,绝大多数都有机会进入大学。不过,等待他们的高等教育,会有所区别。

熊丙奇指出,大约只有10%的高校进行通识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其余80%~90%的高校,都应该进行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考生接受的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

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我国在新高考改革中,已经实施了分类高考改革。高考分为学术型高考和技能型高考,职业院校主要通过技能型高考招生。

4月23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省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在实施方案中,都明确要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

以河北为例,河北将高职院校的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按照普通高中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两种不同考生类型,确定不同的考试内容,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将在每年春季进行。

这是因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日前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超过50%,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高职扩招100万,成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临门一脚”,直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

毛入学率指某学年度某级教育在校生数占相应学龄人口总数比例,标志教育相对规模和教育机会。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时仅15%。

熊丙奇表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全社会都应该淡化学历,而更关注高等学校办学的特色和质量。所有高校包括职业院校,都必须严格培养质量要求,坚持“宽进严出”。

高质量的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学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将更多地服务全国尤其是地方的发展。

LinkedIn《2019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显示,15个新一线城市在人才吸引层面上开始大幅提速追赶,移居新一线城市的国内高端人才占到了人才流动总数的22%。

从吸引、培养到留存人才,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协助人才把握地区发展机遇,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热门评论

用户_VV13 1
大约只有10%的高校进行通识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其余80%~90%的高校,都应该进行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 不太明白为何要舍弃通识教育搞职业教育,所谓的技术性人才是啥意思?1、已经不是分配工作的年代了,改行很普遍,难道学校能保证接受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一定能找到本专业工作?如果不能,会是什么情况?2、学校的知识是有限的,工作后主要还是自己学习为主,尤其是工作两三年后,知识更新很快的,尤其是专业知识更新,3、普通人工技术在未来已经普遍被机器取代,而通识教育可以带来更广泛的思维和能力,也更容易适应需求,改选其他专业也会因为有一定基础,会更容易学习和适应,4、国外大学的职业教育基本都是通过考核社会实践活动来要求学生主动接触社会,提供各种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了解现实情况,而且通过前两年的通识教育的学习和实践实习,学生可以更容易发现自己选择的专业是否合适,最后学的专业也是可以根据情况申请调整的。这些我们的大学能够提供吗?我们的社会可以让大学生很容易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吗?学校也能根据需要调整专业吗?5、学术性人才是在研究生阶段才能解决的,好吧?哪会是通识教育解决得了的[呵呵]
山东青岛
回复TA
用户_VV13 0
大约只有10%的高校进行通识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其余80%~90%的高校,都应该进行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 不太明白为何要舍弃通识教育搞职业教育,所谓的技术性人才是啥意思?1、已经不是分配工作的年代了,改行很普遍,难道学校能保证接受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一定能找到本专业工作?如果不能,会是什么情况?2、学校的知识是有限的,工作后主要还是自己学习为主,尤其是工作两三年后,知识更新很快的,尤其是专业知识更新,3、普通人工技术在未来已经普遍被机器取代,而通识教育可以带来更广泛的思维和能力,也更容易适应需求,改选其他专业也会因为有一定基础,会更容易学习和适应,4、国外大学的职业教育基本都是通过考核社会实践活动来要求学生主动接触社会,提供各种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了解现实情况,而且通过前两年的通识教育的学习和实践实习,学生可以更容易发现自己选择的专业是否合适,最后学的专业也是可以根据情况申请调整的。这些我们的大学能够提供吗?我们的社会可以让大学生很容易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吗?学校也能根据需要调整专业吗?5、学术性人才是在研究生阶段才能解决的,好吧?哪会是通识教育解决得了的
山东青岛
回复TA
风云2002_bi 0
全国九百多万呀.不过人数在逐渐减少,现在大家已经看透了高考其实也就难么回事,有些人就不参加高考了,毕业即失业.
香港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6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