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殡葬改革不能仅注重经济考量而遗落人文关怀
原标题:人大代表:殡葬改革不能仅注重经济考量而遗落人文关怀
摘要:近年来,殡葬改革推行移风易俗破旧立新,但也出现一些乱相,除了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潜伏的理念误区也亟待加以澄清。
我国向来重视殡葬礼仪和生命关怀,具有慎终追远的悠久传统。近年来,殡葬改革推行移风易俗破旧立新,但也出现一些乱相,除了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潜伏的理念误区也亟待加以澄清。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建议,重视殡葬礼仪的文化价值内涵,对传统丧礼习俗进行价值评估,建立现代殡葬礼仪体系,在生命终端实践社会情感治理。
“简化或扬弃传统殡葬礼仪是目前殡葬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相关部门‘一切从简’的思维方式,使得殡葬管理改革在传承人文精神、体现人本尊严方面明显不足。”张兆安认为,1997年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包括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其指导方针在于强调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用地和节俭丧葬费用,但失之注重经济考量而遗落了人文关怀,凸显了工具理性意义而缺少了更深层次的价值理性。这就导致具有合理性的殡葬改革极易在实践操作中沦为单纯的技术性手段。
“殡葬绝不仅仅是处理逝者遗体的物理过程,殡葬礼仪作为古代‘五礼’之一,其在维护社会伦理、规范社会秩序、塑造人文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功能。”张兆安表示。
“礼者,养也”,古人制礼的动机在于“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就是顺着人的情感和欲望需求,将其纳入到文明秩序,构建起基本的人伦与道德规范。丧葬礼俗更是如此,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是指慎重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民众的道德才能归于醇厚。中国的殡葬礼仪绵延至今,也正是在于其能彰显逝者的生命尊严,安顿生者的情感心灵,进而体现生命的意义、教化后人。
在张兆安看来,殡葬礼仪不是简单的遗体告别,而是表达逝者与生者的精神联系,使逝者的精神生命“永垂不朽”,生者的心灵有所皈依,以此体现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人文关怀。“所以,在殡葬改革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殡葬仪式慎终追远的文化价值内涵。”
在殡葬改革中,推进丧葬礼俗的现代化变革是重中之重。在张兆安看来,传统殡葬礼仪有需要变革的时代性内容,但就文化本质而言,其与现代性并不存在原则性冲突,完全可以在合理传承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加以现代转化,使“慎终追远”的教化功能得以传续。
2018年12月,全国丧葬礼俗改革座谈会在陕西召开,民政部相关领导在会上提出,在推动现代殡葬礼仪革新时,要把握好“破”与“立”的关系,厘清封建迷信与精神文明、陈规陋习与传统礼俗、文明节俭与满足情感需求间的关系,正确诠释和传承传统礼仪文化中具有正能量的文化内核,创新体现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殡葬新模式新礼仪。
“这就是理性改革和有温度的情感规则之间的有机衔接。”张兆安建议,在推进殡葬改革进程中,建立一套既尊重传统又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殡葬礼仪体系。在尊重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探讨更加富有弹性、更具柔性和人情味的现代殡葬改革路径,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现代殡葬需求,进而构建一套现代的殡葬礼仪体系。
他还建议,政府部门联合学术界对于殡葬改革的理念、目的、路径等基本问题进行正本清源的梳理和认识。出于可操作性考量,相关部门或可联合起草制定行业推荐标准《殡葬服务礼仪》,将具有中华文化精粹、普适性的现代文明理念、社会情感治理相融合的公共领域礼仪标准和文明体验推而广之,逐步影响并改变传统陋习,对殡葬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是有益探索。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王海燕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