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伯克利音乐学院录取,王源:在最好的年纪做喜欢的事
原标题:被伯克利音乐学院录取,王源:在最好的年纪做喜欢的事
新京报讯(实习生 任欢欣 记者 潘灿)“少年要努力,老大无伤悲。”1月28日播出的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中,一曲“长歌行”打动了众多场内外观众,似乎也唱出了王源(TFboys成员)本人对梦想的追逐。
节目中,18岁的王源表示,他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后来发现自己还是喜欢音乐,最终决定在最好的年纪做自己喜欢的事,将在今年出国留学,把之后的学习重心放在音乐上。
1月31日,源基金创始合伙人陈砺志在微博上祝贺王源喜提录取通知书,确认其将到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读书的消息。
近年来,明星当红时期出国留学近年来已越发常见,有些因为梦想,有些因为心灵。不管什么原因,选择当红时期出国留学,都要做好应对此举将给事业带来的各种后果的准备。
曾想学习表演,最终回归音乐
“18岁前后,你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在1月28日晚播出的节目中,面对主持人撒贝宁的提问,王源答道:“18岁,我特别纠结,我一直在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明年不是要去读书嘛,我得考大学了,然后就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就是要把我之后的学习重心放在音乐上。”
确实,正如王源所说,在做出这个决定前,他曾纠结过。2018年初,在被问及大学想选什么专业时,他曾公开表示,“我应该会选影视。我觉得演戏需要有一套系统的流程,有好的老师来教学。当然,音乐我也不会放下。”当时,对于这一答案,外界一度以为他将会选择表演专业,在国内表演类院校就读,这样也有利于兼顾其事业。
显然,到国外读书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事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更何况伯克利音乐学院还规定,未满21岁学生必须住校。对此,王源自己心里也清楚,他说,“如果我在国内依旧走大家意料之中的一条路,可能一路会平平稳稳的,不会有什么起伏。但把重心放在音乐上这件事情,唯一对我有利的因素就是我喜欢音乐,但在包括家人、朋友、工作等各方面,对我其实都是不太有利的。”
深入学习音乐,成为创作歌手,也是王源此前就曾一再表明的心愿。虽然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支持,但在2017年接受《人物》专访时,王源仍表示:“我觉得我的歌曲风格有点太局限了,我还需要看、学更多的乐理知识,然后看能不能尝试一些新的风格,或者跟更多不同的老师学习,尝试更多风格的歌曲。”在他看来,“我现在的实力承受了不该有的人气”。
当红时期留学,已经成为常态
无独有偶,欧阳娜娜也在当红时期放缓了事业,于2018年入学伯克利音乐学院。此前,她曾于2013年考入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后因忙于演戏,于2015年退学。此举曾被人诟病“抢赚钱不读书”。
后来,在欧阳娜娜的书中,她这样写道:“一定要回去念大学,是当初离开学校时,自己给自己的承诺。”演艺圈的磨炼使她对音乐有了更深的想法,“学音乐已经变成了我的一项使命,我要用我的音乐带给别人一些东西,像我的偶像带给我的一样,而不是仅仅让自己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大提琴家。”
事实上,明星放缓甚至暂停演艺事业,出国留学的案例并不罕见。1994年,杨澜离开央视的《正大综艺》节目,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读书。2008年,汤唯在《色戒》上映后,赴英国雷丁大学进修。2013年,林依晨在其主演的古装青春偶像剧《兰陵王》创下收视纪录后,赴英国伦敦大学研修表演专业。
2014年,央视主持人董卿也曾到美国南加州大学做了一年访问学者。她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从2012年开始,自己就陷入了“职业性的冷漠”,感到工作只是无谓的重复和消耗,因此决定“按一下暂停”,离开熟悉的环境,将自己切换到非工作的模式。董卿认为,这段在国外读书的日子像在打磨自己的心灵。
此外,2017年间,胡歌、谢娜等明星就相继宣布出国读书,苏有朋也被网友撞见在纽约大学上课。相较于还处于求学阶段的年轻艺人而言,老牌艺人选择留学更多是为了充实自己和调整心态,所学专业也不局限于本职工作相关,例如谢娜前往意大利学的就是服装设计。
选择需成本,结果怎样都得面对
为了求学,也会让明星们的事业放缓,乃至暂停,这对需要保持热度的演艺圈而言无疑会有很大影响。因此,做出留学决定前,必须想到最终可能会面临的结果。
对此,董卿曾表示,“这个行业的竞争很激烈,当时我其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就是回来没有我的位置了,而且这个位置是我花了差不多将近20年时间,才走到这一步的。只有我知道我为它付出了多少。”
除了可能引起事业滑坡以外,明星留学也会遇到常人没有的困扰。胡歌就曾认为自己的留学“很失败”。由于粉丝的围堵和旁人的围观,他在上了三周的语言课后,就匆忙转学,甚至改上“一对一课程”。
这些问题必然也是王源在未来必须面对的,不过,他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在节目及之后曝光的花絮中,王源表示,自己以前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冲,只是一股脑地往前走,但是现在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是音乐,所以就往这个方向冲就行了,就算今年考不上,就明年再考;再考不上,后年再考。“反正我才18岁,就算耽误几年,回来我也才20出头,这么好的年纪,就是该用来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如果去了,可能会后悔四年,如果我不去,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这个答案,也许正如他所唱的那样,“青春本无畏,未来握手里”。
新京报记者 潘灿 实习生 任欢欣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