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浙江细化气枪量刑标准 放宽入罪门槛捍卫法治威严

新京报

关注

原标题:“细化气枪量刑标准”,放宽入罪门槛无损法治威严

如今,气枪量刑标准终于有了细化的地方版本。

据澎湃新闻报道,11月12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刑事案件的会议纪要》,进一步细化两高有关枪支定罪量刑问题的批复,并作出量刑区分。根据纪要,涉案气枪枪口比动能在1.8焦耳/平方厘米以上、不足16焦耳/平方厘米的,不唯枪支数量论,一般情况下不认定为“情节严重”等。

当下,我国对枪支实行严格管制。《枪支管理法》载明了枪支的性能特征,公安部2010年印发的《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明确,对不能发射制式弹药的非制式枪支,“枪口比动能大于等于1.8焦耳/平方厘米时,一律认定为枪支”。《刑法》则规定了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罪,明确“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是,具体到司法实践中,这“刚性”的规定却引来不少争议。比如,以摆气枪射击摊为业的天津大妈赵春华,因为“非法持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非军用枪支6支”,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再往前,因网购24支仿真枪,不满18岁的四川青年刘大蔚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在这些“涉枪”案件中,以压缩气体为动力,且枪口比动能较低的气枪,本身并不具有多大的致伤力,如果按军火处理,唯数量定罪处罚,往往悖离一般公众认知,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今年年初,最高法和最高检联合发布《关于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气枪铅弹刑事案件定罪量刑问题的批复》,明确对以压缩气体为动力且枪口比动能较低的枪支,在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如何裁量刑罚时,不仅“应当考虑涉案枪支的数量”,还应“综合评估社会危害性,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确保罪责刑相适应”等。这带来了一波“从宽”处罚潮,但这一司法解释仍过于抽象,将自由裁量权交由各级司法机关,这也会带来定罪量刑尺度上的巨大差异。

审视此次浙江出台的纪要,不乏亮点。最值得称赞的,就是明确了气枪定罪量刑的具体尺度。在“枪口比动能大于等于1.8焦耳/平方厘米”的现行枪支认定标准之上,明确了了“16焦耳/平方厘米”作为“从宽”的分水岭,并在1.8焦耳/平方厘米到16焦耳/平方厘米之间,划出“1.8焦耳/平方厘米以上、不足5.4焦耳/平方厘米”“5.4焦耳/平方厘米以上、不足10.8焦耳/平方厘米”“10.8焦耳/平方厘米以上、不足16焦耳/平方厘米”三级惩罚阶梯,可以分别给予“免予刑事处罚”“判处缓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判处缓刑”等差异化宽宥。

这显然更有利于司法机关规范操作,放宽入罪门槛,真正体现两高“批复”中的精神。正因如此,有些法学界人士称,建议全国的法院检察院对此该文件加以借鉴。

细化了标准、放宽了入罪门槛,这是好事。而16焦耳/平方厘米也与《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公通字〔2001〕68号)确立的“射击干燥松木板”枪支鉴定标准相衔接,接下来,纪要中5.4焦耳/平方厘米、10.8焦耳/平方厘米两个标准“设定”有何依据,当地也不妨科学验证、公诸于众。

地方司法试水细化气枪量刑标准,乃是舆论和民心所向。从长远看,还需要加速国家立法,在科研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枪支认定和量刑具体标准,让涉枪案件的处理更经得起检验。

欧阳晨雨(学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