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生泳池遭“冒犯”自杀 谁“导演”了这悲剧?
原标题:女医生泳池遭少年“冒犯”自杀,谁“导演”了这出悲剧? |新京报快评
引发悲剧的源头往往是细微的,但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可能已经为时已晚。
最近,四川德阳一名女医生自杀就是因为一件小事。这件小事本来有很多种可能的走向,但它最终走向了最坏的那一种。
这起悲剧的起因,源自死者安医生在游泳馆里的一起小冲突。
据新京报报道,20日,安女士在游泳时被一名孩子碰到,据孩子母亲称,双方各自游走后,孩子向安女士做了个鬼脸,安女士老公看到后将其按在水里并扇其耳光。
而事情的版本在安女士朋友那里,有一些不同:有男孩摸了安女士的臀部,安女士要求两名小孩道歉,但两人非但不道歉,还吐口水、做鬼脸,并做出其他侮辱性动作,安女士丈夫看不下,教训了他们。随后,两名小孩道歉并喊来父母,其父母喊人在洗手间打了安女士。警方介入后,安女士夫妇向对方道歉。
但第二天,对方大人仍旧找到安医生和她老公的单位大吵大闹,并让安医生单位的领导把她开除。而且,他们还在当地自媒体上发文,引发舆论对安女士的声讨。不堪其扰,安女士请假公休,并于25日不堪压力自杀。
事情的来龙去脉很长,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赘述这么多细节,也是让读者充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免被带偏。
或许很多人会想,如果该事件中的所有人能预料到安女士自杀的结果,他们可能不会再做出原来的这些举动。
安女士的丈夫不会冲下去打男孩,把他(们)的头往水里按;男孩父母不会找人打安女士,也不会去安女士夫妇的工作单位闹事,更不会在网上发帖“带节奏”。但现实很残酷,生活的剧本无法重演。
在相关新闻的跟帖下,舆论的主流表情有两种,一是对安女士自杀的惋惜,这是人之常情,二是对男孩及其父母的谴责,认为这一家不是熊孩子就是熊家长。
如果我们对某个个案仅仅是惋惜与谴责,那可能只会流于情绪发泄的浅表层次。而有价值的讨论应该是,我们能在这起个案中反思什么;当公众遇到类似的事情时,该如何避免事情走向悲剧?
回过头来看,这件事的起因非常微不足道。不管男孩是故意还是不小心碰到了安女士,都到不了殴打、把头按下水的地步。对两个未成年人的行为,涉事夫妇合适的做法应该是将其交由父母来教育。
所以从悲剧的源头看,我们很难对安女士之死划分具体的责任,但跳出来看,是双方身上没有挟带那么多的戾气,或许就没有后来的不幸。
一个小矛盾之所以引发生命悲剧,往往是因为双方存在“恶恶相磨得正义”的幻象,以为“你碰我一下,我返你一拳”就可以摆平事态,但处世之道哪有这么容易,恶恶相磨只会走向丛林,无法通往正义。你看那些由小摩擦而起的悲剧,有谁成了获益的一方?
现在,很多人的脾气似乎也越来越大。他们心里总是像压着一团无名火,一点就着。环卫工不小心蹭了一下车子,车主下车就是一顿毒打;孩子不小心碰到美女的裙角,回头将其绊倒;而在网络上一言不合,就变成“网络暴民”开怼。平时那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妈妈、好妻子,陡然间变成另一种面貌,让人觉得面目可憎。
社会学分析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存在戾气,是因为焦虑,焦虑要寻求发泄的渠道,在理性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就可能走向以暴制暴。
但现代社会,恰恰是一个强调公民教育的社会,理性被高举,暴力被摒弃,遇事就爆,没有赢家。
老祖宗也早就教育后人,“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这是说戾气本身就无益于身体。如果一个人长期怀有暴戾情绪,对个人身体健康而言也不是一件好事。
安女士自杀,这当然是一起个案。我们也都明白,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杜绝心怀暴戾之人。但我们至少要思考,如何避免那些由小摩擦导致的悲剧继续发生。
每个人在遇到矛盾时,都应该想一想以暴制暴的后果,避免让自己成为悲剧事件的主角。
文 | 王言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