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新京报:为川航机长点赞和追问事故真相不矛盾

新京报

关注

原标题:为川航机长点赞和追问事故真相,不矛盾

来自业内严谨的调查程序,才能让航空安全避免落入“海恩法则”所描述的困境。

文 | 熊志

据新京报报道,川航3U8633航班在飞行途中,因风挡玻璃破裂脱落而紧急备降。针对这一事件,中国民航局在5月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通报说明。目前,民航局已成立“5·14”事件调查组,于当日赶赴成都,会同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开展调查工作。同时,民航局已向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BEA)和空客公司发出通知。法方将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来华参与事件的调查工作。

随着相关照片的曝光,以及接受采访的机长对操作场景的还原,人们才意识到,的确是“消息通报越短,事件重要性越大”——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到零下40摄氏度,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了出去。每个惊魂细节,都意味着这是一次足以载入航空史的奇迹,机长也当之无愧,配得上“英雄”二字。

不少业内人士,对风挡玻璃破裂脱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具体原因仍然需要调查,也不宜妄下断言。在被惊魂细节和英雄意志感动之后,冷静下来,舆论场上,一些克制地追问真相的声音,也值得注意。

那么在为机组鼓掌之外,公众到底该不该追问真相?如果回顾以往的一些事故,要避免坏事当喜事办的道德滑坡,答案则不言而喻。

这次川航机长刘传健确实值得点赞,由此,大众舆论也联想起了“萨利机长”。

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备降哈德逊河事件改编的电影《萨利机长》,似乎并不想讲一个英雄被追捧的故事,而是告诉我们更重要的在于找寻到事故真正的缘由。以至于,拯救一百多人性命的萨利,也不得不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还得随时应对调查委员会的问询。

这种近乎刁难般的审问,甚至会让观影者感到不快。不过事实证明,调查委员会的严谨,反倒是让萨利机长的英雄底色,多了些分量。换句话说,为英雄点赞和追问事故真相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矛盾。

事件的真实调查体现的是对一起航空事故严肃负责的精神。其实也只有来自业内严谨的调查程序,才能让航空安全避免落入“海恩法则”所描述的困境。

具体到川航这次事件当中,人们需要能够挽救局面的英雄,同样也需要事故真相。尽管,对来自社会的质疑声音,有业内人士指责不专业,不过对于航空安全这种专业门槛极高的领域而言,信息有壁垒,也意味着对真相的需求,显得越是必要。

目前,川航、中国民航局以及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等多方已展开调查,空客公司也派了专门的团队提供支持,这些都是感动之后该有的步骤。事件发生之后,川航公开道歉,表达也算克制,但不少舆论已经开始自动加戏,大有把坏事当喜事办的态势。这种氛围才是令人感到担心的。

公众频频以《萨利机长》说事,并不是要否定英雄的价值,而只是希望有关方面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这一事故。这才是真正地为乘客生命和航空安全负责。毕竟,航空安全没有试错余地。

□熊志(媒体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