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钩沉】皖南事变中的周恩来与叶挺

学习大国

关注

摘要:皖南事变中,叶挺谈判被国民党扣押,周恩来愤怒写诗并向国内外揭露国民党反共真相。囚笼中的叶挺向周恩来托付一切后事,他出狱后即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1月7日至14日,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9000余人在奉命北移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兵力的围歼。新四军将士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近千人突围外,大部被俘、失散和牺牲。军长叶挺谈判被扣,身陷囹圄。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下落不明。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苦心经营3年之久的新四军军部被整个摧毁,皖南新四军几近覆没。接着蒋介石亲自出马,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将第二次反共高潮推至顶点。

 

皖南事变中,叶挺谈判被国民党扣押,周恩来愤怒写诗并向国内外揭露国民党反共真相。囚笼中的叶挺向周恩来托付一切后事,他出狱后即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周恩来向国内外揭露“江南一叶,千古奇冤”

 

在事变尚未结束的1月12日,周恩来和叶剑英找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刘斐交涉,提出强烈抗议,要求张冲急报蒋介石,速令包围新四军的国民党军撤围让路。张冲13日打电话答复周恩来:“何应钦已与顾祝同通话”。“现已与新四军电台失去联络,要中共立即催新四军与之联络”。

 

15日下午,张冲再次电话告知周恩来:本日11时半何应钦、刘斐同顾祝同通话,顾称自昨晚起前线战斗已停,也无叶挺、项英被擒事。周恩来要求,必须保证叶、项安全。

 

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通令和谈话,宣布新四军为“叛军”:“着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番号,即予取消,该军军长叶挺着即革职,交军法审判,依法惩治;副军长项英着即通令各军严缉归案讯办,借申军纪,而利抗战。”同时,国民党当局乘势调动重兵向豫皖苏边区彭雪枫部和豫鄂边区李先念部进攻,从而把第二次反共高潮推向了顶点。

 

1月17日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通令和发言人谈话发布后,周恩来怒不可遏,立刻义愤填膺地打电话给何应钦,痛斥他:“你们的行为,使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他连夜驱车到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处,当面提出质问和强烈抗议。

 

当夜,周恩来奋笔挥写“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的题词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诗句。

 

1941年1月18日,重庆各大报纸几乎都在头版以醒目标题报道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不过,由于国民党对舆论的严密控制,重庆各报所登都是清一色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关于解散新四军的通电》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言人谈话》。惟有中共《新华日报》除了拒绝刊登蒋氏文告,在第二版、第三版分别刊出周恩来关于皖南事变的题词和诗句。

 

1月18日这一期《新华日报》的内容和消息在山城不胫而走,报纸销量由平时的1000份猛增到5000份,每份报纸被报童增卖到5角钱,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罗隆基曾回忆说:“这件事震动了全国人民。当时在重庆的民主人士和在野党派的领袖,就奔走相告,认为在抗战时期两大党的武力冲突是国家极大不幸的事情。这将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

 

为了驳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通令和谈话,向国际舆论界公布皖南事变真相,周恩来请叶剑英组织中共南方局军事组以及有关人员,突击一个通宵,于1月19日凌晨写出6000余字的《新四军皖南部队惨被围歼真相》的重要文章,经周恩来审阅修改后,以传单的方式赶印出来,迅速传送给中外各界人士、普通群众,甚至国民党军政要员手中,还邮寄给欧美、东南亚各国朋友和侨胞,产生了很大影响。

 

为了向国际舆论界揭露皖南事变真相,周恩来在重庆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他通过德国朋友王安娜女士把皖南事变真相转告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卡尔将周恩来请到家中了解事变详情以转报本国政府。周恩来还通过美国朋友卡尔逊和斯特朗女士在美国公布皖南事变有关材料。英、美政府明确表示反对中国内战,美国政府还宣布暂停财政援助,使国民党在国际上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周恩来1944年3月在延安中央党校作报告时,对叶挺在皖南事变中的表现作出了高度评价:“皖南事变时他是非常英勇的,想以个人的牺牲来保存革命的力量,比某些共产党员表现还坚定,而且迄今还未向国民党低头。”

 

 

身陷囹圄的叶挺愿将一切后事托付周恩来

 

叶挺被扣押后,在上饶李村牢房的墙上,奋笔写下了“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存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坐牢三个月,胜读十年书”等名句。在李村,他还致电蒋介石,明确表白“不愿苟且偷生,以玷前修,愿保其真情而入地狱”,“愿以一死为部曲赎命”。

 

1942年1月3日,叶挺被转押至重庆,改由军统局本部看管,严禁亲友通讯及探视。蒋介石深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素与叶挺交好,便让何应钦于1月15日致函陈诚,转达“委座批谕”,“请兄前往与渠谈话,探其态度,益诱导其诚心悔悟,令其为文自白,或发表宣言”。陈诚遵命去见叶挺前,先约周恩来沟通此事,表示叶挺是他动员出来参加合作抗战的,“现在尚在狱中,很难过,并云此事要与政治分开,要写悔过书太不成话”。陈诚还对周恩来说:“愿联合几个将领保叶。”周恩来则“向陈表示,要叶写悔过书,不仅叶不会做,而我们也要反对。如说叶有错,那就是没有完成委员长给他的任务”。此后陈诚乃与叶挺见面深谈,但叶挺拒绝按蒋介石要求写自白书或发表宣言,并要求与周恩来和郭沫若会面。

 

1月28日,叶挺在狱中设法发出一封致“宁哥”的信,透过信中的暗语,披露了他转押重庆后的近况。全文如下:“宁哥:请即转郭沫若兄。弟于去岁在皖南忽染奇疾,并在江西就医,将届一载。百药罔效,遵医嘱来渝就医。经于本月三日下午乘机由桂抵渝,留医于县庙街(靠江)望龙门旧日本领事署内(后侧厕所靠打锣巷编八号,大门向东)。因病势未减,医生严禁亲友通讯及探视。辞修兄因与医有特别关系,曾见一面。弟曾恳其邀同老周及沫若来会,彼诺诺而去,杳无音信已十余日矣。恳两兄无论如何须设法来见一次,因弟一切后事均须拜托两兄也。如不能即来,则请用我外甥女姓名(凯风妻)在大公报及新民晚报登一启事,以作收到此信之证。匆匆不尽。敬叩近安。”信中所述“凯风”系凯丰的笔误,凯丰原名何克全,其妻廖似光为叶挺堂姐之女,夫妇两人均为参加过长征的中共骨干,曾在重庆南方局协助周恩来工作。叶挺1938年、1939年两次辞职逗留重庆时与他们多有来往。这封信的字里行间表达了叶挺欲与中共及周恩来取得联系并拜托一切后事的迫切心情。

 

1942年8月4日,叶挺夫人李秀文携小女扬眉抵达重庆探监。叶挺认为他的事情惟有仰仗周恩来和陈诚。当李秀文再去探监时,竟遭到军统拒绝。李秀文去曾家岩拜访周恩来夫妇,谈及此事。8月14日,周恩来趁会见蒋介石之机,提出叶挺夫人要求见叶。蒋介石答曰:“商量后答复。”李秀文还致电在恩施的陈诚,请他“鼎立设法”。陈诚于8月12日回复;“函电均敬悉。对希夷兄事自应力助,尚请能知希夷兄,请将其个人意见见示,以便设法奉命。只诚前在渝时曾与恩来先生谈及,在私人关系均不愿将此事扩大,因此事经过,诚与恩来先生知之最详,且均须负责并均愿负责,而不能负责也。”其中意思十分明白,即对于解救叶挺之事,陈诚和周恩来想法一样,都愿负责却又不能负责,言下之意,能负责者当然只有蒋介石了。

 

不过,在周恩来、陈诚的共同努力下,叶挺与李秀文于11月上旬末在狱中得以第二次相聚,夫妇两人彻夜长谈一昼夜。

 

1942年12月3日晚10点,陈诚在蒋介石黄山寓所开完军事会议后,没有直接离开,蒋介石见状,便问他是否还有事要谈?陈诚趁机把叶挺要求恢复自由的信件取出呈阅。蒋介石阅后随即以朱笔写下“准派至第六战区察看可也。 中正”共13个字。因怕夜长梦多,12月4日上午,陈诚派人拿着批示到军事委员会统计调查局,下午即将叶挺解出。陈诚与叶挺夫妇一同登上在江边的同德兵舰。该船原定4日发船开往恩施,但细心的陈诚特地派人将御批叶挺离渝之事通报周恩来及郭沫若。当晚,周恩来和郭沫若秘密登舰和叶挺相聚,这是自叶挺被押近两年来他们3人的首次会面,自当促膝长谈,欣喜无比。同德舰因此推迟一日起锚。陈诚这一想朋友之想、急公好义的举动,确实令人赞赏。对此,陈诚12月4日日记记载:“在同德兵舰上,叶挺同赴恩施。昨晚十时许,在委座官邸会报,散后,委座问余尚有什么要谈否?余将叶挺十一月廿七日呈委座报告转呈,当即手批‘准派至第六战区察看可也。中正’。原拟因早开船,故发后一天!晚周恩来、郭沫若均来船唔谈。”12月5日日记记载:“今日偕叶挺夫妇共乘同德兵舰,由渝动身回鄂,晚停万县。”

 

按说周恩来与叶挺在同德舰见面之事,周恩来一定会向延安汇报。但不知何故,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纂的《周恩来传》和《周恩来年谱》中对此并无留墨。然在当时,周恩来的行动却瞒不过军统的眼线。军统局长戴笠在12月4日给蒋介石的报告中对此事即有涉及:“奉钧座批示,叶挺交第六战区察看。生已于本日下午派员将叶送交陈司令长官,叶妻亦由生局代为付清旅馆费随叶同行。叶至陈长官所乘之同德差轮后,周恩来得陈长官之通知曾往晤叶。”

 

恩施,这一鄂西弹丸小城,在武汉失守后,业已成为湖北省战时省会和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的司令部所在地。1942年12月上旬,叶挺夫妇及7岁的小女扬眉随陈诚一行抵达恩施,为避免日机轰炸危险,由陈诚亲自选址,将叶挺夫妇安顿到西门外背靠梁子山的后山湾一栋民居,那儿地处偏僻,开荒种菜,饲养畜禽,更觉自由和宽松。

 

1943年5月,日军由宜昌西侵,陈诚指挥所部顽强阻敌,历时两周将敌击退,取得鄂西大捷。为造声势,全国慰劳总会奉命组织慰问团,遍请各社会团体和报社参加,由国民政府要员张继和孔庚担任正副团长,率团慰问鄂西将士。周恩来借《新华日报》记者陆诒参团赴恩施采访之机,要他设法面见叶挺,转达中共对他的关怀,同时带去中共出版的一些书刊。陆诒随慰问团于6月23日到达恩施,25日一早即获陈诚个别接见。

 

陈诚拆阅周恩来亲笔信后,对陆诒爽快地说:“周公信上讲的完全对,希夷兄一家就住在恩施西郊。你要去访问他,这不成问题,我会派人带你去。你将来回重庆时,望代为转达周公,希夷兄由我就近照顾,安全和生活决无问题,让他宽心。”随即陈诚便命副官陪陆诒去西郊见叶挺。陆诒首先把带去的5月份《新华日报》合订本和最近的几期《群众》双月刊递上,叶挺高兴地说:“这两份精神食粮比什么礼物都要珍贵,我在乡下平时只能看看当地的报纸和过时的《大公报》。”叶挺夫妇热情地邀请陆诒共进午餐。陆诒回忆道:“餐桌上,我把周恩来同志嘱咐我转达的最重要的话告诉他:‘两党谈判此刻仍在断断续续地进行,在每次谈判中,都提出恢复你(指叶挺)的自由的问题,切望你耐心等候,多多保重。’叶挺听了非常激动地说:‘我也深知我的自由问题决定于谈判结果,但我深信有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必能获得胜利,这一信念坚定不移,在几年囚禁中也没有动摇过。你回去后向恩来同志汇报,请他释念。”

 

 

叶挺的6个子女个个成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8日,叶挺及3个子女在武装特务押送下,由恩施启程,于9月14日抵达重庆,夜宿朝天门码头附近的旅馆。当晚叶挺把3个孩子叫到一起,让见过周恩来的扬眉带两个哥哥去曾家岩50号。次日晨,3个孩子带着叶挺致周恩来的亲笔信悄悄溜出旅馆,摆脱监视,寻到曾家岩50号。周恩来获知叶挺已被解到重庆后,当即带上扬眉驱车去码头旅馆寻找,却已人去楼空。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举行开幕式。蒋介石在会上宣布4项诺言:保证人民自由,各政党一律平等,实行地方自治和普选,释放政治犯。周恩来代表中共代表团在会上致词,对4项诺言表示欢迎。1月17日,《新华日报》发表《迅速释放政治犯》的社论,提出希望政府首先释放包括叶挺在内的政治犯,为政协会议造势。1月20日,郭沫若在陪都各界庆祝国内和平大会上,援引叶挺在狱中写的四言诗“三年军长,四次辞呈,一朝革职,无期徒刑”,大声疾呼当局应在次日释放叶挺。

 

政协会议后,经国共双方协商,中共以释放在邯郸战役中俘获的国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四十军军长马法五为条件,换取释放叶挺。出狱前夕,军统局总务处长沈醉询问叶挺:“获释之后第一件事想做什么?”叶挺爽快地告诉他:“我出去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求恢复我的共产党党籍。”沈醉回去向戴笠复命时,把叶挺的话重复了一遍,戴笠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说了一句:“共产党人的可怕,就在于此!”

 

1946年3月4日下午,叶挺出狱来到重庆曾家岩中共代表团驻地。当日周恩来因外出不在。10小时后,即3月5日天亮之前,一份入党申请书工整地落笔在“第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用笺”上:“毛泽东同志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我已于昨晚出狱。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我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并请答复。叶挺寅微”

 

3月6日,周恩来回到重庆,叶挺便向他报告:一、已向党中央提出了入党申请;二、出狱以后,更加惦念仍在狱中的部属们,期望他们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自由。

 

3月7日早晨,叶挺从周恩来手中接过延安发来由毛泽东亲自起草修改的电讯稿,看到首行那句夺目的“亲爱的叶挺同志”称谓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他把电文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亲爱的叶挺同志:5日电悉。欣闻出狱,万众欢腾。你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20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与人民的无限忠诚。兹决定接受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员,并向你致热烈的慰问与欢迎之忱。中共中央”

 

1946年4月8日,叶挺与中共中央负责人王若飞、邓发、博古等人乘专机由重庆飞赴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于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其夫人李秀文、五女扬眉、幼子阿九同机遇难。将星陨落,薄海同悲!4月19日,周恩来在重庆《新华日报》撰文写道:“希夷!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北伐抗战,你为新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10年流亡,5年牢监,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一出狱,你就要求重新入党。一见面,你就提到皖南死难同志,检讨皖南事变,要我交涉放人。我记住,我永远记住。我敢向你保证:我们要为保护人民队伍和释放一切政治犯而奋斗到底!”

 

叶挺夫妇生有9个子女,7个男孩,两个女孩。其中三子早夭,五女扬眉和出生后尚未来得及起名字的幼子阿九同父母一同罹难。留下了正大、正明、华明、剑眉、正光、启光6个儿女。在中共党组织的阳光雨露下,烈士的遗孤茁壮地成长,他们先后上了大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尤其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念念不忘叶挺的重托,把他们当自己的子女,从学习、生活到工作,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每逢节假日,都会把他们接到中南海家里,话题总是离不开要他们继承先烈遗志,做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周恩来给叶正大题词:“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给叶正明题词:“闻鸡起舞,做革命将军的好儿子”。1960年暑假,百忙中的周恩来专门抽出几个小时给叶剑眉讲家史。叶剑眉回忆说:“从爸爸十五岁参加农民的自发组织,讲到爸爸家入党,才真正找到革命的道路,继而又讲到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和爸爸的流亡生活以及皖南事变的事迹,对于爸爸每个革命时期的活动都给了正确的评价。最后,周伯伯高度的赞扬了爸爸的一生,就像天上的彗星,虽然出现的时间很短,但是却给人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也就是说,虽然你父亲才仅仅活了五十岁,但是他却革命作了很多工作。”

 

周恩来的心血没有白费,叶挺的6个子女个个成才。长子叶正大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曾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诺,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中将军衔,2017年去世;次子叶正明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航天工业部导弹设计专家,曾任中国科协国际部主任,2003年去世;四子叶华明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航天工业部导弹设计专家,后任深圳市科委主任,深圳先科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深圳市政协副主席,2015年去世;六女叶剑眉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深圳特区报》主编,1993年去世;七子叶正光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设计专家,曾任职航天工业部一院十二所,现任六合环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八子叶启光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七机部二院二十五所,后任深圳赛格集团整机部经理,2002年去世。

 

(作者系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陈琼珂题图来源:新华社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