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中国这支维和警察防暴队:巡逻里程能绕赤道两圈半

新浪综合

关注

原标题:中国第五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巡逻里程能绕赤道两圈半

来源:看法新闻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李阳煜 通讯员 付庆民 马俊)完成各类巡逻勤务700余次、动用警力13万人次、巡逻里程11万公里,能绕赤道两圈半……这些数字,是中国第五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在过去的一年中执行任务的真实记录。

这支队伍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维和任务,取得了“六个历史性突破”。近日,队员们佩戴140枚联合国“和平勋章”重返祖国,满载着利比里亚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中国第五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由广西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自2017年3月11日进驻任务区以来,防暴队先后圆满完成联合巡逻、日常巡逻、空中巡逻等多项维和任务,多次受到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联利团)和利比里亚政府的好评。为维护利比里亚和平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被利比里亚政府授予“利比里亚国家杰出贡献奖”。

随着联利团的裁撤,该支防暴队是中国派遣至利比里亚任务区的最后一支维和警察防暴队,也是中国派遣至利比里亚的最后一批维和队伍。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采访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揭秘中国警察在利比里亚维和的日子和他们的铁骨柔情。

启程

利比里亚,地处非洲西部,1847年建国,是非洲第一个黑人共和国,素有“非洲门户”之称;临近赤道,全年只有旱、雨两季,酷热潮湿交替。这里曾经富饶美丽,但在饱受14年战乱之苦后,人民贫困,治安不稳,百废待兴。持续多年的战乱造成20万人丧生、上百万人流离失所。2003年9月,联合国向利比里亚派遣维和部队,监督和平协议的执行。

中国是联合国在利比里亚维和行动的积极参与者。2003年,中国军队开始派出工兵、运输和医疗分队参加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以下简称“联利团”)维和行动。2013年,中国公安部开始向利比里亚派遣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2016年9月,公安部党委决定,把组建赴利比里亚参与维和行动的任务交给广西公安边防总队,部署在首都蒙罗维亚市。

从2016年10月起,初选队员在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接受为期3个月的封闭式集训,实现了实弹射击、战场救护、安全防卫等军事素质以及熟悉掌握运用国际法、外交礼仪、英语交际等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2017年3月10日,公安部内警容严整,士气激昂,防暴队出征仪式在此进行。设有1个指挥中心、3支行动分队和1支后勤分队共140名队员组成的防暴队,迈着坚定的步伐,带着满怀的信心,来到公安部办公楼前集结,接受出国前的最后检验。

“请祖国人民放心,我们一定圆满完成任务!”头戴蓝色贝雷帽的防暴队员身姿笔挺,向国旗和人民作出庄严承诺。

“出发!”随着一声令下,防暴队员登上大巴,前往首都机场,乘机直飞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

利比里亚当地时间2017年3月11日中午,历时20多个小时,防暴队安全抵达罗伯茨机场。

生活

异国他乡,防暴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吃、住、行保障的难题。防暴队刚刚抵达任务区,利比里亚爆发不明疫情,短时间内横跨格林威尔、蒙罗维亚多地,已造成10余人死亡,而最近的疫情爆发点距离防暴队营区仅12公里。联利团向防暴队发来一份紧急通知称,格林威尔发生群体性卫生事件,要求外出执勤期间,提高警惕,注意防范。

防暴队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工作预案》,每日对联利团供应食品和营区自产蔬菜进行毒理检测。同时,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服务优势,积极与国内医疗机构沟通交流,与中国援利医疗队、联利团医疗处和巴基斯坦二级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通联,为队员健康筑起了一道“防火墙”。

防疫工作只能保证卫生安全,却没法保证食品的营养。进驻后第二个月,防暴队组织开展一次体检,发现队员普遍出现体重下降、手脚掌脱皮、脱发等情况。原来,队员们的食品比较单一,蔬菜主要是土豆、洋葱、胡萝卜三种,肉食类则是联合国配送的冻肉,冷冻时间较长,不仅口感不好,而且油脂不足,令人难以下咽,长期以往,队员的营养跟不上。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防暴队发扬“南泥湾”精神,采取“以种促养,以养促种”的种养模式,建起了菜园、养殖园、休闲园“三位一体”生态圈,实现“潲水—禽畜—肥料—种植”循环利用,先后饲养生猪36头、珍珠鸡520只、肉鸡850只、鸭670只,保证队员们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肉类。

为了进一步提高蔬菜产量,防暴队员自学无土栽培和无土蔬菜大棚建造技术,克服了当地建材物资短缺等困难,创新方法解决技术难题。通过反复实验,摸索出了适用的营养液配比,用钢管、PVC管等材料,建起两个占地面积260余平方米,能够自动循环灌流的现代化无土栽培蔬菜大棚。经过努力,防暴队成功栽种黄瓜、茄子等15个蔬菜品种。联利团任务支持部主任在考察队伍后勤建设时惊叹道:“你们的做法使我震惊,特别是无土蔬菜大棚,在各任务区属于首创,值得在联合国推广。”

执勤

闻号而动,听令即行。2017年6月10日,防暴队接到中水九局求助电话:由于劳资纠纷,有20余名当地员工持械聚集围攻该公司项目部,当地警局仅派出2名警员,无法控制事态,请求中国防暴队支援。

接到求助后,鉴于联利团已将所有执法权限移交当地政府,此类情形不在防暴队的工作授权范围之内,防暴队随即向利比里亚警察总部通报此情况寻求支持;在利比里亚警察应急响应队干预下,事件得到平息,中方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一年来,防暴队按照联利团部署,围绕重点目标对象分布,划分重点路段和时段,执勤区域覆盖联利团、利比里亚政府重要机构、中国大使馆和17家中资企业所在地,并建立与当地警局执法合作机制,实现保护联合国人员、设施安全,支持利比里亚执法机构和保护国家海外利益三重勤务目标,确保了联合国与利比里亚高层会晤及利比里亚总统两轮大选的顺利举行。

维和期间,防暴队先后完成覆盖全境15个州的武装长巡任务7次,累计执行各类勤务730余批次、安全出勤8200余人次,动用车辆3500余辆次、安全巡逻近11万公里,警告驱离企图潜入营区的不明人员16批45人,协助抓(查)获犯罪嫌疑人19人。

2017年3月以来,他们始终秉承“忠诚、拼搏、团结、奉献”的中国维和警察精神,在血与火、生与死的维和前线,实现了为利比里亚警察打造一支150人“中国样板”防暴队、单支防暴队勤务覆盖任务区全境、主导推行多方混编联训联演、在联利团总部开设警务实战技能培训班、探索建立战地保障新模式、首获“利比里亚国家杰出贡献奖”殊荣的“六个历史性突破”。为利比里亚建国73年以来首次顺利完成总统权力交接贡献了中国和平力量,确保了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在利比里亚任务区5年努力完美收官。

演练

2017年9月22日,演练场上,中、尼、利三国警队手持防暴盾牌,迅速占领有利位置,展开人群控制防暴队队形,组成一个牢不可破的防线。闹事人群不断聚集,愈加猛烈地推搡、冲击着防线,每名队员都紧咬牙关,协力配合,没有了国籍的不同,没有了肤色的差异……这是中国防暴队与尼日利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利比里亚国家警察防暴队开展的三方联合演练,这样的场景每两个星期都会上演。

以联合演练的形式助推利比里亚执法部门实现能力重建是联利团赋予防暴队的重要任务之一。2016年以来,联利团一直致力推进组织不同国家维和警察防暴队开展联合训练、演练工作,但由于各支防暴队意见不统一、训练标准不统一、训练理念不统一以及联利团裁撤、场地保障受限等多方面原因,这项工作一直未能铺开。

2017年4月份开始,中国防暴队在充分熟悉任务区环境、安全形势、勤务模式和外联构架的基础上,把握住利比里亚任务区应对总统大选的勤务需要,主动提出试点先行,逐步与尼日利亚防暴队、利国防暴队开展混编联训。中国防暴队在实践中首创并主导与尼日利亚防暴队双方,以及与利比里亚国家警察三方开展混编联训联演,并借助联利团防暴办的沟通平台,推动形成以中国防暴队为主的常态化联训工作机制。

期间,各方防暴队共组织开展联合训演28批次,参训参演警力累计1700人次,科目涵盖人群控制、直升机武装护卫、实弹射击等战术战法,推动了任务区各国警力保持和增强遂行突发情况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2017年11月下旬,联利团开展实弹射击训练,这次实弹射击训练是在最新版《防暴队政策》颁布后,首次在任务区组织实施的,中、尼暴队和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的近百名维和警察参加,训练的组织任务由中国防暴队负责。

爱德华营营地设在距首都蒙罗维亚近50公里的马吉比州,这里建有一座利比里亚最标准的射击场,但整个射击场除了二十个木质靶架外,没有其他任何地物、标志和设施。中国防暴队的到来,给这里带来了“中国标准”——发弹区、验枪区、射击预备区、射击地线、医疗救助区、观摩区,15米射击地线、50米射击地线,短短45分钟,一座标准规范的射击场地搭建起来。

实弹射击训练按计划有序进行,各支防暴队队员交替完成了手枪和步枪的快速转换射击,组织程序各具特色,不亚于一场各国军警人员大比武。训练中发生了一个插曲,各防暴队教官探讨起各自训练方式的科学性,但因不同的训练理念,不同的实战标准,各执一词。

实践给出了答案。中国防暴队全体队员以全优成绩通过了考核,中国的教官王变闯还给大家展示了“惊艳10秒钟”——15米距离,7个战术射击动作,15发子弹,147环所有的射击动作在10秒钟内一气呵成,每一个动作都是标准的教科书式的模板。王变闯的完美表现赢得了在场人员的欢呼和掌声。

在现场观摩的联利团防暴办主任马库斯·霍恩说:“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组织非常严密,表现非常专业,纪律非常严明,中国防暴队的专业技能令人印象深刻!”

亲情

维和队员们都是历经考验的铁汉,但也都有对亲人的柔情。每位队员身后都有一段感人的家庭故事。

队员张晓琳原本是边防检查站出入境检查员,负责中越边境的边防检查工作。此次,在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中做指挥中心行动组的军事行政官。张晓琳在接受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国内的工作不同,在国内每天8小时工作,而在利比里亚需要全天候备战,“白天有日常的工作安排,晚上我还有内勤的工作,比如会场保障等,有时候小战士还会找我谈心,给他们做做思想工作。”

虽然每天工作繁忙,但是张晓琳每天雷打不动的“大事”就是和自己10岁的儿子视频通话。“我每天上好晚上11:08的闹铃,这个时间正好是国内时间早上7:08,我儿子正好每天坐在餐桌前边吃早饭边聊天”,每天匆匆几分钟,张晓琳会和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说一些学习上、和生活上的事,嘱咐孩子要听姥姥的话,认真学习。

母子两人一年多无法见面,张晓琳想念儿子的时候总会悄悄抹眼泪。“我都不敢让我儿子看见我哭”,在儿子眼里,妈妈张晓琳是这个世界上的大英雄,是无所不能的,怎么会伤心流泪呢?儿子的懂事让远在利比里亚的张晓琳十分心疼,“有几次他生病了,吃不下饭、吃了就吐,但是视频里他总是大口大口地吃东西”,张晓琳说,孩子的姥姥过了一两个星期才告诉她,“我儿子怕我担心不让姥姥告诉我他生病了,装作大口吃东西的样子,其实一挂断视频一下就吐了”。张晓琳每次想起儿子的懂事总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我把镜头挪开一点,赶紧转过去擦干眼泪,不能让我儿子看见我哭”。

最初报名参加防暴队时,儿子也是最先支持妈妈张晓琳的,“我儿子说,妈妈你去,只有最勇敢的人才能维和,妈妈,我支持你!”参加维和活动,首要条件就是一定要获得家人的支持。张晓琳回忆在征求家里意见时,自己的父亲当场就表态称,“一定要去,绝对支持你!”张晓琳说,父亲年轻时是法院的法警,自己的爷爷过去也是老红军。然而自己的母亲还是很担心,“最后还是我儿子给姥姥做的思想工作”。

2016年9月报名参加维和工作时,队员梁史卓家里一切安好。“我压根就没想到会发生后来的事情”。梁史卓告诉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在正式出征之前,他和其他战友一起参加了3个月的集训,集训结束后,他接到了弟弟打来的电话,“我妈没敢跟我说,是弟弟告诉我的,说父亲检查出了胰腺癌晚期。”

梁史卓的父亲是退伍老兵,“站着的时候从来腰板挺得直直的”,在儿子梁史卓眼里,父亲永远都是精神矍铄的样子,“回去我叫了一声爸,他过了挺长时间才从里屋小步挪出来,扶着墙,我有点认不出来”,这是梁史卓结束集训后赶回家看望父亲时的第一幕。那天,父亲坐在客厅茶几旁的小板凳上,听儿子给他讲在部队训练的故事,父亲心里高兴、但笑得十分吃力,那天父子俩谁都没敢提病情。

后来,梁史卓如其归队踏上了飞往利比里亚维和的征程。一个月后的某天,收到父亲去世的消息,那天半夜梁史卓跑到海边,强忍了一天的眼泪最终没能忍住。

不止梁史卓一人。这一年,防暴队有8名队员亲人离世,没能见到最后一面;20余名队员家属身患重病,没能膝前照料;20余名队员妻子分娩,没有丈夫陪伴;10余名队员新婚久别,与爱人天各一方。

凯旋

2018年2月5日,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联利团)在利首都蒙罗维亚举行告别仪式,宣告联合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即将在3月底陆续撤出利比里亚。随着联利团的裁撤,中国第五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也将是联合国部署在利比里亚任务区的最后一批维和警察防暴队。

据新华社消息,2月28日,利比里亚总统乔治·维阿接见中国第五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代表一行,并向防暴队授予“利比里亚国家奖”。维阿在接见时说:“你们就要回家了。感谢你们为和平作出的贡献,感谢你们为利比里亚作出的贡献。请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转达我的问候与敬意。”之后,他用中文说:“谢谢!”

目前,防暴队队员们已回到国内,正在进行后续体检等工作,由于防疫和保护工作到位,全体队员身体健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