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媒体:煤改气凸显天然气供应短板 极速推进欠周全

财经杂志

关注

原标题:“煤改气”凸显天然气供应短板

对天然气供应过于乐观的估计,使得初尝天然气供暖的华北居民,不但遭遇断供,还要忍受价格攀升。长远看,缓解天然气供应吃紧,既要提升储备能力,更要加强企业间地区间互通互联,有效调峰

《财经》记者习楠/文 王小/编辑

凛冬,夜格外地长。老梅一家住在小彰善胡同,河北保定涿州这个县级市的一处老旧平房区。胡同宽不足五米,黄色的管道在其上横跨而过,经过民房外墙,顺着房檐,延伸进老梅的家,终点,是厨房里的壁挂炉。这是天然气入户的“毛细血管”,如一张网,将家家户户串联起来。

老梅未曾想到,自己会在这个冬天,因“煤改气”工程而与能源供应这样的宏大命题狭路相逢。由于工程大规模推进,自进入供暖季后,天然气供应开始吃紧,常常在人们熟睡时停掉。

2017年12月4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要求陕西、内蒙古、宁夏、北京、河北等11省、区、市发改委物价局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防范液化气价格异常波动,确保迎峰度冬期间液化气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煤改气”,是当前民用散煤燃烧减量化的重点领域。11月30日发布的《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2017》(下称《散煤治理报告》)估算,2015年,民用生活燃煤消费约2.34亿吨,超九成用于北方冬季农村取暖,且多为灰分和硫分含量多、污染物排放量高的劣质煤,因此,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成为民用散煤治理的重点领域之一,“煤改气”工程快马加鞭。

然而,隆冬已至,拆掉旧有燃煤取暖设施,有些地方新的天然气供暖设施尚未齐备,有的地方天然气匮乏,这意味着不少城乡有居民难免挨冻。

这场寄望于今冬取暖“不冒烟”的“煤改气”,不仅考验城市合理规划,也在考验中国天然气的储备和调配能力。

河北遭遇限气

“我下夜班回家,进门一摸暖气片,冰凉。”这样的情况,不到一个月内老梅遭遇多次。他告诉《财经》记者,天然气无论是停供还是恢复,都不知道确切时间。

根据《河北省天然气迎峰度冬应急预案(2017-2018)》(下称《应急预案》),11月28日零时起,河北全省进入河北省进入天然气供应Ⅱ级预警,即橙色预警,代表严重紧张状态,这意味着河北全省供需缺口达10%至20%,对经济社会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当天凌晨,一直低压运行的保定城市燃气管网面临瘫痪,管网压力降至不足0.5公斤,而压力值正常区间是2.5至4公斤。

同一天,保定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向各用户单位发布《关于限停供应天然气的通知》称,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北方分公司通知,自10月21日起,天然气供应资源将无增量,“同时,广大居民生活采暖用气持续增加,致使河北省各地市气源供应形势愈发严峻,各上游气源单位陆续采取限气措施”,遂紧急启动《保定市天然气保障应急处置预案》,需关停加气站和工业用户的生产用气,终止应急预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河北省天然气迎峰度冬应急预案(2017-2018)》按用户性质减供,或停供天然气的顺序为:天然气化工用户、工业燃料用户、汽车用户、公共服务用户、城市供暖、居民生活用气(医院、学校等)。

在一份流传于网络的文件照片——《关于对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保障供气的报告》中称,“我院收到保定新奥燃气有限公司限气2729立方米(日供应量)的通知,面对保定市供气短缺现象,我院深表理解。但是我院承担着治病救人的任务和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的责任,一旦限气将面临难处。”

这份报告未发送到保定市政府。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海松在接受澎湃采访时表示,院方已经与保定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协商,对方承诺保障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供气。在该院北院区,多位患者家属告诉《财经》记者,近几日的供暖温度比以往稍低。

紧随供应不足而来的,是液化天然气(LNG)价格连续上涨。

12月1日,国家发改委通知,统一部署相关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立即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提醒告诫辖区内各液化天然气生产流通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加强价格自律,规范价格行为,否则价格主管部门将依据《价格法》《反垄断法》相关规定严肃查处。

三天后,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要求11省、区、市发改委物价局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防范液化气价格异常波动,确保迎峰度冬期间液化气市场价格基本稳定。12月5日,国内LNG价格普遍跌幅在每吨100元至500元之间。

一位涿州出租车司机称,涿州出租车是油气混合动力,加气相对便宜,这半个月,天然气价格从每立方米2.4元涨至3.6元,“如果照这个速度涨价,可能没多久还是直接加油划算”。

其实,每到冬季,都会有天然气不够用的反映。业内已经预料到今年天然气价格上涨,却未曾想到今冬缺口如此之大。“供应上的缺口几乎一直存在。现在看,对今年供应形势的预判,确实不足。”一位石化企业油气调控部门工作人员对《财经》记者表示。“大面积推进‘煤改气’工程,肯定会带来天然气供应方面的问题,不过,短期内价格快速上涨,是因为最近的供应吃紧,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极速推进工程欠周全

被迫走出家门晒太阳取暖的涿州居民老史,依然觉得“煤改气”是好事,“为了环境更好。这么大动静,说明政府还是重视的”。

这场“煤改气”的浪潮,是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不断加码推起的。3月公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今年“2+26”城市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全面加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散煤治理。

“2+26”城市,是指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北京、天津2城市外,河北有8市、山西4市,以及山东、河南各7市。其中,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四市,需在10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建设任务,以及小燃煤锅炉“清零”工作。

按8月发改委和环保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一份行动方案,“2+26”城市的住宅取暖将实现以气代煤、以电代煤。

“地方煤改气项目规划,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管网建设、气源供应和财政可持续等因素来制定方案。”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研究项目分析师李雪玉对《财经》记者说。

各地的行动计划很快跟进。河北出台《关于加快实施保定廊坊禁煤区电代煤和气代煤的指导意见》,明确到10月底前,禁煤区完成除电煤、集中供热和原料用煤外燃煤“清零”。

保定则继续将禁煤区细分,9个县市区均被列“清零”,行动目标为:除煤电、集中供热和原料用煤企业外,10月底全面完成改电(改气、改集中供热)。

自2016年起,中国已有18个省份推进“煤改气”相关工程,华北居多。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看来,“根据各地的情况,分级实施,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

不久前,在第五届中国天然气行业市场发展大会上,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表示,今冬天然气供应紧张,除了对市场形势估计不足,也与天然气储备建设滞后有关。

中国的天然气已融入国际市场,目前全球天然气供应相对宽松,价格也处于低位运行,国家以气代煤的政策早已推出。因而,“相关企业,特别是三桶油准备不足,政府部门督促不力,是造成今冬天然气短缺的根本原因,”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对《财经》记者分析,“这是天然气领域里‘让市场在资源分配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改革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

他认为,政府部门和企业都需要寻求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解决之道,“尤其是大幅度提高天然气的商业储备能力,加快推进同一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不同地区之间的互通互济。”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7)》白皮书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已建成地下储气库18座,有效工作气量为每年64亿立方米,仅占全年消费量的3%。在美国和欧盟,这一数据为20%和25%。

不过,“储备建设是长期工作,不可能指望它在短期内解决华北天的气荒。”上述石化企业油气调控部门工作人员表示。

调峰机制应抓紧

保定易县,“煤改气”的脚步刚刚开始。一名魏姓村民对《财经》记者表示,最担心的是未来天然气的价格继续上涨。现在,他使用的脱硫“大白煤”每吨价格已接近1400元,他担心明年家里“煤改气”后能否担负得起取暖成本。

在涿州,“喊冷”的老梅因天然气价格的变化也心潮难平,“去年要煤改气的时候,政府说,三年都是1.4元一立方米,结果今年就变成2.4元”,而且,去年供气量足,“没挨冻”。老梅简单估算,今冬取暖可能要花掉近三千元,这是他一个月的收入。

根据保定市“煤改气”相关政策,每立方米1.4元,是政府补贴之外居民需承担的价格。此前,当地政府曾公布,“煤改气”相关补贴政策及标准“暂定3年”。

在长远方案需要时间、当下民众面临寒冬时,更值得考虑的或许是抓紧完善调峰机制。

华北地区天然气用气的特点是,冬季多、夏季少,且冬夏两季用气峰谷差大。以北京为例,冬季用气量逾全年总量的四分之三。

《散煤治理报告》分析,“煤改气”项目增加了市场调峰需求,一方面,虽然目前储气服务价格和储气设施天然气购销价格已放开,但实际实施过程存在着极大障碍,建设调峰设施的成本难以合理收回,上下游对于投资储气调峰设施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地下储气库对地质条件要求很高,我国靠近消费中心的建库资源有限,未来调峰压力将持续增大。

小彰善胡同、县府小区属于涿州滨海燃气有限公司供气范围,因气源不足,居民供暖打了折扣。而位于涿州东部的后屯田村、豆庄村,则由涿州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供气,从供暖开始,几乎未有过停气断供。

在老史和邻居们看来,这是“小公司和大公司之间的差别”。目前,国内天然气主干管网、接收站和储气库,绝大多数都属于三大石油公司,尽管已经开始有第三方准入,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成为趋势,仍未全面实现。

《散煤治理报告》分析认为,国内天然气管道布局比较分散,天然气生产和干线运输基本是一体化运营,各石油公司管网之间缺乏互通,难以在资源调配上灵活机动,从而限制了天然气瞬间供应能力。

“中国各个燃气公司不能互联互通,是构成不同时期在不同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原因之一。”李俊峰分析,管网公用化,是确保天然气供应安全的技术措施之一。

明年,华北地区将有更多地方完成“煤改气”,加入依靠天然气供暖的队伍之中。今年紧缺的天然气,无疑扎下一剂预防针,或许不会再出现今冬断供限气的状况。

“政府和企业会吃一堑长一智,明年会尽早准备,做出预判和安排,”李俊峰说,但还是要尽快制定适合国情的天然气储备制度,确保冬季天然气供应安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