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安徽人大原主任逝世 生前回忆与万里共事的故事

法律与生活杂志

关注

原标题:安徽省人大原主任王光宇逝世,生前曾回忆与万里共事的故事

8月24日,有消息称,“据王光宇之子王海瞳沉痛告之,新四军老战士,原安徽省委副书记王光宇同志于2017年8月23日晚十点三十三分心脏停止跳动,不幸逝世,享年99岁”。

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搜索发现,王光宇在生前接受采访时曾回忆与万里共事的故事(“两人深入农村20多天调查”)。此外,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还曾刊发《安徽省人大原主任王光宇:我所亲历的安徽农村改革》一文。

安徽省人大原主任王光宇逝世

中红网2017年8月24日消息称,“据王光宇之子王海瞳沉痛告之,新四军老战士,原安徽省委副书记王光宇同志于2017年8月23日晚十点三十三分心脏停止跳动,不幸逝世,享年99岁”。

公开资料显示,王光宇,1919年11月出生,是安徽省霍邱人。1938年10月,王光宇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大专(高等师范)学历。1938年,王光宇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王光宇曾担任中共泗东县、永城县县委书记,地委民运部部长,新四军淮北路西独立团政治委员,中共豫皖苏第三地委副书记。1949年至1952年,任中共阜阳地委书记。

1952年5月至1954年10月,任中共安徽省委秘书长。1954年3月至1956年5月,王光宇担任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1954年12月起,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1958年7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后来又曾任安徽省副省长等职。

1971年5月起,王光宇升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1973年5月至1983年3月又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1983年3月至1984年12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1973年5月至1979年12月任安徽省革委会副主任。

1984年12月至1994年3月,王光宇担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一职。此外,大白新闻注意到,王光宇还是中共八大、十一大、十二大代表,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四、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生前曾回忆与万里共事的故事

2015年7月,合肥晚报刊发文章《安徽省委原书记王光宇回忆与万里共事的故事》。文章称,时年96岁的王光宇看上去还很精神。16日早上8点,记者走进省立医院老干部病房时,一名护工正在为他准备早饭。他穿戴整齐坐在轮椅上,等着另一名护工推他出去。

当时,“老人家听力不太好了,大声说他才能听见。一般生活沟通没有问题,但是太复杂的问题可能没办法说清楚了。”一名护工告诉记者。记者请他回忆与万里共事的故事,老人听清了问题,但只是“嗯”了一声,没有作答。

1两人深入农村20多天调查

1977年已经61岁的万里“空降”安徽,可以说,受命于危难之时。直到那个时候,万里这才发现安徽省的经济问题远比政治问题还要严重。于是,他亲自下去做了一次认真的农村调查。

历时20多天的这次调查,万里指定王光宇和他一道。因为王光宇在新的安徽省委班子中,算是一个老资格的农业书记了。

早在1954年,王光宇就是安徽省委的农工部长,一年后升为负责农口的副省长;1957年便出任分管农业工作的省委书记处书记,就是说,十多年来他一直就是安徽省委领导班子中主抓农业的负责人。

万里的出行很简单:他和王光宇各带一辆小车,除去驾驶员、警卫员就只有秘书。

为了对安徽的农村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他把王光宇请到自己车上,让自己的秘书坐王光宇的车。从淮北到皖中,再到江南,事先不打招呼,说走就走,随时可停;每到一地,一竿子插到村,访到户。

前后跑了20多个市县,他一不开会,二不作任何指示,只是看,只是听,只是问。

他把全省大部分地区都跑到了,结果是,越看越听越问心情越沉重,回忆起这次农村调查,万里说了一句十分感伤的话——

“我这个长期在城市工作的人,虽然不能说对农村的贫困毫无所闻,但是到农村一具体接触,还是深受刺激。我们有些人瞎指挥,什么都管,就是不管农民的死活。三年困难时期饿死那么多人,教训很惨重,但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总结。”

2与其抛荒不如把土地借给农民

“省委六条是安徽农村改革的第一个序曲。”时任安徽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的王光宇说。“省委六条”是指在1977年11月28日发布的《中共安徽省委关于目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

其主要内容是:强调农村一切工作要以生产为中心;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分配要兑现;允许农民搞正当的家庭副业,产品可以拿到集市上出售等等。

这个文件的出台源自于万里在1977年6月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之后开始的农村调研。“现在回过头来看,‘省委六条’并没有什么特别新奇之处,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出台这些政策规定冒着极大风险。”王光宇说。

1977年冬,中央发出49号文件,提出今冬明春要把10%的生产队过渡到大队核算。“省委六条”中的内容明显与当时的国家政策相比更为超前。

在“省委六条”之后,第二个序曲随之到来,王光宇说第二个序曲就是“借地度荒”。1978年安徽遭受大旱,全省共造成6000多万亩农田受灾,4000多万人口的地区缺乏生活用水。

万里询问分管农业的王光宇怎么加快秋种速度。

王光宇回忆起1954年安徽发大水,曾采用过“借地度荒”的办法,收到了明显效果。因此,王光宇向万里建议,现在全省耕地大面积抛荒,与其抛荒,不如借给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尽量多种一些秋季作物以度过灾荒。

安徽决定采取非常措施“借地度荒”:凡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可以借给社员种麦、种油菜,每人借三分地,并鼓励农民开荒多种,谁种谁收谁有,国家不征粮,不分统购任务。

“这一措施立竿见影,不仅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抗灾热情,使全省最终超额完成了秋种计划,而且为在农村广泛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提供了契机和良好条件。”王光宇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