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媒体:进口量全球第一 中国为什么还要出口大米

中国新闻网

关注

原标题:进口量全球第一,中国为什么还要出口大米?

随着美国进口牛肉搬上中国人的餐桌,美国的大米也将进入中国市场。据中国商务部26日消息,中美双方在首轮全面经济对话期间就美国大米输华检验检疫要求达成一致。

也就是说,美国史上首次向中国出口大米

美国农业部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种植国和消费国。2013年以来,中国也是最大的进口国。中国的大米进口在过去十年间增长了9倍,2016年进口超过了500万吨。

但进口多并不意味着不出口。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7年1-5月,中国进口累计大米181.6万吨,同比增加2.42%;同期,中国出口大米44.9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87%。

按照通常理解,只有在供大于求的时候才会选择出口,但是如果已经“供不应求”,什么还要出口?

带着问题,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他告诉记者,其实不管是进口还是出口,不单单只是需求和供给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是打破贸易保护主义,实行对外开放的意义。

供大于求?供不应求?

首先我们来看三组数字。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6月份公布的《全球粮食展望报告》指出,据预测,2017年全球五大大米生产国分别是中国(1.4亿吨)、印度(1.1亿吨)、印尼、孟加拉国和越南。

而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7/18年度中国大米产量预计为1.454亿吨,与早先预测值相一致,上年为1.449亿吨。

但与此同时,截至2015年,中国总人口已经达到13.75亿人。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大米出产国,但也面对着庞大的人口数量,国内大米产量能够自给自足吗?

李国祥告诉记者,其实中国的稻谷现状是阶段性过剩,产量高,库存高。

高库存一方面来自于国内生产,另一方面则是进口。

从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来看,2012年中国大米进口量从上年的58万吨增至235万吨,增幅高达305%;而相应的出口量却较上年减少一半,仅为28万吨。中国从大米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的情况一直延续到2016年。

但同时,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7年1-5月,中国出口大米44.9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87%。

既然我们还在进口大米,为什么每年还要进行一定的出口呢?大米出口量大幅增长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李国祥告诉记者,其实从历年来看,中国对外出口大米的数量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大米出口还是按照过去国内大米紧缺的思路来对待的,出口限制较多。

而随着近年来国内生产量不断提升,海外对于中国大米进口需要增多,中国对外出口大米的政策也相应作出了一定的调整,从而导致大米出口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实际上,进口多,出口也相应增加,净进口数量就会减少。这也是我们缓解由于进口规模扩大而对国内市场产生冲击的有效途径。”李国祥表示。

进口大米并不意味国内紧缺

同时,李国祥强调说,中国进口大米也并非意味着国内紧缺大米。

首先,根据入世承诺,中国每年应按粮食消费量的5%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所以中国进口大米更多的是一种兑现承诺。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7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申领条件和分配原则》。明确2017年大米进口关税配额量为532万吨(其中:长粒米266万吨、中短粒米266万吨),国营贸易比例50%。

也就是说,在配额范围内,进口大米只需要征收较低的关税,但如果在配额外,则在征收较高关税的同时,还要征收一部分增值税。

因此,配额内的大米进口价格或对国内大米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相较配额外的大米,国内生产的大米还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

其次,中国主粮结构性短缺。一般品种多,优质、专用品种少,通过进口可有效弥补这些问题。

那么,为何中美大米贸易往来要谈判十余年之久?据悉,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时就开放了稻米市场,但由于当时中美间欠缺植物检疫协定,因此美国稻米一直无法进入中国市场。

而随着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不断推进,美国首次获准可对华出口大米。“允许美国对话出口大米旨在打破贸易保护主义,这是通过谈判协商作出的决定。在这过程中,中国放弃了一定的自身利益,同时也是希望美国能够对中国进行同等开放,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李国祥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大米要真正对华出口,还要满足俩条件:一是企业要经美国政府注册并经中国质检总局认可;二是美方需对获得资格的企业生产的输华大米进行熏蒸,熏蒸药物、方法等技术条件需经中方专家评估、确认,以防有害生物传入。

中国进口美国大米,对国内市场会否产生一定影响?李国祥表示,美国按照承诺对华进行出口,对中国国内大米市场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但这是中国牺牲自身应得利益,兑现承诺,从而实现中美贸易更好的发展。

同时,这种影响也应分为两部分来看。一方面,美国对华出口大米,短期来看或将对中国大米价格等方面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但另一方面,长期来看,也会倒逼国内稻谷生产实现优质化,和美国错位竞争。“受到配额限制、运输成本等影响,美国大米进入中国市场的终端售价不会太便宜。所以,美国完全可以瞄准高端市场。”李国祥认为,同时,未来中国在稻谷的生产上也不能再盲目追求数量增长,而是要注重品质,这样才能形成公平有效竞争。

解放军喊话台舰最新现场视频611万
解放军联合演训第2天558万
东部战区进逼550万
中国搜救犬在缅甸吃冰降温337万
00后小伙嚼槟榔8年变大方脸331万
男子误入洗浴中心女宾区致顾客走光321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热门评论

浩渺KENNY 782
进口的是差的 百姓吃的 出口的是最好的 给外国人吃的
北京海淀
回复TA
抗日军工的后人 167
让出了利益?不明白!
北京海淀
回复TA
1787559160 138
为什么总是我们牺牲利益?
浙江金华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6390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