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江都汤氏始祖为明开国功臣汤和 史可法、于谦为族谱写序作跋

扬州晚报

关注

    汤志安参加安徽汤和节

    汤和像

    昨天,记者在92岁汤志安老人家中,看到了这本民国版《汤氏族谱》复印本。这本家谱上溯至明代,1933年重修,至今仍保存完整,特别是对研究扬州地方历史、社会发展史及人口学、扬州籍人物传记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宝贵资料。 

    江都汤姓从何而来?

    始祖为明开国功臣汤和

    汤志安,明代开国功臣汤和第19代孙,今年已92岁。据汤老介绍,他的祖先汤和出生于元泰定三年(1326),死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从小与明太祖朱元璋一起放牛,后又辅佐朱元璋起兵和阳(今安徽凤阳),与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并肩作战,共同擒获陈友谅。因功盖于世,被明太祖于洪武二年(1369)加封为征南将军,后又封为信国公。70岁时汤和寿终,被追封为东瓯王。

    记者翻阅《汤氏家谱》复印件时看到,《汤氏族谱》上溯至明代汤和,当年,汤和随明太祖朱元璋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信国公,因为明初的燕王之乱,汤氏后人逃到江都张纲镇避祸,现在叫做汤家庄,他们在张纲定居后,族谱已编修四次,现正着手进行第五次修纂。

    特别珍贵的是,此族谱曾由明兵部尚书史可法、于谦为之作跋、作序。史可法赞道,“景仰公规,神威奋武,佐命与师,战胜攻取,不伐不矜,中规中矩,功盖一时,名胜千古。”于谦更是将之比为“范蠡”、“张良”,是“功臣”和“哲士”,足见汤氏先人在明朝的地位之高。 

    家谱孤本逃过劫难

    汤氏后人捐给国家保存

    汤老介绍,《汤氏家族谱》目前共有4本,第一本叙述家史,记载了序言、家训以及重要人物的历史,第二本叙述汤氏家族的尊卑长幼,第三本和第四本则叙述了该家族家人的出生和墓葬地。《汤氏家族谱》自列谱以来,共经历了3次修订,第一次在清朝道光十八年(1838),第二次在同治十三年(1874),第三次是1933年,第三次修订共印刷了33部,如今只剩下了这部孤本,由他的叔父汤承友老人保存的。

    “汤承友原来是在供销社工作,后来由于工作原因,被调到上海工作,可汤承友一心想回到江都工作,组织上便安排他到江都供销社担任了主任,又在江都城区为他安排了一套住房。这样原本在汤家庄的住房便一直闲置着,没有人居住。当时适逢‘文革’,多数人家的族谱均被‘红卫兵’洗劫一空。由于汤承友家的房子成了‘空关房’,便没有引起注意,这部《汤氏家族谱》得以侥幸保存下来。” 汤老告诉记者,2001年回到江都汤承友老人处时,发现这部族谱已破损严重,于是将族谱捐献给扬州市档案馆保存。

    家谱排行就是家训

    各房只有男丁才能上谱

    如今的江都汤家庄,老房子几乎都拆了,全部变成了楼房,但门口的一条河还在,村庄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时光流转,汤氏血脉在江都这块土地上扎根,繁衍生息,自迁入汤家庄算起,汤氏在此已生活了8代。

    92岁的汤志安老人回忆道,重修族谱时,他只有11岁,记得是邗东佘步营人来刻的,那时汤氏家族共有6房,当时每家有房三进,有头进、灶厅、厅房、暖屋,会客就在厅房,有大桌子、中堂等,全家人都客气地称呼刻谱的人为“谱先生”,时不时会问“添了几个孩子“,男丁都要加上去,女孩子是不上谱的。

    汤老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好几个人同时刻,一直到冬天才成功。修成之时,全族人聚集家祠前开祭谱大会,把谱牒挂在祠堂上,族长开始讲话,用青竹打屁股,惩罚不学好的子孙,不肖子孙则跪下向祖宗求饶,这就是所谓的“打青竹”。

    “家谱上的排行是‘增德承先志,存仁世必昌,忠孝传家茂,积善庆恒昌’,其实,排行就是汤氏的家训。”汤老说,目前,汤家庄已到了24代,汤氏子孙大多数走出了汤家庄。

    汤老说,他是标准的江都乡下汉子,既读过私塾,又接受过新式教育,还学会拉胡琴、打花鼓、唱香火戏等。1949年11月,他进入江都县农村流动宣传队,首场演出是在来年的正月初一,地点就在老家汤家庄。此后,他们马不停蹄赶到新坝、头桥、大桥等沿江地区演出。那时文化活动匮乏,只要有文艺活动,乡亲们都很支持,舞台是用各家的八仙桌拼起来的。后来,他一直在文化系统工作。记者  姜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