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纸扎艺人向正华 巴蜀两地艺术翘楚

华龙网
华龙网2月21日14时讯(通讯员 周云)初春时节,春意盎然。不论在城区广场、公园、滨江路,或是在乡下田野便道、晒坝、草地,一只只风筝腾空飞翔。风筝飞舞的季节,也纸扎艺人忙碌的时节。
2月的一天,笔者去到合川城北嘉陵街16号的一幢居民楼,登门采访了原合川川剧团美工、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纸扎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向正华老人。

出身纸扎世家 自幼酷爱纸扎
现年86岁的向正华,居住在居民楼的八楼。当笔者去到他家时,老人正在屋里整理他做的头盔、凤冠等纸扎川剧道具。向正华告诉笔者,他于1931年出生于合川的一个纸扎世家,早在清末光绪年间,他的祖父就开始在合川城里从事纸扎技艺;民国时期,父亲向银洲、叔父向云洲传承了纸扎技艺并在当时的合川县城开设首家老街坊纸扎铺——“向家纸扎铺”,主要制作戏剧盔头、道具(把子)、布景等物品。由于技艺高超,名重一时,周边区县的纸扎爱好者慕名前来学习,其中就有号称“龙的传人”的铜梁安居纸扎艺人傅泉泰,他不仅到合川“向家纸扎铺”学习纸扎技艺,而且还经常到“向家纸扎铺”来学习制作川剧道具。
“七八岁时,我就会扎龙头、风筝、车灯等纸扎作品。”向正华说,长辈的言传身教,让他从小对纸扎这门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事纸扎技艺七十余年,他不断探索创新,让纸扎作品不再像前人制作那样品种单调,其作品不仅保持着最为传统的制作方法,而且增加了不少品种,其中包括龙狮、鱼虾、花灯、彩船、花篮、风筝、亭台、楼阁及戏剧道具中的官帽、凤冠等数十种纸扎作品。

纸扎技艺精湛 巴蜀两地翘楚
对于纸扎物品的工艺及表现,向正华告诉笔者,从材料、工具,到扎制、贴糊、剪纸、泥塑、彩绘等工序,他始终兼顾舞台表演及审美表现,力求做到张驰有度、惟妙惟肖,他所制作的《九龙闹春》《双龙戏凤》《哪吒闹海》《鲤鱼耀龙门》《群狮闹春》《旱龙船》《鹤蚌相争》《龙头蜈蚣》等花灯、彩船、风筝等纸扎作品,不仅在《重庆日报》《两岸交流》《民间艺人》等报刊杂志发表,而且还多次荣获原合川县、重庆市、四川省艺术大奖,他也曾一度被重庆市文化宫聘请为纸扎技师,传授并指导纸扎技艺。
由于在纸扎艺术界富有盛名,向正华还先后参与制作了1984年原铜梁县扎制的“上京龙”样品、198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型彩龙;上个世纪90年代,还为《傻儿司令》《少年邓小平》《魂断钓鱼城》《乱世英豪》等影视剧设计和制作相关道具。2010年,时年79岁的他被原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授予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纸扎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我国纸扎技艺源远流长,而且分布广泛,遍及大江南北。合川纸扎从制作工艺的繁复与精美程度而言,在巴蜀两地实为翘楚。作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纸扎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向正华老人,在巴蜀两地的民间艺术家中,无论是纸扎技艺或是艺术水准,鲜有人与之比肩。”合川区文化馆馆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胡中华告诉笔者,向正华的纸扎工艺十分讲究,首先是选材讲究,在夏末、秋初两季砍伐当地三年以上的竹子,这样竹子才富有韧性,抗拉力;其次是构图与扎制要讲究,这在纸扎工艺中算是一个难点,没有图纸,全凭自己的构思,用竹篾将所扎物品进行弯、折、拱、弧,所造形状像不像就要取决于构思及审美观,无论是扎龙、狮,还是大型的禽、兽(五公尺大)以及楼房亭阁、彩灯、鱼虾等,全凭手工造型,将竹篾用皮捻子捆扎成想象的形状加以固定,完成骨架制作,最后对纸扎物品进行贴糊、彩绘、装饰。

纸扎“诀窍”多多 传承后继有人
如何使纸扎作品生动形象,是向正华初创作面临的困难。纸扎作品大都用于表演、展演,纸扎作品是否生动传神,能否得到观众的喜爱,直接关系到他的声誉与生计。为此,向正华勤学苦练,潜心摸索,总结出一套纸扎技艺“诀窍”。
据向正华介绍,特殊的纸扎需要一套特殊的技艺,制作时需要讲究技巧。如扎人物“诀窍”是:行七、坐五,盘腿不要四超出;扎飞禽“诀窍”是:扎雀鸟,并不难,先扎一个蛋,再把头尾安;扎走兽“诀窍”是:先扎一个花生形,前后扎头尾,四腿不均匀;扎龙、狮,则要扎出“哭龙笑狮子”等等。再如做川剧道具中的官帽,做包公戴的“相刁帽”,官帽两边插一对细长的“丞相翅”;做董卓戴的“奸纱帽”,帽子两边插一对白色的“门扇翅”;做低层官员如县令戴的“矮纱帽”,帽子两边插一对“金钱翅”;做书生戴的“状元头”,帽子两边插一对“柳叶翅”;做“大头”面具,在头顶做两个小羊角等等。
“这门手艺是向家老祖宗传下来的,我要毫不保留地传给后人,也希望后人能否传承下去。”向正华告诉笔者,他一共生育六男一女,老大、老二幼年夭折,老三向年早、老四向琼(女儿)、老五向庆、老六向荣、老七向伟健在,剩下的四男一女都传承了他的纸扎技艺,老三向年早、老六向荣、老七向伟在合川城里开设纸扎用品经营部,四女儿向琼负责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并帮助整理资料,老五向庆在合川区艺术团从事舞美工作,是合川及周边区县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人之一。
2012年,向正华带领子女参加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学徒技艺大赛,由于表现出色,作为师傅的他被原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授予“传承人指导优秀奖”。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