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00年以来,荧幕上的福尔摩斯就没休息过

金羊网-新快报
原标题:从1900年以来,荧幕上的福尔摩斯就没休息过

■两双神探与花生。

■艾尔·诺伍德不下47次扮演福尔摩斯。

■巴兹尔·拉思伯恩(右)14次扮演福尔摩斯。

■杰里米·布雷特出演过41次福尔摩斯。
■佩吉特为《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创作的插图,福尔摩斯第一次戴上猎鹿帽。

■佩吉特为《银斑驹》创作的插图。

■道尔在《血字的研究》创作的福尔摩斯形象。
夏洛克·福尔摩斯或许是这个世界上被电影和电视剧演绎次数最多的名人了。如果我们把原著作者柯南·道尔之后所有对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演绎都当做《福尔摩斯探案集》的续集,那么,人们对这位大神探的爱,或许将支撑这个变化多端的续集一直生产下去,直到永远。(虽然已婚,而你们依然为之疯狂的)卷福和(难以摆脱钢铁侠烙印的)小罗伯特·唐尼在银幕上成为了新的福尔摩斯,也在福尔摩斯这一虚构人物的身上打上了专属他们的独特标记,让我们一听闻福尔摩斯,眼前便立即浮现出一张苍白帅气、每寸皮肤都写满机智的马脸,或是扮女人、扮立柱、扮沙发都无懈可击的高超乔装术。然而他们的路还有很长,要知道,艾尔·诺伍德(Eille Norwood)曾不下47次扮演福尔摩斯……
小说、话剧、影视剧……福尔摩斯从1887年诞生以来,就一直忙个不停
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探案集究竟有没有写完的一天?这个人物从1887年诞生以来就一直忙个不停,小说、话剧、影视剧源源不断地制造谜团等他来破解(其实正遂了他的意)。
福尔摩斯对电影导演来说可谓是不可抗拒的诱惑。一个多世纪以来,已经有200多部电影改编。几乎从电影发明伊始,福尔摩斯就登上了大银幕。1900年,片长30秒的无声电影《困惑的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 Baffled)发行,这既是首部福尔摩斯电影,也是电影史上首部侦探片。剧情可以说是呼应了电影名,福尔摩斯首次踏足影视界,效果不甚理想。电影中的小偷总是忽隐忽现,似乎完全没有道理可言,害得我们的大侦探在公寓里一筹莫展。
但假以时日,他将在电影界创下令人瞩目的成绩。没过多久,“福尔摩斯”已经像哈姆雷特、《不可儿戏》中的巴夫人等角色一样,成为演员的“通过仪式”;扮演福尔摩斯就等于把握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能在这位不朽的虚构人物身上打上自己的烙印。
1921-1923年间,艾尔·诺伍德(EilleNorwood)扮演这一角色不下于47次,他的演技令柯南·道尔本人也“惊叹不已”。相比之下,无可取代的杰里米·布雷特(Jeremy Brett)在1984-1994年间出演过41次福尔摩斯,数量上屈居第二。不过,早年对福尔摩斯改编中,最具标志性的还要数由巴兹尔·拉思伯恩(Basil Rathbone)主演的14部电影(1939-1946年),其中的华生一角由胖胖的奈杰尔·布鲁斯(Nigel Bruce)出演,也正是他奠定了观众心目中笨拙、滑稽的华生形象。
事实上,华生的“无用”只是对《福尔摩斯》众多的经典误解之一,和柯南·道尔的原著并不相符。讽刺的是,虽然对福尔摩斯的改编不计其数,但没有一个版本忠实再现了柯南·道尔的本意。在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人,问他对福尔摩斯有什么印象,大家的回答应该是头戴猎鹿帽、手持弯柄烟斗或者那句“基本推理,我亲爱的华生”(Elementary, my dear Watson)不过,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些细节只是几十年来舞台剧和影视剧的演绎和巩固。
文学形象发展到远超出作者本意的例子十分罕见,但福尔摩斯就是其中一例
文学形象发展到远超出作者本意的例子十分罕见,但福尔摩斯就是其中一例。柯南·道尔本人曾竭力希望“除掉”福尔摩斯未果,据此也可见一斑。作者在《最后一案》中安排福尔摩斯坠下深渊丧生,惹得书迷气愤不已,最终作者不得已,只好屈从民意,让“假死”的福尔摩斯回归,此后又出现在两部长篇和数个短篇中。福尔摩斯性格复杂,经得住不断发掘,不久前史蒂文·金和尼尔·盖曼等作家也创作了相关故事,以表敬意。
既然福尔摩斯深谙乔装之术,那么近年来的探案主要以影视剧的形式出现,这也恰如其分。不过,说到案情之离奇,恐怕是柯南·道尔永远想不到的。过去50年间,福尔摩斯和脱线先生(Mr. Magoo)打过交道,和开膛手杰克斗智斗勇,接受过弗洛伊德的治疗,还曾联手蝙蝠侠和忍者神龟。此外,他还化身过达菲鸭、《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生化人“数据”(Data)、日本动画片《妙犬神探》中的侦探狗。福尔摩斯在BBC的《神探夏洛克》中被搬到了现代,在《豪斯医生》里则摇身一变,成为才华横溢、不近人情的医生,他住在221B公寓,这自然不是巧合。
盖·里奇(Guy Ritchie)又添了两部小罗伯特·唐尼版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算起来,这两次踏足电影界,还是我们的大侦探几十年来相对保守的历险。要是把柯南·道尔描写福尔摩斯的部分统统挑出来扔进榨汁机,再加点儿打斗场景,那么最终的产物和里奇的改编版其实基本吻合。
里奇版中融合了原著4部长篇和56部短篇中的“热门”因素,像徒手拳击(《四签名》)、艾琳·艾德勒(《波西米亚丑闻》中智胜福尔摩斯的女子)、“狩猎开始啦”(the game’s afoot,出自《格兰其庄园》,是福尔摩斯引用莎士比亚《亨利五世》的台词)、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詹姆斯·莫里亚蒂教授。诚然,里奇的改编称不上忠于原著,但话说回来,忠于原著从来就不是历任导演的首要目标。
如今热门电影拼的是大成本、大场景,因此百变的福尔摩斯不过是顺应当前的银幕潮流罢了。福尔摩斯事业步入晚期,已经解决了不计其数的谜案,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不计其数的案子等他大展拳脚,想到这一点,不知怎么,心里就踏实了。
福尔摩斯长啥样,谁说了算?
佩吉特一生为福尔摩斯贡献了356幅插画,但或许出乎大家意料,其中仅有5幅是福尔摩斯戴着猎鹿帽的样子。
(文章编译自《大西洋月刊》,林园/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