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内

还网络空间“绿水青山”迫在眉睫

中国网信网

关注

当人人都把目光聚焦在互联网财富的“金山银山”之时,网络空间“绿水青山”的建设和治理工作已是时不我待、迫在眉睫。6月2日,在由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净化网络语言座谈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彭波呼吁,要从重视网络文化安全的高度关注净化网络语言问题。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是“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一项重要内容。彭波在会上强调,必须要重视网络上的文化安全,要关注网络上的语言文明。他动员网民从我做起维护文化健康,从净化网络语言开始共筑网络安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传达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作为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有效载体和思想符号,网络语言成为网民相互交流沟通不可或缺的“通行证”,但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的低俗、恶俗甚至反文化现象也在互联网上自由投射,网络语言低俗化现象正越发突出。网络语言自由传播、匿名发言、扩散力度大和无人追究等特殊性,造成了污言秽语满天飞的局面。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最新发布的《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带来话语权平等、去中心化等正面效应的同时,社会负面情绪、文化粗鄙现象也经由网络放大,一些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受到广泛传播。其主要表现为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和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三方面现象。

语言文字的生命力体现在应用过程中。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吕同舟说,在自媒体时代,各种语言文化竞相登场。所有公之于众和发表的语言,应该不再属于个人,而是社会文化公共产品,如同生产食品一样,应有相应质量标准。网络上低俗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需要约束。

值得欣喜的是,不少重点网站已经深刻认识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纷纷采取行动倡导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这些网站采取屏蔽低俗热词、引导正面跟贴、增加“先审后发”等不同方式,让网络语言得以净化,让使用健康语言成为风气,让抵制污秽语言成为自觉,最终使整个社会建立起自我防御的机制,维护网络文化的安全。(“网界观察”成员、新华社记者:詹俏俏)

责任编辑:孙爱林 SN14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