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岸保护区变垃圾湾 垃圾堆积重185公吨
中新网5月4日电 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海洋垃圾问题迫在眉睫,危机直逼鹤咀海岸保护区。位于石澳附近、与保护区仅400米之遥的一处近岸海湾,沿岸近150米海岸线堆满海洋垃圾,弥漫恶臭不断,满滩尽现发泡胶碎片、胶樽及工业废料等。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WWF)估计,海湾垃圾堆积高逾两呎,重约185公吨,势危及海岸保护区生态环境,促请社会正视问题。
肇事海湾位于南区石澳以南,需徒步经鹤咀道无线电站及沿山路抵达,一向人迹罕至,但颇受行山客欢迎;有资深行山客于网上讨论区嚯称该海湾为“垃圾湾”,指该处有大批垃圾从海上漂来,长期无人清理,卫生环境恶劣。记者日前随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香港分会)“育养海岸”计划的30名义工,以及环团Trail Watch义工到访该海湾,实地了解海洋垃圾问题。
香港环境局早前公布顾问研究,“垃圾湾”属优先处理海上垃圾的十大黑点之一,但无列明清理时间表及具体应对措施。记者实地抵达“垃圾湾”后,遭眼前景象完全吓呆,海洋垃圾不单“一望无际”,而且臭气熏天;现场无路可行,所有人均需脚踩垃圾碎步而行,偶一不慎踏空便堕入垃圾堆,卫生较堆填区更恶劣。有义工清理垃圾时不慎踏破载有液体的胶樽,之后怀疑自己踏上尿液,苦不堪言。
发起“垃圾湾海洋垃圾调查”的WWF项目经理杨松颖无奈指,现场载有排泄物的胶樽是“随处可见”;调查当日,杨松颖及义工利用工具作样本推算,估计现场垃圾总量约有1200万件,90%是塑胶废料,包括发泡胶、饮品胶樽塑料包装等,重量约185公吨,以每架可运载四吨重垃圾的密封垃圾车计算,现场垃圾可载满46架垃圾车。
资料显示,香港大学教授Brian Morton于1995年研究“垃圾湾”问题,并著作出书,Brian Morton二十多年前拍摄的旧照显示,被冲上海湾的海洋垃圾多是木材及大件塑胶,近年则以发泡胶为主,垃圾堆积问题也更严重。
杨松颖称,“垃圾湾”情况是他见过最严重的。“垃圾湾”坐向东面,垃圾较易于秋天至春天随水流飘至,日积月累而成。
视察当日,9名专收集饮品胶樽的义工,短短半小时便拾到2064个胶樽,即场堆出一个小丘。杨松颖认为,胶樽在石滩上的密度非常高,“即使近年经常提倡‘环保樽’,若未经妥善处理,一样会成为海洋垃圾”,他呼吁市民重用水樽取代即弃胶樽,减低对海洋环境压力。
海上垃圾现时是由香港四个政府部门包括康文署、渔护署、食环署与海事处负责收集,食环署负责未编配的沿岸地区,而“垃圾湾”正是由食环署负责。食环署发言人回复《大公报》查询时称,已知悉该处有垃圾堆积问题,并作出调查,但指海湾位置偏僻,对出海面经常风高浪急,陆上交通工具又不能到达,故现仍在积极研究清理垃圾方案,包括寻求其他部门协助。食环署未透露过往曾否派员到场清理垃圾。(记者 吴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