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关注中国葬礼跳脱衣舞:死了也要乐 热闹就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一次葬礼上的脱衣舞现场。(图片来源于:德国之声中文网)
参考消息网4月29日报道 德媒称,中国的葬礼很少像欧洲葬礼一样清静。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最重要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吸引人参加--脱衣舞也用上了。现在,北京方面决心结束这种“伤风败俗的仪式”。
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28日援引一篇《南德意志报》4月27日题为《死了也要乐》的文章称,与欧洲相比,在中国,活人和死人的世界靠得更近。活人通过烧纸做的钱、汽车和iPad来为死人铺平通往阴间的路。农村地区的葬礼上总是哭声震天,人们为此也愿意雇用哭声响亮的妇女们,同时还会放鞭炮。反正中国人最喜欢“热闹”,也就是说,越热闹越好。尤其是对于死者和他们可能还在到处游荡的阴魂来说是这样的,对于还活着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但对于中国文化部来说,所有这些葬礼上的习俗都有些过分了。4月23日,中国文化部发出了一个对于欧洲人来说听上去非常奇怪的呼吁:以后不许在葬礼上进行“伤风败俗的仪式”。公安部门将负责贯彻这一早已出台的禁令。事情的起因是河北省地区的葬礼习俗,这为整个国家提供了大量谈资。
像中国其它许多农村地区一样,那里有钱人家会为葬礼聘请戏班子,让他们缓和鬼神们的情绪,安慰死者家属,娱乐送葬的人。因为中国人是一个敢于尝鲜的民族,在现代精神的感染下,许多村子不再演河北梆子,而是架起了露天电影院。
2015年2月15日,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红玫瑰歌舞团"在参加成安县李家疃镇抹疃村一位老人的葬礼上演出脱衣舞,以及2月底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的一次葬礼上,多名演员进行"情色表演"。文章指出,这种做法不是中国大陆发明的,它的根源在80年代的台湾。那时,台湾各地的黑社会掌控着丧葬业,让他们手下夜总会里的舞女们白天在“电子花车”上被二次利用。
美国人类学家默斯科唯茨2011年拍摄了纪录片《为逝者跳舞·台湾的葬礼脱衣舞娘》。有些死者家属告诉默斯科唯茨,脱衣舞娘的作用是引开死者身边羡慕他的鬼魂。又有些人说,演出是为那些低级的鬼神们准备的。还有一些人说,死者生前就很喜欢看脱衣舞。所有人都能达成一致的是:热闹就好。
中国农村有些地方的葬礼和西方的儿童生日会有许多相像的地方:攀比之风盛行,人们追求最盛大的庆典和最多的参与者。来参加葬礼的客人越多,想起他的人就越多。死者在阴间也可以为这些盛大的场面感到骄傲。
【延伸阅读】美媒:中国禁农村葬礼表演脱衣舞 称败坏社会风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脱衣舞表演视频截图
参考消息网4月24日报道 美媒称,在中国,逝者的亲朋好友恐怕要摒弃一种特殊的丧葬娱乐形式——脱衣舞了。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23日发表题为《中国禁止在葬礼上表演脱衣舞》的文章称,中国文化部23日发表声明说,将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严厉打击“脱衣舞”等表演行为,此类表演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人吊丧。
河北省邯郸市上月的一场葬礼图片显示,在不少成人和儿童的围观下,一名舞者正在脱去胸罩。这些图片在网上广泛传播,引来一片骂声。在23日的声明中,文化部通报了江苏沭阳和河北邯郸的“淫秽”表演案,并承诺对这类淫乱的丧葬仪式进行打击。
据文化部通报,在今年早些时候的邯郸案件中,六名表演者参加了一位老人的葬礼,并进行了“脱衣舞”表演。声明说,经调查发现,该表演违反公共治安管理条例,相关负责人被处以行政拘留15天,罚款7万元。政府谴责脱衣舞表演败坏社会风气。
中国政府打击葬礼脱衣舞陋习已有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王牌调查性新闻节目“焦点访谈”2006年揭露,江苏省东海县的葬礼上有衣着暴露的女子演出。
邀请脱衣舞者演出是为了吸引大量的人参加逝者的葬礼,因为人们认为参加葬礼的人多预示着来生会有好运。一位村民解释说:“这是为了给他们长脸。否则,没人会来。”
中央电视台报道称,东海县温泉镇有十几家提供葬礼“脱衣舞”服务的表演团,这些表演团每月演出20场,每场收费2000元,并感慨“这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文化生活。”(编译/左昌)
(2015-04-24 11:26:50)
【延伸阅读】火葬率不足五成 韩媒:中国葬礼改革为何受阻
参考消息网12月23日报道 韩媒称,中国当局为防止墓地不足和铺张浪费,正在推进葬礼改革,但受到了严重的阻扰。
据韩国《中央日报》12月22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改革比革命更加困难,因为改革始终都是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的葬礼改革也是其中之一。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50多年鼓励火葬的制度,截止2012年中国的火葬率却依然只有49.5%,不足一半。上个月中国媒体爆出部分官员为完成火葬率指标而偷买尸体火葬的情况,把葬礼制度改革问题搬上了台面。
今年6月末,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六靖镇发生了一起令村民顾某大为吃惊的事情——不久前入土埋葬的爷爷的尸体不翼而飞了。从数年前开始,附近村庄就不断发生类似事件,部分村民说这是一种“灵魂结婚”的现象。也就是说,为了给还未结婚就不幸死亡的死者配对,因此才有人偷走了尸体。
不久后警察根据一个知情人的举报抓获了盗取尸体的钟某,这位平凡的农夫陈述的供词令人大吃一惊。因为他说,自己盗取尸体是为了拿出去卖,购买尸体的居然是广东省的官员。于是,警方立即逮捕了广东省化州市那务镇的官员董某和高州市荷花镇的官员何某。
他们都是负责葬礼改革业务的官员,购买尸体的原因也都一样—为了达成分配到当地的火葬指标。拿荷花镇来说,镇里共有5万人口,按照千分之五的死亡率计算,每月平均有大约23人死亡,若想达成分配下来的50%火葬率指标,每月至少要火葬11具尸体,但由于镇里大部分遗属坚持进行土葬,导致指标很难完成。
无法达成火葬指标几乎就意味着官吏生涯的终结。在高州市的28个镇中,荷花镇一直徘徊在倒数第5至6名。市里在每月进行的评估中,会将最差的三个镇评为“落后部门”,并亮出黄牌。如果在年末评价中排在后三名,不仅升职的希望破灭,也无法得到好的考核分数。
所以负责火葬的官员总是四处奔波,只要有村里出了丧事,他们就要连夜赶去劝说死者家属选择火葬。为防止遗属偷偷埋葬尸体,在灵车能够经过的巷子口都会安排人员站岗。此外,他们还会以奖励100元人民币的方式鼓励村民提供消息,将已经入土的尸体偷偷挖出来付诸火葬,由于这些活动一般要在夜间进行,还经常会被遗属们发现追着打骂。
即使如此,火葬指标还是很难完成,于是他们想出了一条苦肉之计——从邻近的广西购买尸体进行火葬,以提高当地的火葬率。由于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火葬指标比广东省宽松一些。因此,董某从去年11月开始以每具3000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尸体,迄今已经购买了10具;何某也以每具1500元的价格购买了多具尸体。
虽然官员们声称这样做是为了完成火葬指标,但中国媒体的态度却非常冷淡。分析认为,秘密买卖尸体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出售尸体的人以每具300—400元的价格将尸体卖给中介商,中介商再以3000元人民币左右的高价将尸体转手给官员,此后官员以数倍的价格将其卖给不愿进行火葬的遗属。在这一过程中,殡仪馆、医院等多个地方都会从中收取中介费。2005年广西钦州市警方还抓获了一个秘密买卖了约100具尸体的团伙。
中国从1956年开始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普及火葬,因为传统的土葬存在三大问题。首先是大型葬礼活动会导致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浪费。以前甚至发生过湖北省某乡村干部死亡后,当地的小学被征用做殡仪馆,导致小学放假7天的情况。中国人将丧葬仪式(白喜)看作与婚嫁喜事(红喜)并驾齐驱的重要活动,会为此支出巨额费用。
第二个问题是,坟墓会逐渐蚕食耕地。1933年的调查显示,当时中国的墓地面积总计10.3万平千米,比韩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考虑到中国每年约有1000万人死亡,如果放任土葬的习惯不管,中国大陆迟早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墓场。因此,中国曾展开将墓地重新变成农田的“平坟还田”运动,在90年代中期平掉了1亿个坟墓,收回了大约6.6亿平方米农田。第三个是卫生问题。
但是,从土葬到火葬的改革并不简单。在中国普及火葬40年之后的1997年,火葬率只有36%,直至现在也没有超过一半。中国政府规定,截止2020年,除少数民族聚居地等部分地区之外,所有地方的火葬率都要达到100%,但达成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因为仍有很多中国人希望以传统方式土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这是周口市西华县西华营镇徐那村麦田里新拢起的坟(2013年4月1日摄)。
(2014-12-23 07:03:01)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殡葬业暴利 清明雇人哭坟3分钟16美元
参考消息网4月7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敦促其公民寻找更加绿色的方式来纪念先人。4月5日,它呼吁民众“低碳”扫墓,避免往年的粗俗行为。
西班牙《世界报》4月5日报道,瞬间的狂风带来了一个古怪的景象,几十张“纸币”在墓碑间飞舞。它们都是假的,上面夸张地印着“100亿”这样的面额。
李(音)女士正在安葬父母的墓地埋头烧着一沓中国人所说的“冥币”。61岁的她和妹妹在清明节这天的早晨来到北京的一处公墓祭奠自己故去的亲人,和她们一样的还有成千上万的扫墓者。
她非常骄傲地说,自其父母1996年去世后,她每年清明节都来扫墓。
这样的坚持似乎值得钦佩,因为扫墓这个古老传统似乎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正日益失去吸引力,尤其是随着网上祭祀的兴起。
随着重商主义在中国的加速扩张,清明节也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商机,那些没有时间或不想亲自去扫墓的人可以雇人去亲人的墓前“哭坟”,一般的价格在每三分钟16美元左右,整个代理扫墓的过程还能通过网络进行“直播”。
“雇人替你去亲人墓前哭坟?这不过是演戏!”侯(音)先生激动地说。
在逝者墓前供奉点心和酒水的习俗已经演变为“烧”给他们纸糊的苹果手机、名牌手包、化妆品、豪车、首饰甚至别墅,与此同时销售这些祭品的网店也日益受到欢迎。
如此奢华的祭祀用品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中国民政部门也呼吁节俭祭扫、文明祭扫,并加强了对焚烧祭品等“不文明”祭扫行为的管控。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5日报道,对中国的社会规划者来说,提倡孝道和环保观念都是重要的事务。但由于为死者焚烧祭品是几千年来的传统,这个时候既要尽孝又要环保会变得很困难。因此,未采纳政府建议的民众还很多。
媒体报道称,政府鼓励用鲜花、诗歌、悼念用的音视频来祭奠先人,而为先人燃烧各种东西——一般是纸钱,但近年来还有各种纸做的别墅、汽车和奢侈品——遭到了反对。
近期有媒体表示,党员干部应该引导民众进行文明的低碳扫墓,并教育和引导他们的亲属、朋友和周围的人抵制为先人焚烧粗俗制品的行为。
同时,北京正在推动另一种“绿色”的丧葬仪式——海葬。由于北京土地短缺且地价高昂,海葬已经大幅增加。
但环保主义者和墓地负责人说,说服中国人在清明节期间不要焚烧祭品还需要时间。
南京雨花台功德园公墓的一位负责人说:“2014年,有些人用鲜花取代了纸钱和祭品,但这不是大多数。传统习俗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
实际上,4月5日有关清明节的报道显示,各地绿色扫墓的实施情况存在差异。
但是社会工程师不仅试图让中国变得更绿色,他们还发起一些大规模的公众教育运动,旨在提倡孝道。
总部设在南京的环保机构“绿石环境行动网络”的一名研究人员说,一个更绿色的清明节“不会在减少空气污染方面发挥很大作用”,“但重要的是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灌输环保思想,他们将会明白,即使是扫墓,他们也能选择更绿色的方式”。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6日报道,中国殡葬行业目前已进入暴利和快速发展的阶段,两年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人民币级别。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被称为“中国殡葬第一股”的福寿园,在清明节前夕发布的2014年年报显示,2014年公司营收达7.95亿元人民币,较2013年增长30%,净利润较2013年增长37.7%。
有中国媒体刊登评论文章指出,“殡葬业暴利”问题大肆存在,既暴露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的“症结”,同时也反衬出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严重的“短板”。
文章称,其实,殡葬业本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而既然是市场,就应当有相应的政府监管部门来负责管理。然而,长期以来,这个特殊的市场似乎一直处于管理“真空”状态,这也使得很多项目的收费价格高得离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长沙县春华镇金鼎山村,年近七旬的刘金国老人正在清除无名抗日烈士墓前的杂草。湖南日报 2015年4月5日
(2015-04-07 09:57:00)
【延伸阅读】美报:中国政府清明节发短信呼吁缅怀革命先烈
4月5日,一位妇女在北京的八宝山公墓祭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参考消息网4月9日报道 外媒说,在今年清明节三天假期中,许多中国人的手机上都收到了民政部发来的短信:“清明节到了,让我们满怀无尽的思念。”
据美国《纽约时报》4月7日报道,清明节是中国人祭扫已故亲人的坟墓和敬奉祖先的一个古老节日。在1949年之后因新政府不鼓励这些旧传统而逐渐被淡化,但在2008年重新被定为法定假日。
今年,从这条短信和大量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出,政府似乎在努力把人们的“思念”引向共产党的正统思想。媒体报道了在全国各地的共产党烈士陵园举行的大规模红色祭扫活动,包括安葬已故国家领导人和革命者的共产党主要墓地八宝山。国家新闻媒体刊登了亲人、学生和其他人向烈士献花、敬礼、演奏小提琴等各种照片,表明政府试图把古老的传统与政治正确联系起来。
报道称,在民众祭扫已故亲人的坟墓,通过清扫、献花、烧纸制iPhone手机等祭品以表达哀思的时候,民政部的短信明确表达了它的意图。短信接下来写道,“缅怀革命先烈,勿忘英烈壮举”,之后是“弘扬民族精神,期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最后的祝愿比较平易近人:“祈福社会大众幸福安康。”
与此同时,报道援引《新京报》的话称,北京市已警告党员干部,建墓穴不得超过1平方米。
据该报报道,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4日印发了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其中包括“四个禁止”,即禁止大操大办、禁止迷信活动、禁止乱埋乱葬、禁止超标建墓。
(2014-04-09 10:51:00)
(原标题:德媒关注中国葬礼跳脱衣舞:死了也要乐 热闹就好)